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後的斜槓人生

「斜槓」是時下流行的一種工作模式,意指年輕人結合自己本身的興趣和專業,選擇有多重職業及身份的生活。但原來早在五十年代,澳門就有這樣的一個人,他就是我們今次專訪的對象,黃東明老先生。

文/Christy

「斜槓」是時下流行的一種工作模式,意指年輕人結合自己本身的興趣和專業,選擇有多重職業及身份的生活。但原來早在五十年代,澳門就有這樣的一個人,他就是我們今次專訪的對象,黃東明老先生。

半生商家佬,一世攝影人

初見黃老先生,九十四歲高齡仍精神奕奕,實屬難得,黃老亦笑謂是玩音樂的功勞。黃老早年在鏡湖醫院工作,先後擔任多個職位,可說是見證鏡湖改革變遷。一次因緣際會,他替醫生們拍攝手術過程的照片,自此在醫院裡攝影工作不斷,他道:「老人家常說,一技之長,受用一生!」於是他專心鑽研攝影,更自學沖曬照片,沒想到這會成為他人生中的契機。

五十年代與影友共同創立澳門攝影學會,名氣漸大,他便膽粗粗開設了自己的照相館,名為愛雪攝影公司。由於工作繁忙分身不暇,他辭退了鏡湖工作了二十年的職務,全心全意打理店舖,全盛時期更一共開了五間分店,為澳門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家攝影公司。被問到成功的秘訣,黃老先生謙遜地說主要是努力和親友大力相助之故,在旁老友不禁插嘴說道:「是因為黃生他懂得捉緊機會!」以往賽車期間,他和兒子等人會在賽場捕捉車手比賽鏡頭,拍完一天馬上回店舖沖曬,8R照片大大張貼在店舖外面,吸引車手成群結隊地來購買,收入非常可觀。

黃老亦提到與時並進很重要。起初沖曬照片是人手在黑房裡製作,「用人手由朝到晚,做得幾多呀?」他自覺機械化可為店舖帶來大轉變,於是到香港學習機器沖曬,引進機器。搶佔先機,亦是其能傲視同儕的一個重要原因。直至2000年,數碼攝影衝擊傳統攝影行業,黃老亦年事已高,決定結束其公司業務,選擇退休。

縱然相館結業,退休後仍是與影友結伴拿著「大炮」四處走。相機,對於黃老來說,早已是超越賺錢工具的感情。去年文化局的澳門檔案館更採訪他和另外兩位攝影學會前會長,出版回憶錄《攝影人的光影之旅》,口述澳門歷史。

合唱團發掘對音樂熱情

被問道如何與音樂結緣,黃老說是源於合唱團。在鏡湖工作時他參加了中華國語運動協進會成立的語運合唱團,在團中初試啼聲擔任男高音。當年在合唱團裡唱的,主要是愛國歌曲和勵志歌曲。當年演出機會頗多,他們更在澳門的新中國成立慶祝大會中參與演出,唱的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回想起合唱團生涯,黃老感激老師不吝教導,教他彈小提琴和指揮樂團,視他為接班人。在合唱團指揮離開後,黃老曾擔任其中一位指揮,「指揮一點都不容易,一首歌的快慢高低,要靠指揮表達出來。」後來語運合唱團結束,他又參加了藝音合唱團,繼續唱歌。合唱團不時與政治大學校友合唱團交流,更曾受邀到台北中山堂演出,黃老回憶起都說是難忘經歷。

黃昏小聚,一聚十年

「年青時有個同學拉巴揚手風琴,幫土風舞伴奏,佢送咗一個手風琴俾我,所以就開始學了。」巴揚手風琴是一種起源於俄羅斯的民族樂器,在歐洲非常盛行。與一般手風琴不同的是,一般手風琴是按琴鍵發聲,而巴揚手風琴是按按鈕發聲的。一個手風琴要價數百元,對比起當時的物價可謂價值不菲,因此黃老非常珍惜。退休後玩樂器的時間多了,碰上一直在瘋堂「黃昏小聚」表演的老朋友李志輝邀請他加入樂隊,一晃眼就演奏了十年。起初樂隊只有四個人,直到現在有六個人,有黃老演奏手風琴,還有結他手、電子琴手、非洲鼓手,還有曼陀寧和口琴等在澳較少見的樂器。演出的音樂多樣,以中外民歌為主,夾雜時代曲,時常轉換風格以保持新鮮感。他和樂友玩得不亦樂乎,有時還會在金碧文娛中心表演,邀請印尼朋友跳民族舞助興。

黃老表示自己很幸運有攝影和音樂兩大愛好調劑生活,藉此認識到如此一班好友,退休後和朋友練樂拍照,退而不休。看著黃老神彩飛揚,一點都不像九十多歲的樣子,人云:「開心使人長壽」所言非虛。

人一生工作數十年,能把自己長期的興趣變成事業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事,但能否成功還看個人能力。黃老攝影興趣變成事業,業餘樂手到登台演出的經驗,值得年青人借鍳。

發佈者:Christy,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20/12/28/20%e5%be%8c%e7%9a%84%e6%96%9c%e6%a7%93%e4%ba%ba%e7%94%9f/

(2)
上一篇 2020年12月28日 下午12:29
下一篇 2020年12月28日 下午12:36

相關推薦

發佈留言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