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帆世界,澳門起航——專訪威尼斯雙年展澳門展覽「夢之寓言」

揚帆世界,澳門起航——專訪威尼斯雙年展澳門展覽「夢之寓言」

自二○○七年起,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澳門藝術博物館便以「中國澳門」的名義參加「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二○二二年,「一孖」藝術小組成員吳衛鳴、陳顯耀和策展人包偉鋒代表澳門參與這藝術盛事,將澳門遠東城市的風采帶到義大利,乃至世界。

為呼應是屆大會主題「夢之乳」(The Milk of Dreams),「一孖」以「夢之寓言」為題展開創作。吳衛鳴一直深耕本地當代藝術創作,陳顯耀則多年從事澳門紀實攝影,對澳門民生社區的人文風俗和歷史文化有著強烈觸覺,並希望以「行為文獻」的方式保留這些珍貴的記憶。是次展品一共十一件套,分別有行為紀錄、攝影、錄影和雕塑。

「行為文獻」記錄城市歷史

「歷史是屬於老百姓的」。「一孖」認為老百姓的生活形態、日常習慣和行為模式都是歷史長河遺留、經各方文化糅合出來的結果,帶有豐富而獨特的澳門特質,值得我們仔細品味和保留。吳衛鳴表示,「我們本次創作目的有兩個,第一是透過我們的行動,把這些脆弱的、快消失的場景留住;第二是展現澳門的多元、包容。簡單而言就是向內保留、向外交流。」

早在籌辦威尼斯雙年展之前,「一孖」便在葡國舉辦「記憶的建構與解構」展覽,希望「透過作品修復一個即將消匿的澳門」。陳顯耀笑言,自己也是一個半新不舊的移民,九九年才來澳門,卻「比澳門人更澳門」,因為他這些年來暗地為澳門拍攝的攝影集已達雙位數字,多年的攝影生涯,讓他發掘很多連澳門人都不知道的地方。

兩位熱愛澳門的藝術家,眼見大量富含集體回憶和情懷的場景,隨城市發展不斷流失,決定以另一種手法記錄這個城市,「讓相關記憶的影像能在堅定的藝術信念、強而有力的文獻基礎支撐下得以重現」。於是他們提出「行為文獻」(Performance Art Documentation)的藝術理念──以現場行為、錄影、現場證物收集、個案研究、文獻整理、社會調查、口述歷史及編輯出版等綜合活動所構成的藝術實踐。吳衛鳴解釋,很多圖像拍攝後,觀眾也不記得,透過身體介入,提升觀眾的記憶。

揚帆世界,澳門起航——專訪威尼斯雙年展澳門展覽「夢之寓言」

每個百姓家都是殿堂

「夢之符號」中的六組圖像,受西方教堂的藝術天花板所啟發。教堂內的天花板常描繪天堂的畫像,天使是必不可少的形象。「一孖」化身天使,穿梭不同時空,到臨澳門不同社區角落──有武館、鐵器鋪、私人辦公室,甚至住宅等。以往找尋社區歷史,人們多想到中區或新橋區,填海而來的祐漢區鮮有人注意。吳衛鳴提到祐漢區是個獨特的社區,儘管在三十年前,該區居民以新移民為主,每個移民家庭都會帶來一些自己的文化,恰好讓不同文化融合在此,非常值得觀察的一個區。「一孖」認為每個百姓家都是殿堂,有著戶主的鮮明性格和有趣故事。「祐漢辦公室」收藏的物品看似隨意,沒有主題,甚至有喝完的運動飲料瓶,「一孖」卻認為是「生活符號」,盛載活潑的生活氣息。主人翁看完展覽後,也讚歎,「自己都不覺得自己的收藏好看!」

揚帆世界,澳門起航——專訪威尼斯雙年展澳門展覽「夢之寓言」

城市改變,情懷未變

眼利的朋友或留意到,在六大場景中,唯獨在海報封面的結義堂,「一孖」並沒有以天使的形象出現。吳衛鳴解釋,這是為了尊重中國的宗教文化,由於武館內還有供奉其他神位,於是他們捨棄了帶有西方宗教色彩的天使形象,而是要了武館的衣服,化身武館的一員。與之對應的是劉秋先生的家(哪吒廟裏四號),從屋內大量的天主教照片、裝飾,可出其是虔誠的天主教徒,每年的「苦難善耶穌聖像出遊」「聖體出遊」等活動必然出席,至近年年事已高才停歇。

早在清朝,合利鐵器一帶便是工匠區。隨著時代轉變,行業式微,打鐵師傅越來越少,打鐵工具也越來越難尋。工具跟著師傅一起,勞碌了半輩子,師傅對其早已產生感情,不舍得丟棄。「有位師傅大概也是打鐵的,看到我們展出的工具,跟我們介紹那是作何用途的。」富有歷史情懷的展覽,讓觀眾共鳴,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回憶。

