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受訪者

引言:
攝影定格當下,讓記憶永續流傳。已故澳門資深攝影師兼藝術家李銳奮留下了大量鮮為人知的攝影作品,風盒子社區藝術發展協會主辦《島嶼影誌——時代的超前記憶術》,由李銳俊、林小雯、祖研良聯合策展,耗時近兩年的時間作整理和挑選作品,共同策劃而成的大型回顧展。

展覽中展出李銳奮生前60多件(組)攝影作品,涵蓋1990年代在法國留學時期的創作,及返澳後在澳門拍攝的作品、影像裝置及創作計劃,邀請觀眾一同欣賞這位澳門當代攝影與實驗藝術先驅者的作品,並以他對藝術創作的精神和熱情,繼續渲染這片土地。
她們與李銳奮的聯繫

是次展覽的三位策展人均是澳門藝文界專業人士,據林小雯和祖研良分享,展覽由三人共同策劃,大家均是抽出工餘時間來討論、研究可行的策劃計劃。劇劇場自由工作者李銳俊是李銳奮的妹妹,現時的工作重心雖已轉移到台灣,但在她的協助和邀請下,其餘兩位策展人得以在澳門一同整理李銳奮未面世的攝影作品和物品,三人合作無間,各自依照對李銳奮的認識和理解成就這個別具意義的大型回顧展。

「Frank(李銳奮)是澳門很重要的一個當代藝術人物,他在澳門當代藝術並不盛行時已經先後創立『婆仔屋藝術空間』(牛房倉庫前身)、石頭公社、牛房倉庫等具代表性的藝術團體,他是一個很重要的推動者。」祖研良是李銳奮的學生,每一年都會在他的邀約下參與聚焦澳門的創作活動。
「我則是在中學時期在獨立書店『邊度有書』看到Frank的攝影集,打開了我對攝影藝術初步認識的大門。後來再更瞭解到他的背景是牛房倉庫的創辦人,便一直關注他在推動澳門當代藝術的工作。」林小雯分享,在策劃和籌備展覽工作時亦收獲頗豐、感觸良多。
回顧一生 攝影創作的同時關心我城



展覽按東方基金會的空間劃分為三部分:疏離中凝視、時間的肌理、島謠。前廳擺放著李銳奮曾經用來創作的相機,穿過大門踏進第一個空間,展示及梳理了他較早期的作品,以其留法時期的《夜深沉》系列為開端,同時展出他回澳後以長片幅拍攝的澳門城市景觀,以及曾出版過的攝影文集《邊走邊看》,展現他的攝影風格。「第一部分都是聚焦澳門的不同面向、城市不同的角落,同時也記錄了澳門一個即將轉變的一個時期。」展場內除了相片,也有一些短句或是李銳奮曾寫過的文章節錄,林小雯介紹,相片結合文字一同觀看,相信令觀眾更瞭解李銳奮的創作背景。



再往展場內走,來到第二部分,通過馬場區、荔枝碗船廠、橫琴等系列作品,展現了李銳奮從個人街頭攝影轉向社會性策展及教學的重心轉變。「能夠看到這些攝影作品是他有意識地去保留,去記錄澳門一些快要變遷、發展的地方。」跟隨祖研良的腳步,有來到一張放著攝影集的書桌。「他有時是創作人,有時是策劃者或是老師,這些是他組織學生在社區和橫琴創作的作品。」祖研良有感,李銳奮對社會議題的關注,讓創作不只是作為藝術的探索而存在,更增添了一份人文關懷。


在展場最深處的房間,亦是展覽的尾聲,以復刻的形式重新展現李銳奮2002年的攝影裝置《綿綿不絕的海》,再加上藝術家梁祖賢以李銳奮所拍攝的濕地系列延伸創作的裝置作品《數雀仔雀仔飛》,讓觀眾隨著音樂的韻律觀賞李銳奮鏡頭下的紅樹林,帶出他利用相片與文字表達對地方及環境保育的重要性。
策展巧思重現藝術家性格
「他很喜歡走到海邊,或是城市的邊緣去看澳門,所以我們挑選的相片也比較多是這類型的作品,希望讓大家感受他腦海中經常想著的澳門。」林小雯引述李銳奮的文章曾說過,他無論去到哪些城市或地方,仍會想起澳門,可見他始終惦記著澳門。「同時他也是一個創作不輟的人,在患病後,即使已經無法外出拍照,他仍會用畫畫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在展場的第二部份展廳中間位置,便擺放著一個玻璃櫃,放置著他的畫作,能從一筆一劃的線條中感受到他對藝術創作的熱情。

