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澳門口述歷史訪談員”培訓計劃來到第五屆,作為協會的品牌項目,課程由本澳及海外知名歷史學者及協會的資深訪談員授課,理論與實踐兼備,期望培養更多本土口述歷史的研究人才。本文訪問口述歷史協會副會長黎日隆及授課導師,了解他們的計劃細節。
科學方法記錄史實
黎日隆表示,訪談員培訓計劃是口述歷史協會的主要活動,回想過去四屆課程,已成功培育逾百名口述歷史訪談員,並以協會作為窗口,製作多個以澳門為背景的歷史文化訪談項目。計劃來到今年的第五屆,明年便是澳門回歸祖國廿五周年,很多歷史值得記錄,很多人的話語需要記憶。他期望包括今屆在內的學員、歷屆學員以及協會仝人都能夠並肩攜手,一起以科學方法記錄屬於澳門的口述歷史。
導師彭維謙介紹活動細節,稱課程涵蓋口述歷史理論與方法、經驗分享與實習,具體課堂包括:“澳門為甚麼需要口述歷史”主題分享、口述歷史與方法、口述歷史研究流程、澳門口述歷史的實務操作經驗、文章規範與書寫技巧,以及口述訪談實習,導師為本澳及外地知名的口述歷史研究學者及協會的資深訪談員。
是次活動收生三十人,出席達八成以上並考核合格的學員便會獲頒證書。彭維謙稱,課程完成後只是作為訪談員的第一步,之後將與協會人員一同開展多項口述歷史工作。一般來說,便先以訪談形式取得口述歷史資料,經過撰寫資料、整理與校對,便會以書籍出版、講座宣傳、導賞推廣、會議展覽等多元化渠道進行文化傳播,每一個環節都是訪談員的重要工作。
歷史傳播多樣化
導師陳婷婷是第一屆的澳門口述歷史訪談員,今屆則轉換身份成為導師,她表示會用第一身角度與學員分享。其中一個她參與最深刻的口述歷史項目,就是去年以澳門茨林圍作背景出版的書籍《茨林圍口述歷史》,內容主體是茨林圍老居民的口述訪談以及生活故事的整理記錄。
她稱過去口述歷史的呈現方式一般是撰寫研究報告,內容較為單調,這次茨林圍的記錄加多一點面向大眾的包裝,全書以清新水彩畫作主軸,加入大量插畫及地圖,文筆更易入口,拉近歷史與市民的距離。陳婷婷認為,歷史傳播自由度甚高,可以嚴肅之餘,亦能生動有趣,學員畢業後可作更多嘗試。
“以小事見大事”
黎日隆介紹,協會今年成立十五周年,回顧過去完成約四十項澳門歷史的專題研究,訪談澳門老居民超過六百人,出版書籍廿多本,累計印刷數目約十萬冊,記錄無數屬於澳門人的聲音、相片、錄像,以及文字。
口述歷史的重點在於“以小事見大事”,一般的歷史書籍及研究都傾向撰寫帝王將相、家國天下,對於小人物的生活狀態及精神面貌,則較少着墨。口述歷史便能夠補白這一點,通過記錄小人物口中的回憶,再整合拼湊成一個歷史時段的大面貌,對照宏觀歷史的書寫,十分有意義。
然而,口述歷史是與時間競賽,老居民離開了便不會回來,沒有記錄的話便會從此消失。黎日隆希望今屆學員及歷屆學員能夠做好口述歷史訪談員的角色,說好“澳門故事”。
發佈者:Jason,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23/11/28/%e5%8f%a3%e8%bf%b0%e5%8d%94%ef%bc%9a%e6%b7%b1%e8%80%95%e7%a4%be%e5%8d%80%e8%ac%9b%e5%a5%bd%e6%be%b3%e9%96%80%e6%95%85%e4%ba%8b%e2%94%80%e2%94%80%e5%9f%b9%e8%a8%93%e8%a8%aa%e8%ab%87%e5%93%a1%e8%bf%8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