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蔡國傑老師專訪
記者:李仕
人物簡介
蔡國傑出生於台灣新竹,2011年移居澳門,畢業於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及碩士學位,主修繪畫學士和裝置藝術碩士。珼任教于澳門科技大學、澳門理工大學和澳門大學。主要從事繪畫創作、空間的裝置藝術創作,藝術策畫及教育等工作;在台灣及中國舉辦過多項的個人展覽,包括「澳門色彩─蔡國傑作品展」(2014)、「境移」(2009)、「水平」(2006)、「流變」(2005)等等。
澳門發展藝術事業的初衷
說起當初選擇來澳門發展的原因,蔡老師說,“八年前我第一次來到澳門是來旅遊的,遊玩了七天。回去後我就發現自己特別喜歡這裡。”而澳門什麼地方最讓你喜歡?這就要從蔡老師的繪畫藝術學習說起。從小學習西洋藝術的他,經過多年的努力,在藝術的道路上已經越來越走向了專業化,當時沉浸在藝術本身的他幾乎與外界絕緣。那時候他的老師問了一個問題啟發了他。“我的老師問我,有多久沒有感動過了?”蔡老師提到,“這時我幡然醒悟,我發現我能感動那些專家,那些專業人士,我卻不能感動我母親。我發現自己已經無法與母親對話了。”所以從那時起,蔡老師決定要從那些框框中跳脫出來,開始尋找自己。
那次的經歷讓蔡老師的心靈收到了強烈的衝擊,甚至已經無法確認什麼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後來,蔡老師去了一個跳蚤市場,他發現在那裡有很多人在搶一些舊東西,比如一些不能用的錢幣,卻發現一元的錢幣,價格遠不止一元錢,蔡老師開始陷入沉思,因為無法理解為什麼這些被一般人認為沒用的東西,怎麼會在某些人的眼裡卻價值不菲呢?於是他決定待在跳蚤市場裡去尋找原因。直到8年前的一天,蔡老師來到了澳門。來到澳門後他發現,與他在台灣看到的那些零碎的舊東西不一樣,在澳門,這些東西是完整的,是有靈魂的舊東西。比如在很多的廟宇或教堂中,會有人告訴你那些所謂的舊部件應該擺在哪裡。這些儀式性的操作和文化內涵深深地震撼了蔡老師的心靈。他確定在澳門可能會實現他的夢想,甚至可以找回自己。
在澳門,蔡老師第一次感覺到了文化對人的影響之大。學習了幾十年的繪畫,他甚至可以知道畢卡索有過幾個老婆或者如何吃飯的,但是卻不知道自己民族文化習俗是怎麼來的。為了解這些文化的生態,經過了這一番近乎哲學的思索後,他最終選擇來到澳門來尋找自己。
來到澳門後的生活
與台灣日趨商業化的傳統文化變遷不同,來到澳門後發現,這裡有很多老店都保留了傳統氣息和匠人精神,讓蔡國傑老師衝破了原來思想上的桎梏,對文化和藝術的理解也發生了很多的變化,這既是一條發現新世界之路也是一趙尋找自我的旅程。蔡老師認為,澳門對他來說是一個從原來的西洋藝術轉向中國藝術的一個很好的平台。這個中西方文化的交匯地,一半是熟悉的,一半又是陌生的。在蔡老師認為,中國文化的精華在很多領域都該很有作為的,無論是服裝還是飲食都很獨具特色,值得發揚和傳承。在平日上課的時候,蔡老師也會選擇穿一些中華民族的傳統服裝。起初的時候,很多人都表示不能理解。甚至有人吐槽說,你是不是剛洗完澡,怎麼穿浴袍過來上課?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身邊的朋友也開始習慣蔡老師身上這些東西,甚至會問他,這是什麼?那蔡國傑老師就會為他們解答這背後的文化含義。“這時候,我希望推廣的文化藝術也算是正在慢慢推進。”蔡老師笑著說,“因為我可以開始分享我喜歡的這些東西。”雖然穿在大街上,仍然會有人覺得很奇怪,但是真的已經有人開始接受了。這讓蔡老師覺得非常高興。
