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小芳
提及基督教與藝術,很多人可能會想到那些以基督教或聖經故事為主的藝術作品;基督教藝術的歷史發展源遠流長,其研究可追溯至西元200年或以前。然而,以現代的廣義來說,一名基督徒所創作的藝術品已經可以被視為基督教的藝術作品,因為他們的作品正是以上帝創造萬物及基督教信仰的觀點來詮釋。
為了慶祝澳門回歸20週年,一眾基督教徒希望以基督教信仰祝福社會,便構思了「豐盛國度 兩岸四地基督徒視覺藝術展」,這次展覽由澳門基督教聯會及香港藝術動力主辦,將於澳門教科文中心舉行,展期為2019年1月5日至10日。在展覽開幕當日將進行簡單的開幕儀式,並設有現場音樂表演及茶會助慶。
李小釩的作品「網羅」
這次展覽的籌備主席黎允武牧師提及「豐盛國度」有特別的意思:「在基督教中,所指的『國度』是『上帝的國度』;『豐盛』則指上帝創造天地萬物時所擁有的豐盛是無與論比,聖經應許上帝來到世上,將豐盛的人生賜給每一個人。然而這『豐盛』指的並不是物質上的豐富,而是人生的經歷上的豐厚。一個人怎樣才為之豐盛?那就要視乎這個人能否在成功之中不驕不躁,在失敗中自我反省並重新振作;可以享受豐富、也不怕缺乏;可以歡樂,也可以承受悲哀;在任何環境都能夠處之泰然,知道怎樣去面對一切,這就是所謂的『豐盛』。上帝國度的豐盛是一種力量。」因此,黎牧師希望以「豐盛國度」——這個代表基督教的信仰思想為展覽名稱,讓澳門社會能夠得到這種「豐盛的力量」。
是次參展的藝術家共有40多位,分別來自澳門、香港、台灣及中國大陸。黎牧師敍述,因為基督教很講究「合一」,意指「我們可以不同,但可以聯合」,彼此都有一個「基督的身體」;亦因為這兩岸四地都屬於大中華地區,因此無論身處何地,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員,猶如「人類命運共同體」,大家都是一個整體,可以互相聯合、彼此連結。藉著這次連結,這群有共同基督信仰的藝術家,以藝術傳達基督教派的信息,一同祝福這個社會。
這次展覽的作品約60至70件,經過召集兩岸四地的基督徒藝術家投搞,再進行甄選所得。作品類型以視覺藝術為主,包括油畫、水彩、書法、攝影、雕塑等。其作品題裁相當廣泛,包括有取材於聖經故事,或作者的人生閱歷等。黎牧師坦言:「展覽歡迎所有非基督徒參觀,因為在這裡,可以看到基督徒如何以基督信仰的觀點及藝術的角度來詮釋萬物及其生活想像和思想,在這裡會發現很多意想不到的人文思想的碰撞和火花。」
黎允武的作品「信望愛」
例如,由黎允武牧師所創作的作品「信望愛」,以中國藝術的行草書法來表達西方信仰,看似簡單的三個字「信」、「望」、「愛」,正是彰顯基督教的核心價值——「對上帝要有信心,對生命要充滿盼望,人與人之間必須以主耶穌的愛彼此相愛。」來自中國的鄭昌濤,其作品「魚001」,以「魚」作為符號——因為「魚」這個字乃是耶穌、基督、神、兒子、救主這五個希臘字開頭字母,是基督教的特有標誌——其作品意念為「每一位基督徒的經歷和人生,都不一樣,但都擁有同樣的印記,都擁有同樣的生命。」而台灣的廖文彬,其作品「文明的獻祭」,以生命、靈魂與罪惡的關係為主題,以油畫去探討「生命的源起與結束的過程中,生命承載了多少外在文明世界所帶來的衝擊。」
鄭昌濤的作品「魚001」
廖文彬的作品「文明的獻祭」
展覽當中,不乏以聖經為主題的作品,如來自澳門的李小釩,其作品「網羅」以賽亞書的預言作靈感——「因為百姓不願意聽從神的話語,結果神用祂的話語作為網羅,那些抗拒或輕視神話語的人,他們前行的時候將仰面跌倒,而且跌碎,並陷入網羅被纏住。」(作品介紹節錄)。來自香港的麥家鏘,在其作品「活水 Living water」中,則以聖經故事「耶穌和撒馬利亞婦人」和他的生活經歷為靈感,揉合中文字、符號與耶穌故事,創作出「活水工作坊」,同時讓工作坊的參與者可以親手創造屬於自己的符號,讓參加者了解「生命的活水」的意思。這些以聖經為創作靈感的作品,未必是完整地描繪故事的場景或情節;反而是藝術家經過對故事或經文的理解之後,以其獨特的藝術觸覺,所創作出的獨特作品,就像創造了「另一個圖像世界」,原來的故事或經文可能因被圖像化及藝術化後,顯得更為生動,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次基督徒藝術聯展為澳門少見的藝術聯展,其藝術作品乃是參展的基督徒藝術家將他們對基督信仰的體會及認識,透過自身想像及創作,反映在他們的作品上。它不僅是一個展覽,更是一場「藝術與信仰」的對話互動,既可豐富基督徒觀眾的信仰和生命,亦讓非基督教的觀眾了解基督教的文化,以及當代基督信仰的想像、創造和情感。
發佈者:Eva,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19/01/02/%e4%bb%a5%e8%97%9d%e8%a1%93%e5%82%b3%e9%81%94%e5%9f%ba%e7%9d%a3%e4%bf%a1%e4%bb%b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