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少鹏
北京故宮博物院作爲北京旅游的重要景點,基本上,只要前往北京認識中華文化,青年國情研習等旅行團,北京故宮將作為必然景點。由此,故宮成為了讓世界認識中華文化的重要基地。遊覧故宮的基本路綫圖從端門開始,沿著中軸綫,從午門進入走過金水橋,步入太和門,再到太和、中和及保和三大殿後,走入到紫禁城的中心,乾清宮。穿過交泰殿及坤寧宮後步入禦花園,從神武門(即玄武門)爲出口。若然,走馬看花,急速離場,一個小時即可從南向北走完,基本上依靠上述路線作為旅行團必備項目,導遊或在途中多加催促,好讓遊客趕緊離去,前往購買手信的地方。但是,若然自由行的話,紫禁城確實是藝術文化好去處。現時即使在週末前往(非五一、十一時段),從長安大街東側入內,走進午門再自行購票,所需時間亦只需約半小時。然後,可在紫禁城內作大半天的遊覧,飲食項目特別之處在於一百年前皇帝用餐,現在是平民百姓都可以用餐。
旅行路線很規範,都是中式建築?故宮其實是藝術展覽所,惜入場觀眾並不特別多。在九月的來臨,午門上方設為展覽廳,清明上河圖的名氣很大,事實上,如清明上海圖方式繪製的畫幅為數不少,比如《千里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對祖國山河體現出意境深遠,一覧眾山少之勢;在武英殿的《溯本清源——趙孟俯的藝術淵源》,作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趙孟俯自少受父親趙與訔影響,對于書畫藝術,興趣甚深,最終成就了一代文人畫的新時代;在景仁宮的展覽,“我的家在紫禁城”,則以輕鬆幽默的方式,讓兒童能够從實物中瞭解到中國歷史,其意義在于培育,讓歷史得以承傳。但是,由於不少參觀故宮的觀眾均以中軸線作為參觀路綫,對于其他的展品却失去了興趣,又或失去了觀賞的機會。
故宮藏品多,細節收藏在常設展覧館中。作為常設展覧館之一珍寶館其藏品確實令人目不睱及。比如,《金累絲嵌松石壇城》,作爲宗教用品,其設計及精工細琢可以反映當年清朝國力的强盛,對于宗教的資本投放及尊敬從法器之設計及造工可見其一斑;對于原有功能性的用具,比如盒子,利用大量的寶石嵌入,令普通的盒子亦顯雍容華貴,其做工的細緻,可以瞭解到當時工匠所花的心思,需時逾年。另外,《扳指》(斑指)作為以往弓箭手用以勾弦的工具,亦成爲了官員們身份的象徵,最終甚至用黃金製作,軟身的黃金並未能勾緊弓弦,令功能性的物品失去了原有用途,亦是時代富裕的表徵。
故宮作爲旅游景點確實具有象徴意義,能夠向世界展示表現出中華文化深厚的場地。隨着故宮的發展,故宮衆多的內院逐步開放,令游客能够更好瞭解到明、清兩代歷史。對于現時的發展,故宮的意義更走向藝術教育,弘揚國學的地位。因此,利用故宮開放的空間,讓藝術能够進駐,將有助于令國家藝術提升至更高層次,並不是單純的歷史,亦能傳承、活化,隨着時代變化而蛻變。
作者簡介:
張少鵬,現居北京,專注學術研究工作,喜與書本作伴,欣賞古典音樂。著有《餘音繚繞——澳門管樂口述歷史》。現編著《澳門音樂年鑑2014》及《澳門音樂年鑑2015》。雖學無止境,仍喜愛學習。
發佈者:張 少鵬,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18/01/24/%e6%88%91%e5%9c%a8%e6%95%85%e5%ae%ae%e7%9c%8b%e8%97%9d%e8%a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