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期間看到「藝術進‘家’」的展覽宣傳,便好奇地來到海事工房的活動場地一探究竟。策展人以藝術品無處不在、可以隨時帶回家的概念來宣傳活動,為展覽增添一份特別的親切感。
場地中央架起一間掛滿畫框的精緻房間,外圍環繞著270多幅水彩、油畫、版畫、國畫、鋼筆畫、書法等視覺藝術作品,似乎是想讓觀者代入屋主的角色,從周遭琳琅滿目的佳作中購入心頭所好來裝飾家居,美化生活。而地上特大的、稍帶銷售意味,卻不失幽默的宣傳口號,則令人會心一笑,讓人感覺,藝術可以很貼地、很好玩。
這是澳門青年美術協會(以下簡稱「青協」)首屆的會員作品展, 乃青協為本地青年藝術工作者推廣作品的一大嘗試。青協的前身是澳門美術協會的青年委員會,因會務發展,年青會員增多,為提升青年藝術水平,促進本地與外地青年藝術界的合作交流,美術協會將其提升為一個屬會。
青協的宗旨是幫助青年藝術家及相關藝術工作者爭取發展機會、開拓市場及建立相關產業。這次展覽希望以「藝術進‘家’」的概念,打造營商IP品牌,藉此開拓藝術市場。
要開拓市場,首先要引起目標市場,乃至社會的關注。除了借助外界宣傳,藝術活動本身也要具備吸引人的特質。筆者認為,這次展覽在這方面做得頗為成功。策展人以匿名的方式呈現藝術珍品,在突出作品本身之餘,也在某程度上,淡化了藝術品美術館式的權威形象,加上「藝術進‘家’」的主題,拉近了大眾與藝術的距離。展覽呼應藝術即生活,生活即藝術的觀點,有利於引發社會的共鳴。
除了隱去藝術家的名字,策展人也沒有為作品加上說明文字,讓觀者全然沉浸於圖象的世界,直觀地去感受和欣賞藝術,然後「任性地」挑選心宜作品。
藝術以貼近市場的姿態出現在大眾眼前,並不是一種紆尊降貴,而是以另一形式來體現其獨特價值。當它變得親民,大眾便有興趣了解藝術、收藏藝術、學習藝術,從而增加社區的文藝氛圍。長遠來說,可令社會更為重視藝術,其價值便會提升,繼而盤活藝術市場。所以,適度調整藝術的推廣策略,有助拓展市場、促進產業發展。
除了藝術的交易與發展,筆者也在展覽中看到一場「求同存異」的人文運動—思想逈異的青年創作者走在一起,彼此尊重,共同尋求釋放個性和藝術發展的空間與機會。它的意義不限於藝術圈,而且可供社會其它希望求同存異,但未能如願的實體、組織和團隊借鑒。
藝術家尊重差異,讓創作人通過各自的作品暢所欲言,但要將這種模式套入社會其它地方,卻相對困難。所以,藝術的包容對社會有著重大意義。而由於藝術界也是社會的一部分,其發展會令社會更能尊重不同的聲音。換言之,本地的年青藝術家任重道遠,而這次展覽已是個好開始,因為它帶給觀者的,不只是用於裝飾的藝術,還有值得參考的尊重與包容。
發佈者:執行主編,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21/03/26/%e3%80%8c%e8%97%9d%e8%a1%93%e9%80%b2%e5%ae%b6%e3%80%8d%e5%b1%95%e8%a6%bd%e7%9a%84%e5%95%9f%e7%a4%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