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後文化發展的社會經濟規律

筆者最近與學生們分享文化產業項目發展的要求,當中有些要點令我印象深刻。比如,若然不能獲取符合成本收益的項目,是否就不值得推動呢?答案是明顯的否定,因為文化的價值如果單純以經濟效益作為核心,忽略了社會效益、旅遊效益,以及文化效益等作用。文化價值若單看一面,就顯得片面化、碎片化、側重化,導致看樹不看林,對事物呈現的狀態及效用失去全局視野,不論對政府、社會、市場,以及個人均形成“多輸”的局面。

回歸後文化發展的社會經濟規律
角話劇研進社-抓迷藏-資料圖片

實際上,文化的作用面、普及面,以及推動面均涉獵社會各方各面。對澳門特區而言,選擇文化產業作為發展方向並非偶然,更不是直接由專家定義的行為,它更多是依據澳門回歸前後經濟發展及社會發展情況,更多在於社會個人發展意願而形成。

回歸後文化發展的社會經濟規律
零距離合作社-我們與海的距離-資料圖片

首先,澳門經濟發展在回歸前儲備不足、能力不足、人才不足,發展不充分,市民生活條件拮据,社會貧富問題明顯。與鄰近的香港相比,澳門確實是一條小漁村,難怪當年仍有不少“澳門是否有電視台?”的說法出現。回歸以後,背靠祖國政策紅利,以及澳門博企開放,經濟實力增強的同時,社會各界均期待政府構成符合澳門現實情況,與澳門居民生活發展、學習相關、能力相關的項目進行標杆式的發展。

當中,文化發展在澳門回歸後得到各方重視,不單是政府資源的支持,民間亦在政府行為中獲得了能量,高度生產大量文化產品,吸引到大量民眾參與文化活動,不論是專業型或綜合型的社會組織亦熱衷於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為社會,尤其青年人的閒暇生活構成了各方各面的嘗試。二○一○年文化產業基金成立,激發民眾參與到澳門文創發展的隊列之中。遺憾的是,大量的資源投放並沒有為澳門形成高強度的文化輸出,近十多年時光,仍然高度依附於政府系統,導致文化產業基金最終被改組,政府的支援亦大幅度改變,大量只事生產,不事盈利的機構面臨消亡。疫情來襲,導致文化工作者的生活模式徹底改變。最終,疫後的文化生態更多看重“自負盈虧”,政府支援的部分顯得力量不充分、不完整,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兩者的分歧顯得更為巨大,基本形成了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兩個派別的突出狀態。

回歸後文化發展的社會經濟規律
馬交影藝新思維-編劇班和導演班-資料圖片

其次,作為澳門經濟轉型“一加四”目標其中之一,文體會展發展中的“文化”部分現時以博企“演藝之都”的推動力最為明顯,高度拉動了遊客數量、消費數字,以及企業盈利。遺憾的是,若非以經濟發展作為主要目標,針對社會效益為方向的社會組織失去了原有活力。當然,在社會組織的志願性來看,資源緊缺是本質,問題在於如何增強文化社會組織,以及文化活動的推陳出新,在保有傳統的時候,創新的模式又應如何加入及更新。

回歸後文化發展的社會經濟規律
中國根藝術空間-資料圖片

再者,社會組織的數量持續增加,對於進出機制的保障,以及政府資源分配及收回的標準更應該以高透明度、高認知度,以及公開、公平及公示的方式呈現。這一方面,自第五任行政長官後,公共資本的資助內容亦在統一平台上得到呈現,一定程度上讓公眾認知受資助組織在運用資源上的情況,對獲取資源的社會組織亦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

最後,在歷史的選擇、經濟的推動,到今天來看,文化的作用更重於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由於其正外部性難以測量,導致社會眾說紛紜,引起政府在投放資源過程中持續“派餅仔”,在舊有模式中保持平穩的同時,更難以推動提高社會效益的“新力軍”,最終導致社會各界逐漸形成“能夠創造經濟效益的文化產品是好產品”的共識。在社會效益仍然未能得到確實的、具有公信力的標準化評比方式前,文化社會組織估計難以在政府資源上獲得相對穩定的支援。

回歸後文化發展的社會經濟規律

發佈者:張 少鵬,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24/09/27/%e5%9b%9e%e6%ad%b8%e5%be%8c%e6%96%87%e5%8c%96%e7%99%bc%e5%b1%95%e7%9a%84%e7%a4%be%e6%9c%83%e7%b6%93%e6%bf%9f%e8%a6%8f%e5%be%8b/

(0)
上一篇 2024年9月27日 下午4:32
下一篇 2024年9月29日 上午10:02

相關推薦

發佈留言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