「你看!我們手中的那只鑊是手揼的,現在還哪有人用這種鑊?」陳顯耀滔滔不絕,指著圖片中九點鐘方向的紅色字牌問:「你知道那是甚麼嗎?在兒子成親的前一晚,父親要為兒子‘上字架’。」過去,成年男子會有一個「名」,一個「字」。到兒子要成親了,父親訂做一個木匾叫「字架」,用金色大字在紅紙寫上即將成家立室的男子的「字」,並以較小的字刻上他在族中按輩分排列所取的「名」。「字架」拜過祖先和門官、土地後,會掛在正廳或書房的牆壁上,簪花掛紅,象徵兒子要成家立室。「合利鐵器」作品中出現的「字架」就是有關傳統的見證,現在鮮有人為兒子上字架了,年輕人也不知為何物。「一孖」邊講邊慨歎時代轉變。

揚帆世界,澳門起航——專訪威尼斯雙年展澳門展覽「夢之寓言」

祐漢辦公室

展覽的一個擺放著一張高二點三米、戲劇誇張的巨型圖像。陳顯耀解釋本次展覽主題是夢,很多人夢想都是要有錢、有地位身份。他們在身上披上雪白毛皮和綢緞,臉上貼上金箔,代表人性的貪婪和物欲。由於祐漢辦公室內收藏品眾多,「一孖」便現場發揮,拿來「寶劍」「首飾」等物,化身貴族。圖像用了最新的金屬紙列印,帶有些許金屬質感;為了更凸顯圖像金碧輝煌的視覺效果,他們特意用了比較硬的燈光,從側面打燈,做出反光效果。

拍攝求如實還原場景

拍攝過程艱辛,在他們的另一作品「天書」也可窺探一二,裏面有三百多張從不同地區拍攝的現場行為作品,整個工作量非常大。裏面看到「一孖」拿著道具爬上爬下,做出大量瘋狂,又玩味十足、引發各種想像的舉動,不禁令人敬佩兩位藝術家的精神和魄力。「如果你也覺得有趣,那麼這個正是我們的動機。如果看的人覺得過癮,那麼做的人覺得更過癮!」吳衛鳴笑道。

揚帆世界,澳門起航——專訪威尼斯雙年展澳門展覽「夢之寓言」
揚帆世界,澳門起航——專訪威尼斯雙年展澳門展覽「夢之寓言」

要拍攝這些照片一點都不容易。「一孖」首先要爬上梯子,俯視然後定格。吳衛鳴指著照片中的自己笑道:「你看!連青筋都顯現了!」由於照片是從下往上拍攝,若不俯視,便看不到人物的表情,坐在梯子頂部定格俯視相當危險,因此「一孖」全程繃緊肌肉。更難得,「一孖」沒有為視覺效果需要,而在照片中加貼任何東西,只有借助軟體技術刪掉與現場無關的拍攝輔助工具,確保觀眾眼見即所得,以保持「行為文獻」的真實性。

作品背後,千錘百煉

雖然工作量巨大,幸好「一孖」兩人各有所長,陳顯耀負責鏡頭、燈光和構圖等,吳衛鳴則擅長美術和藝術理論,更多地負責專案構思層面。在這個專案之前,他們做了長期而大量的資料搜集,議定了「行為文獻」主題三層塔的概念(見其手稿)。最底層是九大主題,包括藝術史、社會議題、城市記憶和風俗等,從中再提煉出系列主題,透過長期的社會觀察,對社會現象提出反思和批判,最後上升到作品主題的創作層面;透過各種表現手法,刺激觀眾情緒、反應等來呈現作品。

為了本次的威尼斯雙年展,「一孖」做了極多設計構思,有異想天開,如紅酒噴泉,有荒誕的米蘭清明時裝節,也有為威尼斯現場準備的行為藝術。觀眾在展覽現場可以看到他們的手稿,瞭解幕後想法。

揚帆世界,澳門起航——專訪威尼斯雙年展澳門展覽「夢之寓言」

冀與觀眾同保育

市民大眾往往笑言藝術太抽象,不懂解讀涵義,「夢之寓言」或取材於小城一隅,或取材於尋常百姓家,或取材於大街小鋪,通俗貼地;明明是熟悉的澳門,卻又流溢出我們的想像之外,雅俗共賞。期望觀眾在看完展覽以後,除了讚歎「一孖」別出心裁的藝術表現,為澳門珍貴的社區歷史和人文風俗感到自豪,思考可以如何保護與之相關的文化遺產,也是兩位藝術家的初心。

揚帆世界,澳門起航——專訪威尼斯雙年展澳門展覽「夢之寓言」

發佈者:鄭 雁之,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23/04/26/%e6%8f%9a%e5%b8%86%e4%b8%96%e7%95%8c%ef%bc%8c%e6%be%b3%e9%96%80%e8%b5%b7%e8%88%aa-%e5%b0%88%e8%a8%aa%e5%a8%81%e5%b0%bc%e6%96%af%e9%9b%99%e5%b9%b4%e5%b1%95%e6%be%b3%e9%96%80%e5%b1%95/

(0)
上一篇 2023年4月26日 下午3:41
下一篇 2023年4月26日 下午5:24

相關推薦

發佈留言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