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Made In Macau 2.0》與《小安的”新”新聞》 談澳門偶劇及另類劇場

  如果你喜歡走進劇場,也許會發現近年多了一些以戲偶、另類劇場做主打的作品,這些作品多是由其中一個本地劇團「滾動傀儡另類劇場」所創作的,其中兩位劇團創辦人林婷婷及趙七,主要擔任劇團的導演及行政工作,二人在捷克布拉格國家表演藝術學院深造戲偶及另類劇場後,於2014年成立該劇團,致力於另類劇場的創作及舉辦工作坊,其中兩個為人熟悉的作品《Made In Macau 2.0》(下稱”Made”) 和《小安的”新”新聞》(下稱”小”) 更受邀到過不同地方巡演,兩個劇目將於明年分別到加拿大卡加利(Calgary)及捷克布拉格進行演出。

《小安的新聞》劇照-3 (攝影師-Nick Sou)

《小安的新聞》劇照-3-攝影師-Nick-Sou

《小安的”新”新聞》在布拉格

  對婷婷和趙七來說,布拉格可以說是他們投身表演藝術界的起點,二人在當地認識了很多表演藝術界的中堅分子,今年六月,當他們回到布拉格參與其中一個活動時,很多的當地朋友都問起澳門生態發展成怎樣,過去幾年他們又做了什麼創作等,因此,婷婷便希望將他們的作品《小》帶去布拉格演出。加上《小》的作家閻連科於2014 年在布拉格拿了卡夫卡文學奬,捷克人都喜歡這種黑色幽默的題裁,且對華文文學及另類劇場都很有興趣。

劃開現實距離 讓觀眾有更多想像

  《小》結合了表演者、偶物劇場以及多媒體影像技術於一身,在澳門曾演過兩個版本,在第二稿更增加了不少澳門的元素,如劇中人物(小安)行街經過的地方都是澳門的建築物,會見到金光大道,走入市區要避開電單車,裡面所播放的新聞是一則要將澳門打造為智慧城市的廣告。作為導演的婷婷表示:「透過螢幕去看偶物是一件有趣的體驗,加上歐洲不像澳門那麼多車、高樓大廈、賭場等,所以當觀眾透過螢幕看到這些畫面,發現原來澳門有這樣的景像時,更讓觀眾產生好奇。《小》是結合現實及虛構,緊扣當代議題的題裁,在現實與想像之間拉開距離,讓觀眾自由地選擇從哪個角度去看。

  二人提到,《小》是適合大人和小孩看的偶劇。「在新加坡演出時,去到一個情節是有隻小雞想要跳上床,跳床之前作為操偶師的婷婷看了小朋友一眼,然後就操作小雞,有些5,6 歲的小朋友立刻大叫:Crazy Woman! 自己都忍不住笑了一下,。「朋友在反應劇場的情節,卻在與操偶師互動,十分有趣。成年人從《小》中看到社會議題,而小朋友看到的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大人和小朋友都各有所取,反映了偶劇是雅俗共賞的創作。」

  將《小》帶到文化不同的拉布格,語言會否不通?婷婷坦言,因為《小》只有少數說出來的對白,很多都是無語言對白,好像默劇那樣。「當時製作第二稿時已經打算是巡演的版本,而新的版本亦將大環境改為以博物館錄音以講述人的故事,即去人化,因為之前在新加坡演出過,所以博物館的錄音是國語,亦做了英文字幕。」她表示,今次去布拉格,未決定會否改成英文錄音。「其實捷克人很開放去聽其他國家的語言,因為聽一個不認識的語言其實好好笑。」反而因為《小》是用Puppet Cinema ( 戲偶結合電影的形式)的形式呈現,因應現場環境,有很多技術性的問題需要解決,在技術人員、燈光、音樂方面會想排得更好。

建立歐洲據點 帶動本地與歐洲藝術家的交流

  《小》在澳門和新加坡演出過,都是亞洲地方,所以二人希望將作品帶去歐洲,希望聽更多歐洲地區的人的回應。「因為捷克位處於歐洲的中心地帶,鄰近德國、法國、波蘭,世界各地的藝術家都會聚集於此,而當地的劇場發展又很蓬勃。因此,亦想將這幾累積的技術和經驗一次過在布拉格展示,看看這套作品在當代藝術界是去到怎樣的程度,也讓澳門的劇場界人士到歐洲見識更多。」長遠來看,二人更希望可以在歐洲,特別是布拉格建立一個據點,這樣就能夠定期帶澳門或者鄰近地方的藝術家過去,又或者從歐洲邀請藝術家來澳門,長遠對澳門的藝術家,或者歐洲的藝術家來說,都會增加很多交流的機會,有更多的選擇。