祖研良分享,展場的銜接亦按照李銳奮喜歡「邊走邊看」的創作性格設計,利用不同的方式展示相片,連貫起每一個部分。「除主展場外,這次的展覽在8個本地藝文空間、書店及咖啡店設平行展『邊走邊看・外圍展』,包含八張與主展場不重覆的攝影作品分佈於小城不同地點,延續Frank生前喜愛漫遊紀錄、感受靈光乍現的時刻。」她續介紹,希望能夠傳承李銳奮的獨立精神,也很感謝各個地點答應設展的支持。此外,方言社主理人之一Alan Ieon亦在方言社攝影圖書室策劃另一個平行展「攝影家李銳奮個人藏書展」,展出最新收錄的李銳奮系列藏書。

展覽亦設三個延伸活動,包括「仿真——咖啡旅程」、「關我事:街拍導賞團」及「回歸自然——親子藍曬影像工作坊」,以一系列展覽及活動全面地展現出李銳奮的性格及精神。「除了相片的作品,我們在Frank家中亦發現他的音樂收藏,黑膠、錄音帶、CD數量驚人,因此在咖啡旅程的活動上,我們將邀請千禧年初婆仔屋藝術空間的駐場咖啡檔檔主鄭冬,一邊沖泡咖啡,一邊播放Frank的音樂收藏。」林小雯憶起當日整理李銳奮收藏品,不禁感嘆,藝術家需要被不同的藝術媒介影響,體會世界之大,才能令思維保持開放性。
記錄的力量 傳遞創作精神
「Frank可能不會太強調自己是一個攝影師,但回顧本地歷史,不難發現他對當代攝影觀念的反思和推動。通過這次策展,我也能花更多時間去瞭解他對攝影的想法,但這可能也只是一個開始,因為他留下來的作品實在太多,而每一張都值得花時間細看。」林小雯認為李銳奮所拍攝的相片有種恬靜的感覺,這也與他的性格相近。「但細讀他的文字時,則能看見他另一面的性格,很多人對他的印象是性格溫和,但在針對社會事件的文字上卻筆鋒尖銳、對事情有自己的想法。」

「在看照片的過程中,我們也在一直思考攝影和Frank眼中的攝影是怎樣。我們希望去保存和分享他的創作遺產,與大家一同去看、去學習、去回顧這位對澳門當代藝術影響深遠的藝術家。」她們分享,這次的展覽主要專注在攝影的部分,而在策展的過程中,她們也看到了更多可延伸的主題,例如他在攝影上的計劃性、實驗性的項目、他的畫作作品等,亦展望未來有機會再做一個專門的展覽,把李銳奮的創作精神持續傳承下去。
李銳奮《島嶼影誌——時代的超前記憶術》
- 藝術家 Artist:李銳奮 Frank Lei
- 策展人 Curators:李銳俊 Jane Lei、林小雯 Lam Sio Man、祖研良 Cho Ian Leong
- 日期 Date:2025.6.3 – 6.29
- 時間 Time: 10:00-13:00, 14:00-19:00,逢週一休息 Closed on Mondays
- 地點 Venue:澳門東方基金會會址 Casa Garden, Macau(白鴿巢公園側 Beside Camões Square)
- 免費入場 Free Admission
邊走邊看・外圍展 各個場地:
- 邊度有書 Pin-to Livros
- Mico Café
- 井井三一書店 Júbilo 31 Books
- Ajar Tea House
- Folkoffee
- Bookand…
- Dialect 方言社攝影圖書室
- Lotus Art Space
展覽開放時間視乎場地營業時間而定,敬請自行確認。

發佈者:Tracy Cheang ,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25/06/16/%e6%9d%8e%e9%8a%b3%e5%a5%ae%e3%80%8a%e5%b3%b6%e5%b6%bc%e5%bd%b1%e8%aa%8c-%e6%99%82%e4%bb%a3%e7%9a%84%e8%b6%85%e5%89%8d%e8%a8%98%e6%86%b6%e8%a1%93%e3%80%8b%ef%bc%8c%e9%82%80%e8%ab%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