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墳馬路 Estrada do Cemitério

口述歷史:

 

    我們之所以為我們,是因為我們從歷史發展而來。所以,我們要瞭解歷史,銘記歷史,傳承歷史與文化。我們在歷史的傳統文化中得到傳承和發展,同時,我們的創新也是在歷史的基礎上實現的超越。從這一期開始,在口述歷史欄目,文化公所會為大家「談街弄巷望德堂」,介紹望德堂各街道的起源和發展歷史。 

 

    座落在澳門著名街道荷蘭園大馬路背後的望德堂區,是澳門中區一處恍如南歐小鎮的舊城區,因第一座華人教堂望德聖母堂巍然矗立而得名。因19世紀末華人教友多聚居附近,包括瘋堂新街、聖祿杞街、聖美基街、瘋堂斜巷、馬忌士街、瘋堂裡、瘋堂圍等街道一帶,而一度被稱為進教圍,不過今天統稱望德堂區。現抽取堂區內6條街道,介紹街道背後的故事,重構堂區的過去。

 

    相信很多遊人步入望德堂區,都有一種仿如置身歐洲小鎮的錯覺,色彩濃烈的西式樓房、憩靜自然的葡式石仔路,這些無不散發著歐洲歷史文化氣息的味道。除瞭望德聖母堂,毗連的聖約瑟教區中學,為患病者服務的清安醫所,這裡具代表性的建築,還有白得刺眼極度搶眼的大瘋堂藝舍,培養澳門演藝音樂人的澳門演藝學院音樂學校,環境清幽美麗的藝術婆仔屋……由這些元素構造成一組浪漫畫面,吸引不少情侶到來取景拍照。若選在黃昏時分,走進望德堂,在昏黃路燈映照下,不僅可感受澳門這座天主聖名之城的宗教氣氛,更可在西式樓房、石仔路、燈柱、一字排開的綠色欄杆之間,尋找那一份極富歷史感。 

 

西墳馬路 Estrada do Cemitério

 

     西墳馬路位於澳門半島中部,乃望德堂坊的邊界,由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起,至新勝街即美珊枝街與區華利街之間止。於1869年正式命名,距今已有上百年歷史。


街道建置 

 

    西墳馬路是根據舊西洋墳場(今聖味基墳場)而得名的。該墳場於1854年開設,而西墳馬路被官方正式命名於1869年,以此推知,該馬路的開闢時間應在1854年~1869年之間。 

 

    而且該馬路開闢之初的地理位置與今天的略有不同,據1905年的澳門街道名冊載,其位置是“Começa na rua Thomaz Vieira e acaba na do Ferreira do Amaral.”1翻譯成中文為“位於新勝街與東望洋街之間”。很明顯,昔日該街包含著今天的高偉樂街。如“澳門西墳馬路開闢初期位置圖”。雖然直到1925年該街位置尚未發生改變,但是由於市政規劃,這時澳葡政府已將其分屬兩個堂區。即該街的1號至15號的一段,以及市畜欄,屬於大堂區;而其餘部份屬於花王堂區。
 

西墳馬路 Estrada do Cemitério

圖1、西墳馬路開闢初期位置圖


 

    1993年的街道名冊中明確指出,昔日高偉樂街屬於西墳馬路。3而高偉樂街在1982年的議事亭會議上被正式命名,且將原助學會街改名為高偉樂街,具體位置在得勝馬路與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之間。4所以,從1982年之後,西墳馬路的位置才起自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終於新勝街,與今天的位置一致。如“1982年之後澳門西墳馬路位置圖”。  

 


 西墳馬路 Estrada do Cemitério

圖2、1982年之後西墳馬路位置圖

 

舊西洋墳場(聖味基墳場)

 

    西墳馬路因聖味基墳場而得名,此墳場俗稱舊西洋墳場,並位於該馬路上,其俗稱中的“舊”是相對於虔信街的望廈墳場(新西洋墳場)而言。 

 