  這也是為何婷婷和趙七在布拉格創作的第一個作品是《Made In Macau》。「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澳門在哪裡,但布拉格作為當代藝術界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在當地演出,可讓更多人知道滾動傀儡劇團的作品,透過這些製作與當地觀眾建立長期的關係和信心,所以這個計劃是長遠的發展,不只是做一個演出就回來。」

《Made In Macau 2.0》在加拿大

  《Made In Macau》的第一稿於2015 年在布拉格演出,婷婷憶述,觀眾的反應都很熱烈,很多觀眾都很好奇「原來澳門係咁架?」甚至一小時的演出,會用兩小時去分享交流,聊到劇場關門,繼續去Cafe 聊,大家會聊起對澳門和香港的印象,以及捷克和布拉格六十年代的歷史。其後,二人更被邀請在布拉格駐場創作兩個月,製作了《Made In Macau 2.0》,新的版本還參加了「布拉格國際記錄劇場節」以及Prague Theatre Night。

第一稿的《Made》已預知到觀眾將會來自不同地區,所以劇中用的語言是英文,後來製作的2.0 版本更在澳門、挪威、日本、台灣、新加坡等多地演出,可謂滾動傀儡的品牌作品。婷婷表示,之所以選擇在加拿大,其實也是一種機會。「因為認識了一位加拿大朋友,他提到Calgary 這地方的劇場和藝術口味很多元化,且有不少亞裔移民,對少數族群的題裁很有興趣,而且《Made》從未去過北美,澳門亦很少有其他戲劇能夠走出外地講澳門的故事,如果以《Made》作為一個品牌節目,拓展北美市場,在加拿大演出後,可能會有更多地方,如美國、南美等人看見,從而開拓更多的機會。」

以小歷史補充大歷史

  《 Made》是講述有關澳門過去上世紀 60 年代到現在發展的故事,創作以婷婷的家庭為藍本。戲中其中一個情節,是講述婷婷的媽媽在深夜車衫的時侯突然肚痛,便獨自行去鏡湖生下婷婷,走路過程中還邊唱” 鬼叫你窮呀頂硬上”,而婷婷的大學老師當時就回應:從一個3、4 分鐘的簡單情節,已經表達出那個年代的女性所處的狀態,社會對女性的看法,人權的問題等。戲中亦有提到父親為婷婷取其名字「婷」的原因是除了女孩子要亭亭玉立外,還說這是家中第二個女仔,要停止不要再生女了,又有另一個說法是,希望第二個女孩能夠送一間房子給爸爸⋯⋯這些中文字文化以及其衍生對生活思想的看法,對捷克人來說,都是很新鮮和有趣的,因為捷克的文字不是這樣的文化。

婷婷憶述,其中有一隊專門研究葡萄牙殖民地歷史的學術團隊,他們說看完很驚訝,這些事實在史料是無法找到的,完全打破了澳門作為葡萄牙最後一個殖民地的想像,他們原來打算到亞洲做研究,看完這齣戲之後說應該要增加多些思考面向才可。「很多時侯,他們知道的只是澳門的大歷史,是書面上的資料,而我們就偏偏是講大環境裡小人物的故事,是意識型態、思考方式、生活方式的改變,可以補充大歷史沒有記載的。」

期盼文化產出是澳門”製造業的2.0″

  二人更提供了一些便條給觀眾,讓他們寫下對《Made》的感想,滾動的團隊會將這些便條帶往下一個演出的地方,讓觀眾有機會告訴不同地區的觀眾,與其作交流。在觀眾的留言中,可以看到不同地區的文化。「在布拉格演出時,看得出歐洲人都有世界公民的態度。因為捷克的歷史同樣經歷了很多演變,經歷過德國、俄國的佔領,才演化至他們現在這麼開放及文明的程度。對我來說,現在的時代很動蕩,以前是400 年葡萄牙統治的時代,現在是中國的時代,作為80 後的藝術家,就是要說這時期的事。」《Made》的結尾是一個開放性的思考問題,隨時間運轉而不斷變化。「現在可能會思考:作為澳門人到底是甚麼人呢?或者類似世界公民是甚麼人呢?」而《Made》對於澳門人或者自己來說,都是一種盼望。

  《 Made》在不同地方演出時,內容上都會有所調整,如用當地的元素與劇中澳門的元素做對比,婷婷表示,未來在Calgary 的巡演中,會保留好的地方,亦會微調一些地方,現在是蘊釀期,試驗之前沒有辦法,也很難說會變成怎樣。趙七則補充,本身婷婷的家人是做製衣業,因為環境的改變,令本地的製衣廠幾乎消失,而為何這個製作叫Made In Macau,就是寄語這樣的表演藝術文化產出可以是澳門下一代的產業,新的「製造業」。Made In Macau 2.0,亦是未來製造業的2.0。

