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 兆偉專欄作家
傳播澳門文創資訊
24
文章
0
評論
2
粉絲
-
《白日之下》揭露殘酷世界的眾生相
《白日之下》導演兼編劇簡君晉,把在當時轟動香港的兩宗社會案件──二○一五年劍橋護老院虐待院友事件,以及二○一六年康橋之家院長張健華性侵案,藉此改篇成電影,題材牽涉院舍問題、老人、弱…
-
一生懸命的爵士樂手
說到“厲害”的電影今年還真不少,尤其《奧本海默》和《芭比》票房口碑雙收,預定成為今年最成功的電影。不過在情感上最能觸動我,卻是同期上映的日本動畫《藍色巨星》,它改編至石塚真一的同名…
-
《怪物》大製作的拘謹魅力
《怪物》作為二○二三年的電影大作,讓不少觀眾引頸期盼。在康城影展的首映上,不負眾望,好評如潮,更奪下“最佳劇本”大獎,是繼濱口龍介《在車上》後日本三年以來,第兩度摘下這項殊榮;此外…
-
拍出鏡頭下的真實——《海鷗來過的房間》導演孔慶輝專訪
澳門導演孔慶輝的新作《海鷗來過的房間》在國際上受到各大影展、電影獎的青睞,除了入圍第五十九屆金馬獎新導演獎,更榮獲第四十七屆香港電影節新秀電影競賽(華語)最佳導演獎項,成績彪炳,可…
-
《悲情城市》之於台灣電影的重要性
侯孝賢一九八九年的電影《悲情城市》,普遍被認為是電影史上的經典作品,影片講述台灣家庭四兄弟的故事,他們的生活因“二戰”期間日本佔領台灣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角色為自己作為中國人…
-
紀錄片創作的倫理道德
最近香港著名大導張婉婷的《給十九歲的我》可謂搞得“一鑊泡”,在上映初期明明好評如潮,看過的觀眾包括影視界業者、教育工作者、學生、父母等不同身份,都在網上推薦大家入場。其後負面消息一…
點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