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冬日,一個小姑娘正於茶餐廳低頭吃懸掛在筷子上那彈力十足的公仔麵,還一邊偷瞄旁邊阿伯的報紙;都市人講求效率,她的眼睛也不例外。然而看到副刊小框中一醒目標題:《給祼聊中招者的信》。數百字的專欄中評斥了近期出現在報章頭版的「祼聊中招者」總是樂此不疲地「中招」的現象。當她看到那句「不知治安當局會否製作一條叫人『愼防裸聊陷阱,唔使剝乾剝淨』的宣傳片呢?」時,差點噴出那最後一根公仔麵條。文章最後以:「好心你睇吓報紙啦!太皮上」痛快完結。把嘴擦乾淨,她記住了他——太皮。
太皮於一九七八年出生,小時候家住馬場木屋區。自小喜歡「作故仔」,想法天馬行空。在小學三年級,老師對其「作文」表示讚賞,首次受到極大鼓舞的他踏入了「作家」的路。六年級,他第一次投稿,投到《澳門日報》藝海版的「雜果冰」欄目,那次的稿費是二十八元正。當他把這二十八元稿費捧在手上時,除了感動,更多的是明白到,金錢的來之不易!十五、六歲,他開始在《澳門日報》「鏡海版」發表詩作。對他來說,詩是表達感受、釋放情感的好地方。「年青人的情感總是特別澎湃,一些難以開口的青澀之情,就寫到詩裡去。」所以詩,是他成長的一份記錄。到了大學時期,他的中長篇小說作品《草之狗》在報章上連載,從此,文學之門便漸漸打開。
在小說創作中,他的成績斐然。一部講述現時青年人戀愛態度的青春愛情小說《愛比死更冷》獲第一屆澳門中篇小說奬;而以遊行爲主線,內容充滿本土元素的《綠氈上的囚徒》獲第二屆澳門中篇小說奬;二○一四年作品《懦弱》獲第三屆澳門中篇小說奬。二○一一年,充滿奇幻色彩的短篇小說《搖搖王》獲第九屆澳門文學奬小說組冠軍;還有短篇小說《涼夜月》、《連理》分別獲第四屆、第七屆澳門文學奬小說組優異奬。他的作品中不少都滲入澳門的元素,會令澳門人在讀時感到分外「到肉」。
讀者的「到肉」,是因爲明白在他的作品裡,在真實與虛構之間,都在紀錄着這座小城發生的快將消失、正在消失、甚至已經消失的一些故事。從小在馬場木屋區長大的他,看着身邊很多地區漸漸消失。「屋不斷在拆,海不斷在塡,曾經住的木屋區也整片消失了,一切也很自然地發生。」在成長中太多事情已不復存在,久而久之,「學習失去」便成爲一種氛圍,也慢慢形成他不強求的人生觀。
他在《由乘客與司機打架想到的……》一文中寫道,他從近日發生的司機與乘客的糾紛,再憶述到自己初中時搭巴士的經歷;在《大時代的那一年》一文中,藉着電視重播舊劇《大時代》,從而寫到他在首播《大時代》那一年所發生的事。那一年,新版硬幣發行,他從木屋區搬到臺山區,吃碗牛腩麵只要三四塊……種種幽默形式呈現的市井回憶,令讀者在會心一笑同時,也體會到他及我們的心底裡有多愛這片土地。
2005年他留意到澳門新出版的圖書中並沒有小說作品,而澳門的文學要走出更廣闊(鄰近以至大中華地區)的市場,並不能只拿着散文、詩歌「走天下」,澳門文學的小說界必須也要有一定的活躍程度;因而善於詩歌、散文及小說創作的太皮,近年出版的卻多為中長篇小說。太皮受到讀者的追捧,除了是其作品有較高的文學水平,另一方面也是他在為豐富本澳小說文學身體力行的努力;而他所出版的小說,也是支撐澳門小說文學不可或缺的部分。要先有出品,後得到本地讀者的認同,才能讓澳門的小說文學走出更廣闊的市場,而這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
在說到對未來的展望,太皮說道,於大學時所創作的連載小說《草之狗》,是他一直希望但至今仍未能出版的小說,也是日後的一個目標。
在每週堅持看他的專欄習慣形成之後,更是花了三十元買了他的小說集《神跡》。而他的《懦弱》更是讓人愛不惜手,即使是借給了友人也還是心心念念。
「我沒有辦法用文字去改變事實,就只好用文字去紀錄,可以看成是我的懦弱。」敢於回憶過去,並用文字幽默地觸碰着那刺痛又總是不捨的一塊,又怎會是懦弱呢?
太皮作品:
第一本出版的個人作品《愛比死更冷》
由一件懸凶案開始的小說《懦弱》
《懦弱》:一宗縱火姦殺案,與二十年前的恐怖肢解案有何關連?染上怪病的司警督察梁鏡暉同時牽涉入這兩宗案件中。為解開二十年前的迷團,為在刑事追訴期結束前將兇手繩之於法,二十年來他犧牲家庭、犧牲自我,苦苦追尋。而,到底結果如何?
收錄多篇中短篇小說的近期作品《神跡》
發佈者:陳 麗馳,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15/11/01/%e6%8a%8a%e5%b9%bd%e9%bb%98%e6%bb%b2%e9%80%b2%e5%82%b7%e6%84%9f-%e5%b0%88%e8%a8%aa%e6%be%b3%e9%96%80%e4%bd%9c%e5%ae%b6%e5%a4%aa%e7%9a%a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