不過,蔡老師也認為,這樣的狀態固然很好,可是從另一個層面上看,我們的文化的行使權似乎已經被奪走了。穿著過去傳統的民族服裝似乎在現代已經與社會格格不入,成為了脫離主流文化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就像是被奪走了選擇衣著的權利。雖然仍舊有很多人無法理解蔡老師的行為,但是蔡老師想要拿回這些權利。想把原本作為中國人本來的生活面貌和習慣作為一種自由權利恢復過來。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蔡老師樂在其中,他既是在找尋自己,也是在體味文化的價值所在。
分享教育經驗
在關於藝術教育的問題上,蔡老師講到,多年的藝術經驗告訴我,應該讓學生們理解從事藝術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學會愛自己。他希望學生能夠在追求藝術的過程中探尋自我。不過,這裡面其實更多的是一種分享。分享自己的東西,自己的所學,這既是一種思想的傳承,也是擁有自己的一種方式。關於這部分,蔡老師提到一個故事。過去的他只追求自己一個人的藝術,做完了就可以走了。不過他的老師告訴他,在西方藝術裡,的確是這樣的。但是在中國的文化中,更多講述的是一種資歷的積累。然後把這些積累分享下去,教授給其他人。雖然可能很多年後,他的畫功已經不如從前,但是思想的分享卻也十分重要。另外,蔡老師在從事教育的過程中,是把自己的知識,研究了幾十年的東西分享給學生。這就使得他必須進步,繼續去研發新的東西,才能保持不斷前行。蔡老師享受這種掏空自己,然後激發自己發展的過程。
關於藝術創作
蔡老師認為藝術工作中有三個面向,第一個是「傳承」,是當中一個很重要的面向。第二種叫做創造。就是人家做的你全部不做,完全去做自己。最後一種是集大成。就是把之前的東西重新融會貫通以後提出一個新的理解。另外,對於繪畫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創領域是否應該跨界融合發展,蔡國傑老師給出了自己的理解。蔡老師說,「我是特別想要這些東西,為什麼呢?因為我的藝術中夾雜著很多願望。台灣有很多人買我的畫,他考慮要不要買的時候,我就發現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有很多的文化缺失,所以我再介紹我的作品時就會傳遞這些文化和思想。所以他們通過買我的畫就會把這些文化激活。所以如果能夠去融合跨界,能夠與文化其他領域融合,因為文化的觸覺會更深,這樣就能夠通過畫去傳遞更多的思想和願望。另外,因為繪畫領域的專業化使得大眾越來越無法去理解那些專業化的藝術理論,若果往大眾的方向傳播,可以更好的去傳遞藝術,而不是理論化的教條,這樣也能夠讓藝術持續的生存和發展。人們常說,雅俗共賞有時候本身就應該是藝術的特徵。蔡老師強調說,我們花了十幾年才走進藝術理論的深處,你不能要求一個人立刻就能與你看齊,否則你會痛苦,想理解你的那個人更痛苦。其實,人們在大多數時候並不需要用專業的角度去理解藝術,更多時候只是需要一時間的心靈共鳴而已,不應該讓普通大眾在欣賞藝術時還要負擔很大的壓力。所以蔡老師說,你自己的藝術,最後能夠真正理解的,只有你自己。這是最簡單的,也是最難的。
在訪談的最後,談到自己對未來的展望,蔡老師說,我希望國外的美術館可以到邀請我去,過去很多畫家,把中國的亭台樓閣進行油畫化,這樣進入了國際。我想要反過來做,用水性的顏料來畫教堂這類西方的文化建築。這樣在未來有人研究我的畫的時候他們就不可能再去繞開中國文化,我希望能夠通過努力去改變西方美術在藝術史上主導的現狀。
發佈者:李 仕,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18/07/04/%e8%a1%8c%e8%b5%b0%e5%9c%a8%e7%b9%aa%e7%95%ab%e8%97%9d%e8%a1%93%e4%b8%ad%e7%9a%84%e5%93%b2%e4%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