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號翁山,明末清初著名學者、詩人,“嶺南三大家”之第一。屈大均與很多有識之士有著相似的時代背景。他是明清之際的知識分子,以“反清後明”為志。1646年,清軍攻陷廣州,他與陳邦彥、陳子壯、張家玉等起兵抵抗,起義失敗後,屈大均親自收斂陳氏等人之屍骸,受挫後為躲避通緝,退隱雷峰山海雲寺(今番禺)出家,法號今種,開始雲遊四海,而澳門這座小城也留下他的足跡。
跟據資料記載,屈大均至少到訪澳門兩次,第一次是1658年,當時29歲;第二次是1688年,當時59歲。屈大均眾多作品中,不乏以澳門為題材的元素,如關於澳門“三寺”,屈大均留下以下的文字:
“山頂有一臺,磴道橫貫,常登以望舶。其麓有東望洋寺、西望洋寺。中一寺曰三巴,高十餘丈,若石樓,雕鏤奢麗。奉耶蘇為天主居之,僧號法王者司其教。凡番人有罪至寺,法王不許懺悔,即立誅斬。許懺悔,則自以鐵鉤鉤四體,血流狼藉,以為可免地獄之患。男女日夕赴寺禮拜,聽僧演說。寺有風樂,藏革▉匱中不可見,內排牙管百餘,外按以囊,噓吸微風入之,有聲嗚嗚自▉匱出,音繁節促,若八音並宣,以合經唄,甚可聽。有玻▉黎千人鏡懸之,物物在鏡中。”—<<廣東新語>>第二卷地語 澳門
屈大均形容澳門除了有東望洋山聖母雪地殿、西望洋山海崖聖母小堂外,“一寺日三巴”,即聖保祿教堂;“僧號法王”,即神父;禮拜儀式描述十分細緻,男士女士早晚都參加教堂禮拜活動,其活動由神父主持,教堂中有一座風琴,藏於櫃中,內有百排銅管,吹入微風,即有嗚嗚聲響,八音齊全,宛如中國音樂藝音。八音常出現於廟宇內拜祭、婚嫁等音樂,西方則代表喜悅和祝福。“千人鏡懸之,物物在鏡中”估計是形容聖堂兩側的彩色玻璃窗,玻璃窗上刻畫了苦難耶穌等故事。
“花則貝多羅、丁香,禽則紅白鸚鵡、麼鳳、倒掛,獸則▉犭貴、短狗以為娛。人以黑氈為帽,相見脫之以為禮,錦<毛▉>裹身,無襟袖縫綻之製。腰帶長刀,刀尾拖地數寸,划石作聲。其髮垂至肩,紺綠螺蜷,▉如也。面甚白,惟鼻昂而目深碧,與唐人稍異。”—<<廣東新語>>第二卷地語 澳門
澳門的植物以貝多羅樹及丁香為主,富裕人家馴養羽毛為紅白的鸚鵡、外國品種的狗隻。外國男士習慣戴黑色紳士帽,與人打招呼時脫下帽子以示尊重。外國人皮膚白、高鼻子、碧綠眼睛,外觀上明確與華人不同。
屈大均作品中描繪了十七世紀澳門受西方文化薰陶下的生活日常,為澳門的文化寶庫注入了不可多得文化印證。兩次訪澳,作品獻世人。
參考資料:
文化雜誌:邱樹森,屈大均論廣東南宋遺民,澳門文化局,1997
屈大均,《廣東新語·潘序》
林廣志 張中鵬 陳文源,澳門檔案館藏 晚清民國中文檔案文獻匯編,澳門文化局,廣東人民出版社,2017
發佈者:陳 淑怡,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21/03/01/%e5%85%a9%e6%ac%a1%e8%a8%aa%e6%be%b3%ef%bc%8c%e8%a9%a9%e4%ba%ba%e5%b1%88%e5%a4%a7%e5%9d%87%e7%9c%bc%e4%b8%ad%e7%9a%84%e8%a5%bf%e6%96%b9%e6%96%87%e5%8c%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