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作品《日安》、《媽媽》觀後感

四月拍板有限公司主辦的活動「拍板放映話」再一次把澳門作品帶上銀幕。儘管舉辦的場地是在只能容納二十人的咖啡廳閣樓,但氣氛融洽,映後座談亦反應熱烈,小規模的放映反而能讓觀眾擁有更多空間與創作者進行深入的交流,獲益良多。接下來幾個月,「拍板」將會接續發想出不同的主題作放映活動。現時能在公開場合看到澳門電影實屬可貴,不容錯過。而我這次觀看的主題是關於「母親的故事」,分別播映李卓媚的《日安》和姚露欣的《媽媽》。

文:蘇兆偉

在先前我看過幾部以家庭作為創作內容的澳門紀錄片。例如鄭思琪的《別後》回憶插畫家阿Mi和嫲嫲過去的生活點滴與思念之情,帶出珍惜家人的重要、何烱麟的《歡迎對話》藉著攝影機獲得了與母親認真交談的機會,在生活習慣和價值觀上正反辯論,釐清自己和母親之間的矛盾,消弭兩代人的隔閡,重新建立溝通的橋樑、丁冠濠的《Dear Sister》紀錄二姐離婚後回到家裡居住的日常,以及單獨撫養孩子的難處。

以上作品皆水准不俗,都能夠引起觀眾對自身家庭的反思,但唯獨《日安》令我感受到那種掏心掏肺的情感。作者先是隱藏自己,把篇幅集中在描寫母親身上,由她自述賭場的工作如何慢慢摧殘自己的身心,丈夫出軌等不愉快的經歷曾令她失去生存的慾望,一度想要尋死,最後因女兒和家人把念一轉,重新振作,努力生活。受過如此重大的打擊,還能時刻表現出捨己為人、樂天開朗的性格。這引起導演想要探究母親深處的真實聲音-她是否真正的快樂?。

影片的開段較為沈重,教人看得眉頭深鎖,隨著拍攝進程的進程,更發生了一些不悅的事情,當中導演在一場集會中被警察帶走協助調查,母親雖然不了解集會背後的意義,但她卻是相信以女兒的人格是不會做出違背道德的事,無條件的信任令人動容。而在母親受委屈的時候,女兒亦會為她討回公道。家犬逝世後,她們成為彼此在家中唯一的依靠,關係的改變連帶影片的氛圍亦轉趨積極正面,有種雨過天青感覺。

本片亦擅用剪接來表達某種想法,例如尚待盛放的百合借喻作者所嚮往的美好前程;以黑沙海灘遊玩的片段作首尾呼應,母女互相尋找對方,相互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羈絆。回台灣升學之前,把另一台攝錄機交給母親,拍下她的所見所聞。生意盎然的盆栽、和煦的日落,這些正面的影像,彷彿那位心頭籠罩陰影的母親已經可以釋懷,大無畏地面對將來的一切困難。《日安》情感的真摯,很大程度是由於母親直率的性格,她大方承認過往承受過的壓抑和傷痛,母女患難與共,盡顯人性光輝,更容易觸動觀眾的心靈。當然導演鍥而不捨地拍攝,某程度上亦拯救了低潮的母親。

姚露欣的《媽媽》則是一部劇情短片,講述一位年邁的女房東難以走出失去孩子的傷痛,在九份的一座老房子裡孤獨地過著日子,直到一對新人夫婦帶著孩子入住,勾起了她蘊藏心中已久的情感。雖然說是劇情片,但故事上談不上複雜,反而是利用場景和人物的細節呈現故事,比如嬰兒紗巾上的氣味保留著僅剩的回憶、鏡子暗示美好與殘酷之間的虛實、冷暖色調對比反映婦人心境上的轉變;擠奶一幕直指痛處,漲奶有時效性,而時間無法逆轉。最後都是回歸導演所想要表達的主題-母親對失去孩子的恐懼。

《媽媽》的完成度很高,在短短十多分鐘做到起承轉合,技術上亦發揮出色,不過我個人認為在人物和情節設計上略顯刻意。在同一樂團認識的新手爸媽獨留孩子彷似已是一種例行動作,表現得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樂團或許給人叛逆不羈的刻板印象,但這並不足以作為角色的行為動機,若在角色背景上多加琢磨,或許能使婦人和嬰兒獨處的橋段更加自然,觀眾在情感上也更能投入。此外,飾演婦人的演員在演繹上比較強烈,近乎歇斯底里的程度,起端《媽媽》成功地透過物件象徵、冷色調和房子的美術設計,襯托出婦人傷痛的愁緒,但在遇見嬰兒後的情緒轉折似乎欠缺過渡的階段,令人感覺婦人有點兒喪心病狂,多了幾分獵奇和恐怖(相信不是導演的原意)。寡婦與年輕的新手爸媽固然對比鮮明,不過假若有意以細節表達情感,人物設定和角色動機的合理性便是更加重要。

總的來說,這次在咖啡廳的觀影算是不錯的體驗。說來諷刺,身處澳門,居然鮮有機會在公共空間看到本地的作品,還是希望政府相關單位加大力度支持這群熱心於創作的年輕人吧。

發佈者:蘇 兆偉,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21/05/28/%e6%be%b3%e9%96%80%e4%bd%9c%e5%93%81%e3%80%8a%e6%97%a5%e5%ae%89%e3%80%8b%e3%80%81%e3%80%8a%e5%aa%bd%e5%aa%bd%e3%80%8b%e8%a7%80%e5%be%8c%e6%84%9f/

(3)
上一篇 2021年5月12日 下午5:16
下一篇 2021年5月28日 下午12:00

相關推薦

發佈留言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