硬件空間,軟件演員,缺一不可

  作為導演,婷婷坦言演員和排練場地的缺乏永遠是難以解決的問題。「在歐洲,有很多全職表演者,而是都是學士專業,他們十分渴望上台,但很少有能力將劇目實踐在舞台之上,部分演員上午做兼職,下午還要一起攤分排練地方的租金;相反在澳門,很難找到一班人的時間係夾得來,大家可以專心做一件事。」

  而排練場地的空間問題,則是每個劇團都面對的困境,婷婷憶述:「天鴿那段時間,正在下環街某個地方排《小》這套戲,但風災當日就將電視、鏡頭等道具浸晒,而且法院又需要與其他劇團一起共用,這樣很花時間去set 道具和收拾道具,那幾年完全不知道可以在哪裡做創作和製作實驗品的東西。」她坦言,尤其對製偶的滾動傀儡來說,更需要一個製作空間。「偶物劇場,無可能不DIY,一定要自己試,做完原型 (Prototype),才可做真偶,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垃圾,所以才需要有個地方長期做製作,與排練空間是分開的。」她認為,如果要長遠發展、需要產業化的話,就要有製作和排練場地之分,不是說有很多空間給你,讓你們來預約就沒問題,還要考慮到其實每個藝術形式都不一樣,需求也不同。

《小安的新聞》劇照-1 (攝影師-就哥)

《小安的新聞》劇照-1-攝影師-就哥

以偶物表達難以開口的題裁

  滾動傀儡另類劇場的劇團宗旨,是希望澳門可以有更多人發展偶劇和另類劇場,包括現在的偶物劇場工作坊,能夠有更多人參與。「不是只有話劇才是戲劇,正因為偶劇係雅俗共賞,好容易入屋,就好似《小安》,都是用玩具等物件製作,但就可以講好深的議題,例如性教育、暴力等,好容易去講一些好難開口的東西,因為觀眾對著的都是石頭、布造成的偶物,you can’t be violent to the puppet。」婷婷指出,這是個適合引發討論的藝術媒介,希望感染更多人看這類藝術形式的劇場,讓觀劇文化逐步擴大,讓越來越多的澳門人能夠透過文化藝術去思考。

《小安的新聞》劇照-5 (攝影師-Roy Lee)

《小安的新聞》劇照-5-攝影師-Roy-Lee

培育藝術土壤,考慮長遠發展

  而較為切身的,當然是空間的問題,過去一年,滾動傀儡將團址搬到路環。「離鳥其實沒有一個固定的表演藝術空間,藝穗節也很少表演在離島發生,但如果沒有人願意走出約定俗成,就永遠不會有新的東西出現,藝術空間需要慢慢開拓。」二人更表示,入了路環一年,才建立了劇團與路環居民之間的連結,讓路環居民歡迎你來,獲得民間的支持。「藝術文化的生成,一定與權力、民間、藝術這三個持分者共同努力,初入路環,他們會覺得你是政府藝團,慢慢他們才知道我們是民間團體,很想讓更多澳門人知道,其實居民是有能力給予劇團做某事的權力 (Empower) ,而劇團同時又會回饋居民。

《小安的新聞》劇照-4 (攝影師-Leon Lam)

《小安的新聞》劇照-4-攝影師-Leon-Lam

  「澳門有無可能建立一個偶戲村或者偶戲館呢?如果在路環,可以做到這一件事,那就有了藝術的土壤,有土壤才會有人去播種。」二人更希望可以有這樣的空間,那麼大小朋友就不會只是放假來吃葡撻,而是與社區發生更多關係。「以前澳門沒有偶劇團,都是這幾年慢慢發展出來,其實台灣都有偶戲村,他們多會選擇在地舖的位置。」二人補充,其實澳門有很多閒置空間,但沒有一個部門願意處理這些空間,而政府在空間上也沒有任何資助,但其實政府着緊少少,釋放一些空間給本地藝團,不用太多的參與,藝團或藝術家自己會幫你發展得很好。最後,婷婷表示,其實很多藝術家都會入學校做老師,但他們還是想以創作及課程為先,雖然收入不穩定,但想試下,捱多幾年,創造藝術的新天地。

《Made In Macau》劇照-4(攝影師-馬志信)《Made In Macau》劇照-6(攝影師-馬志信)  《Made In Macau》劇照-2(攝影師-馬志信)《Made In Macau》劇照-3(攝影師-馬志信)

《Made-In-Macau》劇照-3攝影師-馬志信

發佈者:Eva,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19/11/01/%e5%be%9e%e3%80%8amade-in-macau-2-0%e3%80%8b%e8%88%87%e3%80%8a%e5%b0%8f%e5%ae%89%e7%9a%84%e6%96%b0%e6%96%b0%e8%81%9e%e3%80%8b-%e8%ab%87%e6%be%b3%e9%96%80%e5%81%b6%e5%8a%87%e5%8f%8a%e5%8f%a6/

(1)
上一篇 2019年11月1日 上午10:55
下一篇 2019年11月1日 上午11:29

相關推薦

發佈留言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