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焦點
-
有雞定有蛋先?藝術場地與藝術收藏共生?
“澳門馳名牛雜,來吃一吓吖”、“帥哥美女,澳門手信,免費牛肉乾”、“榴槤雪糕,好吃的榴槤雪糕”,這些耳熟能詳的叫喊聲,是氹仔官也街的“固定對白”。這一光景繼二○二○年後又再次成為常…
-
舞醉龍融入現代舞蹈,本澳舞蹈《鏡海漁歌》入選國家基金
引言 國家藝術基金日前公示年度資助項目名單,本澳有十一個項目入圍。其中,由澳門蔚青舞蹈團創作的舞蹈《鏡海漁歌》,將本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現代舞蹈之中,以澳門地道題材獲得國家認可,…
-
中樂文化的傳承及培養——專訪中國打擊樂協會李暢、蕭仁信
四月底,由澳門中國打擊樂協會主辦的第三屆澳門打擊樂藝術節《律動 MACAU》順利舉行。是次活動中,澳門中國打擊樂協會理事長李暢、監事長蕭仁信接受了採訪,分享了成團以來的感想及他們的…
-
尋找“家"溫暖――訪零距離“好天氣·壞天氣"社區巡演
每個“家”都有獨特之處,仿似天氣,陰晴不定,變幻莫測。三年的新冠疫情,影響著人們的心理健康,社交隔離、孤獨、健康焦慮、壓力以及經濟下行,傷害每一個家庭。這時,家人的關愛與陪伴,化解…
-
和光同塵,與眾生對視和光同塵
疫情過後,全國各地的藝術文化活動逐漸“復甦”,澳門也不例外。作為管控放開後的首個當代藝術展,澳門藝術博物館邀請了當代藝術界的“中國四大天王”之一——方力鈞,來到澳門舉辦其個人展覽。…
-
藝術收藏發展如何?
澳門特區政府早於2010年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當時在初探階段逐步摸索,尋找澳門文化創意產業可以發展的方向。並且在2013年文化產業基金的運營後,以創意設計、文化展演、藝術收藏及數碼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