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神話、自然與人類的共生”——牛房倉庫新展“湧動的意識·劉毅個展”“神話、自然與人類的共生”
作為澳門牛房倉庫“3+0/0+0藝術家駐場研究計劃”的參與藝術家,來自杭州的劉毅近期於川·twist藝術空間舉辦“湧動的意識”主題個展,以繪畫、影像、裝置等作品呈現由“神話、自然與…
-
澳門文化藝術發展的社會共治模式
澳門藝術節承接上一年的節目及活動,本年度亦繼續迎來不計成本的藝術活動。筆者作為澳門三大節(藝穗節、藝術節及國際音樂節)的常客,對文化主事機構不計成本投放在公共文化服務的工作表示認同…
-
《悲情城市》之於台灣電影的重要性
侯孝賢一九八九年的電影《悲情城市》,普遍被認為是電影史上的經典作品,影片講述台灣家庭四兄弟的故事,他們的生活因“二戰”期間日本佔領台灣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角色為自己作為中國人…
-
愚見的藝術收藏論
本澳的“藝術收藏”話題,筆者是較為陌生的,因此,對於本期專題,筆者決定背誦一些內地藝術收藏領域方面的常識。雖然是“常識”,筆者的現實經驗也未有那麼足,多是沒頭沒尾地說一氣,中間有幾…
-
再遊波蘭小鎮山樂乎有感
張健文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視覺暨媒體人類學博士生、國際文化評論人,努力嘗試用中、葡、英、法、德文寫作,至今發表文章以葡文、法文居多。實驗民族誌短片《小說無用》導演。 筆者自一三年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