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遺藝術

澳門特區在回歸以來一直對文化遺產進行修復、保育,以及應用,從新馬路噴水池過往作為文化演出熱點,熙来攘往、車水馬龍,節假日人頭涌涌,到往後的教堂音樂會,文遺街道上夜晚的恬靜及閒適、法院黑盒的嘻笑怒罵、荔枝碗的殘船留痕、茨林圍的宗教故事、瘋堂十號、婆仔屋的葡人社區,以及鄭家大屋的家國之情等。這些音樂、舞蹈、戲劇,以及視覺藝術等的不同類型的公共文化呈現出來的,讓文化遺產的作用不再是單純的展示作用,而是貼合他們的傳統故事,一再挖掘出不同的歷史,再與當代結合從新碰撞,撰寫出一個持續流動及發展的澳門故事。

本期“文遺藝術”讓觀眾重新認識這些世遺中的故事,這裏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呈現回過往的,一種是呈現今天的,比如鄭家大屋的《夜•觀•應》,它屬於過往的故事;如莫兆忠的《咖喱骨遊記》,他是屬於當代的呈現。不論是哪一種類型,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都屬於澳門的故事。

文遺藝術

藝術作為活化文遺的其中一個手段近年來愈來愈受到重視,特區政府在文化產業化上面的多番努力,支援本地藝團在創作的過程中,對經濟元素的關注亦持續上升。實際上,亦導致文化界有所抗拒,畢竟自古以來文化藝術與金錢交互在一起就“俗”了。導致了不少辦文化藝術的個人很多時候需要家財萬貫,才能“不俗”。而平民來說,藝術工作一般也是副業為主。

另一方面,在活化文遺的過程中,如何不讓文化成為政府支出的缺口亦成為了不少官員一直在意的方面,同時亦成為民間團體略有微言的部分。而在文遺與藝術結合發展,由於起到了活化的功能,政府在資源的提供上亦相對較為不着重於經濟效益(如果個人或機構自發想出的項目,估計較少能夠得到支援)。從這個側面來看,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的存在是必需的,政府在文化方面的支出亦是必然的,問題是如何分配,如何去平衡,更多是在無止境的需求上,如何精益求精,讓度社會發展的同時,減少自身的成本限制,讓資源用得其所。整體來看,公共資源的浪費必需得到整治,在活化文遺的同時,讓市場及社會的活力亦能夠因為政策方針得以持續發展,創造出一條從社會出發、政府支援、體現澳門精神的路徑,讓文化藝術確實成為能夠助益社會,減少政府的無效支出,讓公共資源用得其所。

文遺藝術

發佈者:張 少鵬,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22/12/23/%e6%96%87%e9%81%ba%e8%97%9d%e8%a1%93/

(0)
上一篇 2022年12月23日 下午12:03
下一篇 2022年12月23日 下午2:38

相關推薦

發佈留言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