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 文姬記者
-
感受身邊事物的美與價值——舞蹈劇場
藝術源於生活,這句話一直以來都得到絕大多數從事藝術表演者的認同。確實,舞蹈的創作中對人物、情感以及文化精神傳遞的表現,都是基於生活中切實發生的故事,舞者或快或慢,簡單或複雜的肢體表達,無非是在傳遞自己對這場舞蹈故事最内心的感受。在現今社會飛快的發展下,舞蹈表演也逐漸產生了很大的改變,不再局限於技巧的表現,而更多的想向觀衆塑造一個真實的,觸動心靈的故事,從而帶出舞者心裏切實的想法。這種舞蹈與劇場的結合,在藝術講訴故事的表現模式,便是澳門舞蹈藝術中一個矚目的存在。
-
舞蹈藝術下的文化傳承——《啟航·荔枝碗》
德國著名舞蹈家碧娜·鮑許曾說:「我並不在乎人如何動,我關心的是人因何而動。」舞蹈是一種常見藝術表現形式,一直以來它利用肢體的舞動所呈現的美都受到大衆的喜愛。曼妙的身姿,澎拜的力量,動與靜、力與美的相互配合,舞蹈帶給人在心靈的觸動往往是深刻,然而除卻畫面和舞臺的美感,那背後驅動舞者舞動的情感亦有著巨大的魅力。這是舞蹈的魂,它可以是人們七情六欲的化身,是一座城市的人文情感懷表現,亦可以是一種文化傳承的體現。
-
藝術創新下的文化傳承——蔚青舞蹈團
舞蹈是人類最古代的藝術形式之一,亦被稱爲“人體文化”,它通過肢體有節奏的律動,表達人的豐富情感。當然不同民族文化下的舞蹈在表現上也不盡相同,但藝術是相通的,從其核心文化意義來説,藝術沒有高低之分的,只要是能真正觸動人心靈的藝術表演,便是一場富有價值的精彩演出。
-
「創意我城 Keep Moving!澳門文創產業聯展」
近年來,文創產業活動一直都是澳門政府極力推行的項目,由澳門文化創意產業業界發動的「創意我城 Keep Moving!澳門文創產業聯展」在本月18日下午3時於澳門設計中心揭幕。
-
感受弦樂,探索古典音樂——採訪青年音樂家許恩樂
擁有14年小提琴學齡的許恩樂在小學四年級就開始接觸小提琴,當時受到作為小提琴教師的父親許健華影響,加入培正中學小提琴啟蒙集體班,後來加入培正中學的管弦樂團(現為弦樂團)自身就開始對小提琴產生興趣。
-
文創禮品店減損維持企業運行-專訪o moon設計總監胡智杰先生
文/訪 麥文姬 圖/受訪者提供 肺炎疫情來勢洶洶 文創產業艱難險阻 春季是一個充滿生機與希望的季節,每年四月在澳門塔石廣場會舉辦「藝墟」活動,群集文創愛好者…
-
藝文機構及工作者疫情影響報告 -訪澳門舞蹈總會負責人洪振宇
文/訪 麥文姬 圖/ 受訪者提供 澳門藝文界疫情下損失慘澹 受疫情影響,澳門不少有關藝文的工作、活動被迫延期或取消。這對觀眾來說或許只是少了一些娛樂,但對熱愛藝文活動並以此作生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