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共舞」凝聚正能量,能力範圍服務社會

在澳門,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小朋友可以學習各式各樣的技能,於是便催生了很多組織培訓技能的團體,小朋友可以報讀課程,參與其中,學習一些在日常上學中學不到或掌握不了的知識技能,一方面舒緩小朋友在正常時間學習的壓力,另一方面也能使小朋友通過趣味的學習,增強對學習的興趣。

「愛共舞」舞蹈藝術創作中心,正是這樣一個合乎家長心意,適合小朋友學習的團體組織。中心提供不一樣的平台,趣味的教學方法,希望小孩在學習技能之餘,收穫趣味和道理,這裡的學習並不會以名次和競爭作為教學目標,而是通過義務工作服務社會作為教育方式。「愛共舞」成立於2013年,是非牟利團體。其前身是由負責人陳妙玲與一班愛心人士自發成立的「童心同長」團隊。曾參與多項社會公益活動,隨著時間的累積,一方面力不從心,另一方面活動日益增加,報名人數增多,陳妙玲漸漸地便萌生想要凝聚更多的力量去服務社會的想法,因而在各方人士的支持下,建立了「愛共舞」這個平台。

對陳妙玲來說,「愛共舞」是一個澳門舞蹈及其它藝術愛好者的交流平台。小朋友可以在這裡用相宜的價錢學習拉丁舞、英文、畫畫和書法等技能。其中澳門書法老師蔡傳興、來自澳洲的英文老師也在這裡任教。正是導師的專業才打造出「愛共舞」這一專業的平台。「愛共舞」希望培養小朋友多方面的才能,鼓勵實踐,服務社會,塑造小朋友們正確的價值觀。雖然「愛共舞」堅持不免費,但其學費是固定的,並不濫收費,且收取的學費除了一部分用作場地、導師費用及日常開支外,剩下的資金一律用於慈善,這樣,一方面可以以身作則教導小朋友向善除惡,另一方面也讓他們明白,知識來之不易,要對知識持有一份尊重和珍惜,努力學習。

 

改變孩子學習的目的

很多家長讓小朋友去學習跳舞或其他技能,都希望自己的小朋友參加比賽並能贏得名次。小朋友努力的成果,好像必定要在比賽之中體現出來。「愛共舞」的理念就不同,除了在課堂上培養他們的素養和技能外,「愛共舞」更傾向於組織家長和小孩一同到社區參與義務工作,讓家長參與到小朋友的學習當中。「愛共舞」已多次組織小朋友到不同的長者機構表演,這樣可以使他們學到的技能有所用,且能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提高學習趣味。

在每次的演出或社會服務中,小朋友們所得到的並非物質上的獎勵,觀眾看完小朋友表演,同時表示讚賞,那麼他們也會從中感到喜悅和滿足,得到鼓勵。而在服務社會的過程中,奉獻、幫助別人的行善為樂的愉悅感會充滿他們的心靈,更會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表揚,這樣,小朋友們在服務中自然會明白到其中的奉獻精神,並能培養小朋友助人為樂,以正能量感染身邊人的無私精神。

在每一次的社會實踐、技能表演中,一方面使弱勢社會群體得到幫助,能夠積極面對人生、帶給他們快樂;另一方面,讓小朋友在學習技能的同時,也要學會感恩、惜福。陳妙玲建立「愛共舞」的初衷就是希望小朋友們能夠從小培養這份精神,希望他們長大後,能多做服務社會、有益社會的事情。

 

能力範圍盡力做到最好

「愛共舞」在網絡上的宣傳資訊不多,據陳妙玲解釋,這是不想讓「愛共舞」成為斂財的工具,所以並未刻意去宣傳;相反,她更想專注做好眼下的工作,凝聚好口碑,增強可信度,她相信人與人之間傳播「愛共舞」平台也一樣具有效果。

「愛共舞」的團隊不算大,負責人陳妙玲一直希望,這個團隊無需追求營業額或要做多少件善事,不希望刻意去做事,只需做好眼前的事情,在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就是「愛共舞」工作的要求。雖然近期「愛共舞」的地址需要搬遷,但「愛共舞」的精神和凝聚力是不會因為環境變化而有所改變的。「愛共舞」在搬遷前的最後一個月的學費全部半價,並舉辦派對已向一直以來支持「愛共舞」的熱心人士致謝,同時也是藉著這個機會向他們表達「愛共舞」始終如一的教學精神。

 

然而「愛共舞」雖一直在盡自己的力量為這個社會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但一個團體的力量畢竟有限。它所體現出來的是一種精神,一種無私奉獻、堅持不懈的精神。如果社會上有更多的團隊做相同的事情,以正能量感染身邊人,相信我們的後代將會從中學習到的知識會更多,我們的社會也會變得更美好。

發佈者:劉 海通,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16/07/07/%e3%80%8c%e6%84%9b%e5%85%b1%e8%88%9e%e3%80%8d%e5%87%9d%e8%81%9a%e6%ad%a3%e8%83%bd%e9%87%8f%ef%bc%8c%e8%83%bd%e5%8a%9b%e7%af%84%e5%9c%8d%e6%9c%8d%e5%8b%99%e7%a4%be%e6%9c%83/

(0)
上一篇 2016年7月7日 上午10:09
下一篇 2016年7月7日 上午11:00

相關推薦

發佈留言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