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是與自我的對話──韋艷芳的藝術人生

在澳門這座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藝術家韋艷芳用畫筆譜寫着屬於自己的生命詩篇。她在大學修讀工商管理學位,只因心中一句“不去實行便會後悔”,踏上了創作者之路,並以其獨特的女性視角和細膩的情感表達,在藝術道路上走出了令人驚艷的軌跡。

創作是與自我的對話──韋艷芳的藝術人生
韋艷芳

藝術種子的萌芽

韋艷芳的藝術啟蒙始於童年時期那些不經意的美好瞬間。“小時候,我會被書本的插畫深深吸引。那些精美的書籤和明信片,就像珍寶一樣。”澳門街頭巷尾的畫師們作畫的場景,成為她兒時最愛觀看的“街頭藝術展”。在傳統家庭觀念和現實考量的影響下,這個熱愛藝術的女孩最終選擇了工商管理,這條看似更為穩妥的道路。

命運的轉折發生在她移居香港工作期間。面對陌生環境和繁忙工作,韋艷芳開始尋找平衡生活的出口。“那時,我迫切地需要一個與工作完全無關的興趣愛好,畫畫就這樣走進了我的生活。”在啟蒙老師朱家明悉心指導下,她從最基礎的素描開始,逐步掌握了繪畫技巧,踏入繽紛的色彩世界。

創作是與自我的對話──韋艷芳的藝術人生
展覽《驚蟄及待續》作品

“每周那幾個小時的創作時光,簡直就是一種救贖,當我完全沉浸在畫筆與紙張的對話中,所有的壓力暫時消失。”這段屬於她個人的時光,不僅成為她生活中的重要儀式,不知不覺中為她日後的藝術之路奠定了基礎。

創作是與自我的對話──韋艷芳的藝術人生
韋艷芳首次個展《自身》

中斷與重生

回到澳門後,韋艷芳的生活被工作完全佔據,畫筆一放就是十年。這段創作空白期,直到二○一八年的人生轉折,才被打破。“那一年,我同時面臨工作不順和健康危機。這讓我開始認真思考:如果生命有限,甚麼是我不做會後悔的事?”

創作是與自我的對話──韋艷芳的藝術人生
韋艷芳首次個展《自身》

在十字路口上,韋艷芳做出了一個勇敢的決定——重拾畫筆。“當時我已經在商業領域工作二十多年,突然要轉變人生軌道並不容易,但藝術的呼喚實在太強烈了。”這不僅改變了她的職業生涯,更成為自我療癒的重要途徑。

二○二○年,韋艷芳在方舟澳門藝術學會舉辦了首次個展《自身》。這個展覽標誌着她藝術生涯的重要里程碑。“《自身》系列作品,都是從我的個人經歷出發。女性形象和花卉是我最常使用的主題,這最能表達我的內心世界。”

藝術與社會關懷的融合

離開商業領域,韋艷芳開始系統性地進修藝術與家庭輔導課程。這種跨界學習,讓她的藝術創作獲得了更豐富的維度。“我開始意識到,藝術不僅是自我表達,更可以成為幫助他人的工具”。

疫情期間,韋艷芳創作了備受關注的《她的故事》系列。“我把每個女性都畫成一朵花的背影。因為很多女性都有說不出口的故事,她們的內心世界充滿了外人看不見的憂慮和不安。”這個系列作品,不僅展現了她精湛的繪畫技巧,更體現出對女性心理健康的深刻關懷。

創作是與自我的對話──韋艷芳的藝術人生
備受關注的《她的故事》系列

疫情期間的隔離生活,也讓韋艷芳開始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突然間,我發覺連去公園都成了奢侈。這讓我意識到我們平時是多麼忽視大自然給予的饋贈。”這種思考催生《醒覺》系列,畫作中沉睡的女性與逐漸復甦的自然景象,形成鮮明對比,探討現代人在變動世界中的存在狀態。

二○二三年的展覽《驚蟄及待續》,將這一主題進一步深化。展覽中特別設置的“希望樹”互動裝置,邀請觀眾寫下自己的願望掛在繩網上,創造了一個集體療癒的藝術空間。

創作是與自我的對話──韋艷芳的藝術人生
展覽《驚蟄及待續》設置的的「希望樹」互動裝置

藝術即療癒

對韋艷芳而言,創作始終是一場與自我的真誠對話。“生活中,有太多難以用言語表達的情感和思考。畫畫就像是在跟另一個自己交流。”這種創作過程,本身就有着強大的療癒效果,幫助她度過人生中的低谷時期。

如今,韋艷芳已從單純的藝術創作者,拓展為藝術行政人員、策展人和藝術教育工作者。她始終堅持創作,並持續關注女性議題和心理健康。“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像一面鏡子,讓觀者看到自己的影子,產生共鳴。如果這些畫作能帶給他人一絲溫暖或力量,那就是我最大的滿足”。

創作是與自我的對話──韋艷芳的藝術人生
創作是與自我的對話──韋艷芳的藝術人生

發佈者:Jason,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25/05/28/%e5%89%b5%e4%bd%9c%e6%98%af%e8%88%87%e8%87%aa%e6%88%91%e7%9a%84%e5%b0%8d%e8%a9%b1%e2%94%80%e2%94%80%e9%9f%8b%e8%89%b7%e8%8a%b3%e7%9a%84%e8%97%9d%e8%a1%93%e4%ba%ba%e7%94%9f/

(2)
上一篇 2025年5月27日 下午5:17
下一篇 2025年5月28日 上午10:35

相關推薦

發佈留言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