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粵劇的光榮,才是我的光榮」 – 專訪粵劇名伶朱振華

記者:Cherry


個人介紹:

朱振華,澳門資深粵劇名伶。成立澳門振華聲粵藝會,秉承「澳門人做澳門戲」的理想,致力活化及推廣粵劇,持續對教學付出熱情與愛,培養的學生涵蓋老中青三代人,散佈在各行各業。參與製作的劇作有《風雨同路》、《啼笑因緣》及《鏡海魂》等現代粵劇。

「澳門粵劇的光榮,才是我的光榮」 - 專訪粵劇名伶朱振華

朱振華


中國戲曲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粵劇文化更深受群眾喜愛,在全盛的年代,粵劇演出座無虛席,觀眾叫好又叫座。但隨著社會發展,電視、電腦等都為粵劇文化帶來不少影響。資深粵劇名伶朱振華,入行四十餘載,在追求藝術這條路上,從不滿足自我藝術水平的成就,更希望將自己畢生所學傳授給下一代,讓更多年輕人參與粵劇。藉此,朱振華分享他從藝四十餘載對粵劇藝術的人生感悟,繼續深耕澳門粵劇土壤,延續澳門粵劇之火。

結緣粵劇 挑戰路上不停步

朱振華憶起從藝之初,可謂從十一歲時被選入「佛山青年粵劇訓練班」講起。當時佛山地區粵劇訓練班展開招生,自小對文化藝術感興趣的他,經過學校推薦,憑藉天賦過人考入佛山粵劇院學戲。他笑言當時還未對粵劇產生太大興趣,而且涉及影響終生的行業,但在表演方面突出,就不妨一試。誰知,這一試,就產生了熱愛,並一心將粵劇這條路走到底。

入院校後,朱振華認為在學習粵劇時每一樣都很困難,唱功、基本功、表演課等課程需要樣樣兼顧。「當剛開始的時候,以為只不過在台上演唱,能夠發聲就行。但其實不然,初接觸時練習腰腿功是比較辛苦,要拉筋、空翻、練腿、練腰。但是繼續學習下去,學的東西愈來愈深奧,已不再是身體上的問題,而是去理解及領悟粵劇當中內涵、思想及文化底蘊。」

艱苦嚴格的訓練並沒有難倒朱振華,即使在龐大的練習量下,他都沒有一刻想過放棄自己熱愛的事情。「自己都算是一個肯挨苦的人。」他憶述練功過程中,有一環是俯臥撐訓練,需要定住身體15分鐘不動,打從心底有一股毅力的他,可以堅持到兩小時。憑藉這股毅力,加上從小耳濡目染,在粵劇演唱方面也有一定天聰。他分享在訓練班不時有表演測驗,他常常幫忙代唱,側面反映出朱振華年少已能力突出,「當訓練班成立青年劇團,我可以做到第一把交椅,可以做到文武生。」他表示接觸粵劇大多都是靠動作,但隨著成長,體味人生,感受生活,遇到的艱難險阻,將人生路上遇見的種種,結合融化再呈現於舞台之上,「這會慢慢變成一種對藝術的看法。」「澳門粵劇的光榮,才是我的光榮」 - 專訪粵劇名伶朱振華

朱振華笑言:「這些粵劇愛好者雖然多為業餘,但只要勤加練習,不比專業的差。」


「澳門粵劇的光榮,才是我的光榮」 - 專訪粵劇名伶朱振華

水袖教學課堂,學員專心致志


融匯兩地 澳門粵劇演出水準高

上世紀90年代初,朱振華來到澳門扎根,澳門與香港同是粵劇發展最繁盛的地區,但別於香港,粵劇在澳門一直以來只是一種業餘的藝術活動。朱振華接觸過內地粵劇體系,也經常到香港演出,比對過三地的粵劇文化,他指出澳門粵劇也有自己的特性,「香港粵劇保留了傳統的表演規範特色,注重細膩的表達;而內地則以嚴格的技巧訓練模式,演員可做出高難度的動作。澳門則兩者融匯,取內地的技巧動作以及香港細膩的表達方式,各方面綜合,形成澳門一種特色。」

澳門雖然沒有專業的粵劇劇團,但朱振華認為只要作好粵劇工作,水準是有目共睹。在2007年演出的劇目《重開並蒂花》,該劇邀請了香港作家,根據澳門演員的特徵所寫。不僅在澳門演出時深受澳門觀眾歡迎,在內地演出時同樣深受廣州的領導及觀眾喜愛,「他們看完後說這不是業餘,而是做出了專業的水準。」

