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他者──記於再會柏林影展新銳後成為他者

成為他者──記於再會柏林影展新銳後成為他者
成為他者──記於再會柏林影展新銳後成為他者

今年柏林影展,由於要準備在紐倫堡連續舉辦的兩個展覽《曲奇國告白》(Liebesgrüße aus Kopenhagen)和《飛便能度奇談》(Wunderliche und merkwürdige Reisen von Marta Stanisława Salaund Cheong Kin Man),即使今年是首次因為工作拿到通行證(Akkreditierung),看片的數量少得要緊。不過,因為觀映量少,筆者希望繼續向各位讀者朋友作較為深入的影展報告。

成為他者──記於再會柏林影展新銳後成為他者

先插話說說,柏林影展新銳營(台北歌德學院譯法)就是有名的“Berlinale Talents”,德國外交部主辦的德國百事通網站又見譯“柏林影展人才”。新銳營可說是柏林影展同澳門最多聯繫的部分。二○一○年,林毅煒以澳、星合製片《輪盤》參加新銳營,但代表的是美國。到了二○二○年則有意大利籍的茹瑪麗(Maria A. Ruggieri,又譯瑪麗亞·魯吉莉)代表中國內地:茹瑪麗曾為澳門片《深空》作銷售代理。

在數十年的柏林影展史上,澳門的名字不時出現,作為製作地區卻始終未見有緣登上影展殿堂。林毅煒當年參加新銳營,受到澳門葡、英傳媒的關注,也是令澳人鼓舞的時刻。巧合的也是,筆者的前同屋主、厄瓜多爾導演Maria Grazia Goya二○二一年參加新銳營時,作為攝影師手上有一部叫《MACAO》的紀錄短片,由巴西奧塔維奧·阿爾梅達(Otávio Almeida)執導,驟眼卻看似乎跟澳門無關。

這次柏林影展,放鬆了,自然也有機會觀察更多。旅韓法國電影導演、釜山東西大學國際學院電影剪接教授和釜山國際短片電影節節目統籌沈世夫(Sébastien Simon)早就在Instagram上聯絡了筆者,分享參加柏林影展新銳營的喜訊。走唔甩了,再忙也要抽空見面。上一次,也是結識時,已是九年前。

成為他者──記於再會柏林影展新銳後成為他者

澳門作為中葡雙語平台的優勢,在新銳營中或許也有些少助益:“Talent Press”(見譯“媒體新銳營”、“新銳影評”、“新力論壇”及“新銳記者”等),就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國際電影節也有分部,生於或居於澳門的影評人是列明有資格能報名參與,問題或許就只是不諳葡文的澳門華文影評家如何能得到支持,打破語言的障礙。

回正題,跟世夫在波茨坦廣場同名商場短短不夠一小時的見面,勾起了一些過去跑影展的回憶,突然想起,世夫十多年的電影夢耕耘,又作為白人在韓國當地社會的努力立足、定位,都給了筆者一些啟發。

成為他者──記於再會柏林影展新銳後成為他者

當“他者”還在醞釀時

沈世夫本身無漢名,卻有韓人為他給了一個韓姓“沈”,世夫其實是筆者早年為他改的中文名,來源其實是其法文暱稱Sébou的韓譯세부,為了尊重他原有的韓名,所以多年前向他提出漢譯時,也是按照세、부諺文來尋找對應漢字的。“沈世夫”是為了《二○一六年洄龜少年返鄉人潮藝術季》宜蘭美術館安排展出其短片作品《同心》(One-minded)而特別準備的。

其實,筆者是九年前拙作《小說無用》在新加坡國際電影節和《同》一同放映時,認識到世夫兄,之後斯洛維尼亞電影資料館(Slovenska kinoteka)的一場亞洲短片展映上,也邀請了該片展出。

成為他者──記於再會柏林影展新銳後成為他者

世夫兄大作跟拙作在星洲被標籤為實驗電影且一同公映,當然從筆者的角度,拙作是實驗,《同心》則是真正的電影!《同》以首尾呼應倒敘的方式,把一對異性戀炮友(或許)浪漫之夜泡湯、同性戀痴人(也不全肯定)重拾舊歡和一段偷竊情節同一時間透過一座電風扇的視角表達出來。《同》在Viddsee亞洲微電影平台和斯蘭丹斯(Slamdance)電影節YouTube頻道都能看到,所以這裡儘量不劇透。

