室內樂之美

室內樂(Chamber Music)在字面的意義是在室內進行的音樂活動,實際上室內樂的室內,意思更多是在非大型演奏廳所演奏的音樂

室內樂(Chamber Music)在字面的意義是在室內進行的音樂活動,實際上室內樂的室內,意思更多是在非大型演奏廳所演奏的音樂,更多來說,是以往富有人家的房子裏進行的音樂會,又或是普通家庭中,幾位兄弟姐妹隨意的演奏,在茶餘飯後大家共同以音樂作為對話,享受美好時刻的活動,若以今天的語境來說,更多是一群朋友吃飯後一起打遊戲機一樣。

今天來說,數位朋友飯後餘暇時間共同演奏音樂仿似天方夜譚,慶幸的是今天晚上這三位朋友,識於微時,亦見証着澳門古典音樂藝術在特區回歸後的普及與專業發展,三位演出者高佩群、謝慧庭及梁沛琴均留學於德國及荷蘭,現時均在澳門從事音樂藝術教育活動,有趣的地方是,他們仍然能夠在空餘時候聚在一起,為澳門的觀眾朋友們提供聆聽現場藝術的機會,實屬難得,藝術萌芽於本土,在疫情過後澳門管樂協會的首場音樂會,這個意義更是意味深遠。

藝術的世界確實有着不少大師級的人物,但是,屬於澳門的永遠是生我育我的這個地方,在這裏成長、學習、獻出一生、再傳誦後世的大家,作為小城的一員,這才是真真實實存在,或許面對全球化的衝擊下,仍然需要更多沉澱才能對抗得了大風大浪,但是,這些樹苖確實在慢慢成長,紮根在澳門的土壤上,這一點已經創造了它的不可取代性。

這個晚上的音樂會為各位觀眾帶來了五位藝術家的作品,均來自歐洲的藝術家們,作品風格細膩動人,五首作品描繪了十八世紀後期歐洲在人文藝術上的成就與人類對於抽象性的重新理解,帶來的作品相信能夠令在場觀眾耳目一新。

尤其普朗克名氣之大,相信稍為有學習過古典音樂的朋友們必定耳熟能詳,他所創作過的不同管樂樂器的奏鳴曲亦是令人印象難忘。作為整場音樂會的壓軸作品,馬蒂努的《為雙簧管、單簧管和巴松管所寫的四首牧歌》表現出的構想相信能夠讓觀眾有着意想不到的收穫。

馬蒂努作為一位多產的作曲家,一生撰寫了超過400多首的曲目,以新古典主義的手法撰寫了交響曲、協奏曲、鋼琴曲及大量的重奏作品,特點在於,作曲家飽受自閉症及亞斯伯格症候群的影響,導致在作品的表現方面與常人所表達的視野不近相同,產生出的色彩亦是令人難以想像,這亦是為甚麼我們說藝術家總是有着一點神經兮兮。

疫情緩和後的劇院,各位觀眾相隔兩個座位,雖然感覺有點疏離,卻提供了一個更好聆聽音樂的空間,能夠更舒暢的感受聲音樂憾動,順帶一提,其實在崗頂聽音樂會的最佳位置是在二樓,下次再次來臨的時候不妨嘗試一下。

演出名稱: 穿越第四維度 – 木管三重奏音樂會

主辦單位:   澳門管樂協會

演出曲目:   為雙簧管、巴松管和鋼琴所寫的三重奏/普朗克、時間小品/穆欽斯基、C大調巴松管協奏曲/為雙簧管、單簧管和巴松管所寫的四首牧歌/馬蒂努、簧片輪轉,作品97號 /弗洛朗・施米特

獨奏者:        單簧管:高佩群、雙簧管:謝慧庭、巴松管:梁沛琴

時間:         2019/07/11/ 20:00

地點:         澳門崗頂劇院

發佈者:張 少鵬,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20/07/30/%e5%ae%a4%e5%85%a7%e6%a8%82%e4%b9%8b%e7%be%8e/

(2)
上一篇 2020年7月27日 下午10:19
下一篇 2020年8月25日 下午3:55

相關推薦

發佈留言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