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岸線看澳門今昔

從海岸線看澳門今昔
“海之傳說”皮影戲活動

——專訪《遺城詩路》製作人劉楚華和廖嘉豪

每天坐巴士經過嘉樂庇總督大橋,總看見海上正在施工,人工島不斷擴大,到現在已覆蓋了大部分海上視野。面對迫切的土地需要,政府多次填海造地,澳門的海岸線也不斷變遷,現在的大街小巷是舊時的海洋,現在的海洋在日後會變成大街小巷。受此啟發,本屆的《遺城詩路》製作人劉楚華和廖嘉豪決定以“看不見的海岸線”作為主題,希望與大家一起發掘、回顧和展望澳門人與海的關係。

跨越三年,四大核心

從海岸線看澳門今昔
本屆遺城詩路海報

《遺城詩路》是由文物大使協會及英姿舞園主辦的系列活動,至今已舉辧了五屆。本屆以“看不見的海岸線”作為主題,共有四個核心,分別是“記憶、研究、想像和festival+”。記憶以史實、訪問及資料搜集等為主;研究以學習、專家請教、閱讀及親身觀察和體驗為基礎;想像以藝術轉化、聯想、創意、五感及情感關聯作基礎;“Festival+”則是與本地理念相近平台及藝術節合作,共舉辦了多場工作坊、放映會、讀詩會、導賞、講座、親子手作坊等,更有環境舞蹈劇場演出及社區創作展覧等特別策劃,時間上更橫跨二○二○至二○二二年。

劉楚華在設計節目和活動時,故意把焦點放在“參與”,不論年齡和背景都可樂在其中;而活動形式的多樣性也有着互補作用,例如觀眾看完表演後,可在下周末看展覽補足歷史資料,適合不愛看史料人群的出海活動,以及特設面向小朋友的親子工作坊和繪本閱讀等,鼓勵志願者和參與者了解自己的家族背景。劉楚華也提到其中一位舞者的父母是漁民,然而她一直對打魚所知不多,也是因為本次活動才向父母了解以前打魚的故事。

認識這片海洋,就是認識澳門

廖嘉豪表示,“提起澳門的文化歷史,大家可能首先想起世遺或是葡殖時期留下的歷史;而社區文化歷史,也是我們常稱的口述歷史,往往被忽略。”談到澳門的海洋歷史,最為人熟識的就是四百多年前葡萄牙人從媽閣登陸這段典故,但澳門本來就是小漁村,一直和海洋唇齒相依,本地居民日常的活動離不開海洋,這些社區歷史卻沒幾個人深究。本屆的《遺城詩路》的活動就有大量的社區文化歷史,希望讓大家認識這些沒有文字記載的空白。

廖嘉豪表示,其實我們與海洋的距離一點都不遠,走進街市,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魚販,他們當中好幾代都是漁民;走到司打口,我們還可以找到很多遺留下來賣鹹魚的店舖。曾幾何時,有很多澳門人從事與海洋相關的行業。關於這些人、這些事,足夠讓我們回憶甚至想像昔日澳門的面貌,尤其對於生於近年澳門急速發展期的這一輩來說,彌足珍貴,但這些珍貴歷史還未被好好記錄下來。為了找尋這些歷史,廖嘉豪笑言和志願者們都下了一番功夫。“你不能一嚟就問人,老人家有時候不願分享。”他們當時花了數個月和司打口附近店舖熟悉起來,訪問幾百個人。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伯伯,“他以前是一位船主,在二戰時期幫助很多難民到其他地區。因為以前港澳漁民牌是相通的,當時香港淪陷,想要走難要先經過澳門,於是他利用自己的船隻幫助很多人。”當時,由漁民協助走難並不罕見,然而今日就變成鮮有人提起的戰時歷史。

從海岸線看澳門今昔
民間藝術節合作 – 【路環藝術節 X 遺城詩路】
從海岸線看澳門今昔
【律動.海岸線】社區創作展利用紙筒和觀眾一起構建的海岸

留給下一代的海岸線

本次活動圍繞以前、現在和未來的時間軸,而“想像未來”則是劉楚華想要帶出的重點。經過之前找尋海洋歷史的鋪墊後,他們邀請觀眾乘船出海,由媽閣出發一直駛到路環,讓觀眾親身感受澳門現在的海岸線,帶出他們想讓觀眾思考的問題──過去那些消失的海岸線,我們只能重遊舊地盡力找尋,澳門現在的海岸線也在我們眼底下不斷改變,未來會怎樣?澳門會變成怎樣?我們留給下一代的海岸線會是如何呢?

從海岸線看澳門今昔
在白鴿巢公園內的環境舞蹈劇場演出

發掘共同回憶,就是活化歷史

製作人提到,本次活動有幸得到志願者們大力支持,因為工作量非常龐大,需要大量志願者幫忙。他亦希望推廣文化義工的概念,畢竟在澳門,文化志願者得到的機會不多。被問到本次的活動有否為他帶來其他活化澳門歷史遺產的想法,廖嘉豪說:“我們常把歷史和現況脫離,但其實歷史和我們環環相扣,是我們的本質。”他認為製作人要做的不是特意把歷史融入活動當中,而是要思考如何把社區歷史和個人感受連結起來,讓觀眾自己發掘這些歷史的共同回憶。

從海岸線看澳門今昔
從海岸線看澳門今昔

發佈者:鄭 雁之,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22/12/21/%e5%be%9e%e6%b5%b7%e5%b2%b8%e7%b7%9a%e7%9c%8b%e6%be%b3%e9%96%80%e4%bb%8a%e6%98%94/

(0)
上一篇 2022年12月21日 上午10:20
下一篇 2022年12月22日 下午2:50

相關推薦

發佈留言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