    有些人路過西墳馬路,看到偌大的西洋墳場,不是辟設在市郊,而是座落在市區中央,四周緊貼居民住宅,與城市設計不大協調,大惑不解。其實該墳場辟設於1854年,即鴉片戰爭期間葡萄牙派兵駐防澳門半島後的第10年。位置在當年“澳城”之外的迭石山(又稱塔石山)上,偏僻荒涼,在澳葡人魂歸天國後,多下葬於此。如若在墳場中見到那些著軍裝佩勳章的半身人像雕塑,其下則葬著身亡的葡國軍人。昔日,該墳場只可葬葡人,故稱之為西洋墳場。後由於葡人東來與本地華人、印度人和馬來人通婚,逐漸形成了一支特殊的土生葡人種族,這一種族與後來受葡國宗教信仰影響,並受洗並歸化了天主教的華人均可葬於該墳場。澳門商界名人何賢先生1983年逝世後即下葬於此。隨著“澳城”城牆拆毀,向北擴展,陸續辟路建屋,而西洋墳場位置不變,逐漸為房屋街道包圍,遂位於市區中。而今看來如此當然是不符合城市建設發展規劃,但這也是始料不及的。 

 

    走進這個美麗莊重的墳場,便感覺墳場內墓塚累累,排列整齊,其中不少古墓建築煞是美觀,鑲嵌十字架、天使、花卉、人物的浮雕塑像,精緻奇巧。遠遠地可看見一座小小的淺綠色的教堂頂尖和十字雕塑,石壁上刻著1874年的字樣,意味著聖味基小教堂的創建年份,迄今已百多年了,由於時有修葺,1990年還曾大修,故能保持堂貌至今。這個教堂雖小,但建築別致,主要作為葬禮彌撒之用,內供奉一位專司劈邪揚善的天神聖味基,於是墳場亦因此得名。

  


 西墳馬路 Estrada do Cemitério

圖3、聖味基小教堂

  

    其實聖味基小堂內的空間是很小的,裝修也很簡單,幾乎一無線條。整個小堂樸實無華。僅僅是白色的牆面和拱形的條板天花,就連彩色玻璃上的顏色也似乎沒有通常教堂那麼豐富多彩。和門外那一片佈滿了各種美麗雕塑的多姿的墓地比起來,這裡反而顯得更加的寧靜、祥和,而鮮花錦簇的墓地卻更加華麗一些。教堂大門的門扇是兩側不對稱的尖拱型,和門扇上三葉草的裝飾圖案相呼應。獨具匠心,與普通教堂的建築形式不同,耐人尋味。 

 


 西墳馬路 Estrada do Cemitério

圖4、藍屋仔
  

    今西墳馬路為中區乃至南區通向舊區的重要幹道,車輛川流不息,走到西墳馬路盡頭,即與新勝街交接處,會看到一座棟非常雅致兩層樓高的藍色葡式建築,約有七十多年歷史,具有典型的南歐建築風格,因建築體表面漆以藍色,故被俗稱為藍屋仔,今是澳門政府社會工作局的辦事處。


 

    1960年代,該處開始成為社工局辦公地點。于1965年改建成現時的兩層式, 20世紀80年代末被漆成藍色,保留至今。


 

注釋:

 

1、澳門市政廳:《Cadastro das Vias Publicas de Macau》(1905年版),澳門Typographia Noronha出版社,1906年,第4頁。

2、澳門市政廳:《Cadastro das Vias e Outros Lugares Públicos da Cidade de Macau》(1925年版),澳門Typographia Noronha出版社,1925年,第64頁。原文為:“A parte que tem a umeração de 1@15. e a Abegoria Munieipal. Pertenee àfreguesia da Sé. A outra parte pertence a St.Antonio. ”翻譯成中文為:“1號至15號,以及市畜欄,屬於大堂區。其餘部份屬於花王堂區。”

3、澳門市政廳:《澳門市街道及其它地方名冊》,澳門鴻興柯式印刷有限公司,1993年,第46頁。

4、澳門市政廳:《澳門市街道及其它地方名冊》,澳門鴻興柯式印刷有限公司,1993年,第94頁。記載有“S.de6-5-1982”字樣,‘S.’代表的是市政檔或市政會議決議。原文記載街道位置為“由得勝馬路市游泳池與葡中小學後面靠近得勝斜路處起至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止,與西墳馬路相接,從前亦屬於該馬路一部分。該條道路原來取名為助學會街。從得勝馬路一側至該街通道經一石質梯階。”


         

發佈者:澳門 口述歷史協會,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15/03/04/%e8%a5%bf%e5%a2%b3%e9%a6%ac%e8%b7%af-estrada-do-cemiterio/

(1)
上一篇 2015年3月1日 下午3:42
下一篇 2015年5月1日 上午10:11

相關推薦

發佈留言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