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修理員》探討似是而非的世界

第八屆澳門國際紀錄片電影節(MOIDF)於今年九月正式開幕,本屆節目以“奇觀/illusion”為主題。短視頻與AI協力製造的海量影視內容,確實影響着人類,例如觀影習慣或看待世界的方式。藉着二十五齣來自世界各地的紀錄片佳作,在力邀觀眾一同探索“奇觀”時,一起拓寬“真實”的邊界,從而探討在似是而非、真假難辨的世界,是否削弱了紀錄片的觀看價值。

《幸福修理員》探討似是而非的世界

作為本屆的開幕片《幸福修理員》(Agent of Happiness),展現了紀錄片質問與懷疑的特性。不丹曾被評為“全世界最快樂的國家”,亞洲快樂指數第一名的國度。然而,前不丹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於一九七二年提出“國民幸福指數”的概念,用以衡量生活質量的標準,並注重國民精神上的感受。這與英國哲學家傑瑞米·邊瑞所提出的“效益主義”相似,後者以快樂和痛苦這兩種人類最基本的情感為基礎設立七個指標,用以計算“效益數量”;而“效益”就是受牽涉者的“快樂”,當行為傾向於增加“效益”,即為善,反之則為惡,以此作為道德判斷的基準。

事實上,“效益主義”的觀點一直受眾多學者的批評詬病,其中馬克思就批評這個理論。他在《資本論》中指出,“如果我們想把這一原則運用到人身上來,想根據效用原則來評價人的一切行為、運動和關係等,就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後要研究在每個時代歷史地發生了變化的人的本性”。但邊瑞忽視了不同歷史時代,會影響着人類的個性和偏好,用這種尺度來評價過去、現在和將來是不合時宜的。

《幸福修理員》探討似是而非的世界

《幸福修理員》講述兩名官員正挨家挨戶調查“國民幸福指數”,普查問卷上共有一百多個問題,統計着人民對物質和精神的滿意度。“你有拖拉機嗎?”“你有多少隻山羊呢?那麼雞呢?”“你上一次哭泣是甚麼時候?”“你最近睡眠質量如何?”將答案計分,並將資料整理成零到十分之間的個人幸福感分數。如果你問不丹政府,他們會說有93.6%的人感到幸福,不過人們很快就會發現,用數字來衡量幸福是困難的。“國民幸福指數”相比起“效益主義”是更靠不住的,缺乏了邏輯性和實際性,它更像是一種用來掩飾某種問題的工具。

《幸福修理員》探討似是而非的世界

有一個受訪家庭住着一夫三妻和十一個孩子,理應過着美滿的日子,結果發現只有丈夫幸福指數滿分,三名妻子因為身無分文,實在離不開另一半,她們唯有相依為命,拼命無恙;還有一位跨性別女性,她與身患絕症的母親的親密關係的場景令人感動,但她每天都遭受社會的不公平對待,幸福指數為三,是所有受訪者中最低的。

《幸福修理員》探討似是而非的世界

其中一個調查員,兩歲那年因為受到民族鬥爭的牽連,被奪去了公民權,成年以來十多年都投訴無果。他有車有房,卻沒有護照,沒法跟心愛的女人一起遠走他鄉,那種孤寂和惋惜實在令人深刻。《幸福修理員》呈現了不丹的日常片段,這裡被大自然所圍繞,被陽光所籠罩,在一些場景中能感受到信仰的力量。而在平靜、溫柔、富有詩意的畫面裡面,存在某種躁動和不安,受訪者們各自面對解決不了的難題,甚至調查員本身也過得不怎麼樣。影片透過參與者的敘述,反映了不丹一些最迫切的社會問題,這是一部靜靜地、親密地觀察普通人生活的電影。

《幸福修理員》探討似是而非的世界

透過紀錄片觀看別人,反思自己,然後對世界批判和反思,可能是AI和短視頻暫時無法提供的觀影價值,所以在澳門每天急速發展的小城市舉辦紀錄片,顯得尤其重要,讓我們可以入場看部電影,稍作休息,整理思緒再出發。

《幸福修理員》探討似是而非的世界

發佈者:蘇 兆偉,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24/09/29/%e3%80%8a%e5%b9%b8%e7%a6%8f%e4%bf%ae%e7%90%86%e5%93%a1%e3%80%8b%e6%8e%a2%e8%a8%8e%e4%bc%bc%e6%98%af%e8%80%8c%e9%9d%9e%e7%9a%84%e4%b8%96%e7%95%8c/

(0)
上一篇 2024年9月27日 下午4:50
下一篇 2024年9月29日 上午10:20

相關推薦

發佈留言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