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意識與空間的聯繫 訪《靈犀——意識的拓撲學》策展人郭恬熙

訪《靈犀——意識的拓撲學》策展人郭恬熙

探索意識與空間的聯繫 訪《靈犀——意識的拓撲學》策展人郭恬熙

德國哲學家康德認為,空間是我們主觀意識投射到外部世界的形式。對康德來說,空間並非獨立於我們感知之外的客觀實體,這與數學或傳統物理上的絕對空間觀念有所不同。他將空間描述為意識投射到外部世界的形式。基於這種理論,空間不再是獨立於意識而存在的實體。相對而言,人類感知空間的條件也不是絕對的,它具有很高的可塑性。藝術家透過這一觀念出發,創造一個非典型感官環境,讓觀者沉浸在藝術作品的空間,探索外部世界。

“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其中一項展覽活動《靈犀——意識的拓撲學》於九月底至十一月舉行,在四方空間展出藝術家鄭志達、譚彬的作品。澳門全藝社社長暨策展人郭恬熙指出,這兩位風格與背景完全不同的藝術家,共同在展場內利用作品及空間拓撲,探索意識與空間的聯繫與精神共鳴。

探索意識與空間的聯繫 訪《靈犀——意識的拓撲學》策展人郭恬熙
《靈犀——意識的拓撲學》策展人郭恬熙

虛幻的時空中,感受時間流逝

郭恬熙在友人介紹下,認識來自杭州的譚彬,在郭恬熙接觸到他的作品後,她便決定了《靈犀⸺意識的拓撲學》這個主題。譚彬的一組裝置作品包括“八字形”的山體雕塑,以及一輛安裝了攝像鏡頭的電動火車。當火車在延續不斷的山體間穿行時,所拍攝的山體內部視頻影像會被投影在外邊。」

山體的內部隱藏若干異質化的場景,火車逐步進入礦坑、溶洞、月球表面、海底等地方。內部的場景被實時地並置於外部的屏幕之上,郭恬熙形容這些元素構成了一種具有中國宇宙觀的宗教神話世界。“山體裡的實際空間相對狹窄且有限,從火車的視角出發,它呈現出一個古代的神話空間,讓觀眾彷彿身處在一個不同時空的科幻領域。”有趣的是,雖然作品的影像如同仙境,但其的呈現卻依賴於實時科技。“訪客除了感受到數碼視覺與實體距離的空間維度交錯,視頻上也顯示了影像的倒數時間,在虛幻的時空中,讓訪客意識客觀的時間流逝”。

探索意識與空間的聯繫 訪《靈犀——意識的拓撲學》策展人郭恬熙
鄭志達作品
探索意識與空間的聯繫 訪《靈犀——意識的拓撲學》策展人郭恬熙
鄭志達作品

在決定參與藝文薈澳後,郭恬熙邀請了好友鄭志達展出一系列細緻複雜的紙本畫作。“多年前,我認識鄭志達時,他是一位很有才華的人。他涉獵的範圍包括藝術、平面設計以及音樂。前段時間,因為一些事故令他開始嘗試不同的創作風格。”郭恬熙形容鄭志達用意識流創作時,他會簡單地拿起一支炭筆,在一張2m×1m大小的紙上,隨着幻想畫下既巨像又抽象的東西。“參觀者被引導到一些窄長的空間,近距離被鄭志達的作品圍繞。一般來說,大型作品較適合遠距離觀賞,這次展覽,我們希望意識流的作品在狹窄的空間為訪客創造有深度和維度的感覺。”

探索意識與空間的聯繫 訪《靈犀——意識的拓撲學》策展人郭恬熙

靈犀是與生俱來的意識

展覽場地在紅街市對面,郭恬熙在展場窗邊設置了針孔成像的房間,觀者在房內體驗倒轉投影後的紅街市。她也在展覽空間舉辦“靈犀⸺藝術與禪+塔羅牌直覺訓練”工作坊。其中除了有一連串包括內觀靜坐、行禪、詩歌創作、繪畫等活動的練習與藝術創作實驗外,身兼塔羅師的郭恬熙還會為參與者作“一對一”的塔羅直觀練習及分析。“靈犀是一種很特別、與生俱來的意識,它幫助我們理解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繫和精神共鳴,促進人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交流。現今世代人民的靈犀被科技削弱。通過練習,我希望參與者深入了解自己的內心,提升直覺的能力。”

提到修行,郭恬熙在創作及教學上,都以打坐去幫助自己及學生創作。“當藝術家的意識能夠百分百活在當下,她的腦電波是最活躍,令到靈感及思考行雲流水。其實創作藝術就是一種修行的狀態,一個人在全神貫注用他的工具創造時,他的意識全然在當下間,並能夠毫無遺漏地表達自我意識對這個世界的感知。”

探索意識與空間的聯繫 訪《靈犀——意識的拓撲學》策展人郭恬熙
探索意識與空間的聯繫 訪《靈犀——意識的拓撲學》策展人郭恬熙

發佈者:William,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23/10/27/%e6%8e%a2%e7%b4%a2%e6%84%8f%e8%ad%98%e8%88%87%e7%a9%ba%e9%96%93%e7%9a%84%e8%81%af%e7%b9%ab/

(0)
上一篇 2023年10月27日 下午3:56
下一篇 2023年10月27日 下午3:57

相關推薦

發佈留言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