「澳門粵劇的光榮,才是我的光榮」 - 專訪粵劇名伶朱振華

劇目《琵琶記》現場現出


本地故事搬上粵劇舞台 「澳門人做澳門戲」

朱振華秉承「澳門人做澳門戲」的理念,一直致力於活化、推廣粵劇上,創作屬於澳門的作品。劇目《風雨同路》靈感來源自2017年颱風天鴿重創澳門,但風災無情,人間有情,在遍地被颱風肆虐的景象中,看見一個又一個的身影穿梭在遍地髒亂的街道。朱振華抓住了幾個動人的場面,將菲律賓男青年勇救婦人、義工團隊送溫暖以及解放軍戰士清理垃圾等場景搬上舞台。為了還原真實場景,朱振華自掏腰包製作LED屏幕,採用真實街景影像,令觀眾感受最真實的一面。「每一場都運用真實的場景,由澳門人運用澳門元素創作的故事,是澳門人排練,劇中都是澳門的演員,也在澳門上演。觀眾是感到很親切,很真實的澳門故事。」

「澳門粵劇的光榮,才是我的光榮」 - 專訪粵劇名伶朱振華

劇目《風雨同路》劇照

另一劇目《鏡海魂》,大量融入了广府童谣、咸水歌、南音说唱等地方特色,還特邀專家指導澳門漁行舞醉龍的鑼鼓和步法,極大豐富地方特色。舞醉龍的元素不論在京劇版本還是粵劇版本都存在,他別指出當中的不同之處,京劇在於舞醉龍的身段姿態,而粵劇在於神態及氛圍,目的是還原澳門漁行舞醉龍的最真實的一面,甚至連龍頭都是仿照非物質文遺產中的龍頭一比一製作。

其實在十多年前,朱振華早已產生將澳門元素融入粵劇的想法,「澳門之所以有今日,是有祖國及鄰近地區的支持幫助,但是我覺得我們澳門要有屬於澳門的元素。」過往引入不少粵劇團演出,觀眾叫座又叫好,但掌聲及喝彩是給外地優秀的粵劇團體,朱振華認為觀摩外地的團體是一種學習,但他更希望澳門人是真真正正作出屬於澳門的榮耀。「我有一句話,『澳門粵劇的光榮,才是我的光榮』,外地的團體來到澳門演出,那也是別人的光榮,不是我們的光榮。我現在一步一步往前走,即使我沒做到成績也好,也是我們澳門一步一腳印走出來,我希望,能夠做出屬於澳門自身的題材。」

「澳門粵劇的光榮,才是我的光榮」 - 專訪粵劇名伶朱振華

劇目《紫釵記》現場現出


冀推廣粵劇入校 培養粵劇接班人

隨著時代變化,粵劇受到現代化的衝擊,粵劇應如何與生活作連結?朱振華認為需要提升節奏、台詞精煉以及主題掌握,「傳統粵劇的時間比較長,時長約四個鐘至四個半鐘,放到現在急速的社會節奏,許多觀眾都覺得時長太長,所以要抓緊提煉;另一方面是音樂唱腔,既要有傳統元素,也可適當加入現代元素,譬如可在開場曲或間長曲加入現代元素,但前提一定要尊重傳統,以傳統為基礎,沒有傳統就沒有創作。」

談及粵劇在澳門的未來發展,朱振華表示步伐比較緩慢,儘管在政府的支持下,粵劇愈來愈受重視,但他希望粵劇能真正進入校園,不僅停留在戲班層面,要從小朋友開始,將粵劇教育落實到校園,才可以培育出年輕人對粵劇的興趣,吸引更多粵劇新力軍,延續澳門粵劇之火。

朱振華表示:「这些爱好者虽然多为业余,但只要勤加练习,不比专业的差。」

發佈者:Cherry,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20/01/08/%ef%bd%a2%e6%be%b3%e9%96%80%e7%b2%b5%e5%8a%87%e7%9a%84%e5%85%89%e6%a6%ae%ef%bc%8c%e6%89%8d%e6%98%af%e6%88%91%e7%9a%84%e5%85%89%e6%a6%ae%ef%bd%a3-%e5%b0%88%e8%a8%aa%e7%b2%b5%e5%8a%87%e5%90%8d/

(4)
上一篇 2019年12月25日 上午11:18
下一篇 2020年2月28日 下午9:27

相關推薦

發佈留言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