成為他者──記於再會柏林影展新銳後成為他者
成為他者──記於再會柏林影展新銳後成為他者

就世夫兄所提供非常詳盡的資料,筆者有感他跟科力士毅恩埃茨勒(Forest Ian Etsler)就是在二○一四年這個時候開始有緊密合作。當時作為努力在韓國社會和影展界站穩腳跟的法國導演,《同》中可見到的全韓班演員、片末對古印度經典《八曲本集》(अष्टावक्रगीता)的提及,而及兩位女主Gertrude(崔嬉序飾)和Alice(朱藝麟飾)之間對法國舊事的回味,似乎就是要暗示兩位洋人導演跟韓國文化要來個crossover,踏足韓國之餘,又帶出他們對“亞洲”的神往(留意片尾的印度風音樂)而表露無遺。

他者是“我”的極複雜鏡像

真正讓筆者感動的“戲肉”,是兩位導演在二○一四年遇見韓國影展狂人粉絲河野哲,拍下十六分鐘的紀錄短片《Tetsu Kono’s Crazy Routine》。這部作品同樣能在Viddsee免費收看,筆者儘量收口,推薦給讀者朋友觀賞。

河野哲的演戲夢,對韓國電影,或更該說是韓國影展的執着、着迷,很容易被認為是得到了導演的利用,河野哲的真誠(當然難以不聯想到基阿魯斯達米的《大寫特寫》),令筆者忘記片中技術上似是(故意)粗糙的地方。更重要的是,世夫兄和科力士毅恩埃茨勒是否無意識地透過河野哲要訴說自己的電影夢?

成為他者──記於再會柏林影展新銳後成為他者

《T》片以河野哲訪問和追影展的情節片段梅花間竹地展示。筆者收到的九頁資料似是完全不敵於河在鏡頭前的真情流露:對參演電影的渴望,對當時仍在世卻已住院的母親的記掛和某種愧疚,還有他對韓國文化的鍾愛,這些都並未有在《T》片中,直接又以非語言方式表達出來。不過,十年後的今天,世夫兄透過新銳營把《T》片製成九十分鐘版本的企劃帶到了柏林,河野哲十年的轉變,讓筆者非常期待。

如果《T》片的首映年份是二○一六年,那麼可以說兩位導演讓河“那怕沒有對白的我也渴望演”成為了他們同年作品、長廿三分鐘的《The Troubled Troubadour》的一大賣點。河野哲當然也有對白,有興趣的讀者朋友也能一同在Viddsee上看到。

《The Troubled Troubadour》的故事很簡單,是兩位日本中年男在韓國的遊歷見聞,拍得像童話故事,這樣說不是因為有小孩演員參與,片中似乎有着西方童話的說教影子,又或者是兩位導演對尋夢者的悲觀解構,這最後都只可能是筆者個人的幻想。想問的是:為何世夫兄科力士毅恩埃茨勒沒有要成就河野哲,讓他成為主角,一次咁多吖!

成為他者──記於再會柏林影展新銳後成為他者
成為他者──記於再會柏林影展新銳後成為他者

以“外國”社會中的“他者”,作為介紹兩位導演作品的主題或切入點好像有點籠統,但當日聽世夫兄肺腑之言後,又看過沈、科兩位的3D短片新作《The Old, The New and The Other》,筆者就更能確認二人到韓國尋夢、立足,再成為真正的“他者”時,十年來的過程都能透過其多部短片作品,窺見一斑。

《The Old, The New and The Other》在網上開放的只有預告片。作品的主題就是斧山尾浦的“士紳化”(Gentrification),透過訪談、少量歷史圖片和穿插未有刻意“扮舊”的Super8片段(科力士毅恩埃茨勒在全片中幾乎是攝錄機不離手),或能說兩人的合作進入另一個層次:於筆者而言,這部作品更有美感。

成為他者──記於再會柏林影展新銳後成為他者

片中,科跟一位韓國受訪者的對談(儘管科在片中只以韓文提問過一次),乍看只是一個不起眼的細節,筆者感到這是部作品,甚至是以上幾部作品的焦點,其他的東西都變得次要:“他者”已成為成熟的“他者”,至於“他者”是否能完全融入,進而讓“他者”去他者化,正是筆者期待,在兩位導演接下來的新作中最希望看到的。

成為他者──記於再會柏林影展新銳後成為他者
成為他者──記於再會柏林影展新銳後成為他者

發佈者:張 健文,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24/05/30/%e6%88%90%e7%82%ba%e4%bb%96%e8%80%85%e2%94%80%e2%94%80%e8%a8%98%e6%96%bc%e5%86%8d%e6%9c%83%e6%9f%8f%e6%9e%97%e5%bd%b1%e5%b1%95%e6%96%b0%e9%8a%b3%e5%be%8c%e6%88%90%e7%82%ba%e4%bb%96%e8%80%85/

(1)
上一篇 2024年5月30日 上午10:15
下一篇 2024年5月30日 下午3:29

相關推薦

發佈留言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