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ssa Senhora Fátima
花地瑪堂區是以花地瑪聖母堂為區域中心並以該教堂的名字命名的。花地瑪堂區位於澳門半島北部,是澳門半島面積最大(3.08平方公里)、人口最多(16.7萬人,佔澳門半島人口總數的42.7%)的一個區。
花地瑪堂區開發最遲,過去一直是以農牧業為主的郊區,平民房屋也多集中於此。六、七十年代以後,澳門經濟起飛,本區也迅速發展成為新興工業區,主要行業有紡織、製衣、塑膠、玩具、皮革、電子、電力等等,全澳41%的工業場所均集中於此區。本區北接珠海,也成為來往澳門與內地陸路交通的主要通道。近年在青洲西岸填海興建珠澳跨境工業區澳門園區。
1939年的莲峰庙
1984望廈炮台
堂區歷史
花地瑪教堂始建於1929年,是澳門較為“新”的天主教堂。教堂由聖安多尼堂主任司鐸蒙神父(Jose Antonio Augusto Monteiro)應當時教友所需而興建,建立之初是附屬於聖安多尼堂區的一個傳教中心。
直至1960年代,大量人口從中國內地湧入澳門,北區人口激增,教會因應需要,將花地瑪傳教區升格。行政當局在聽取了時任澳門教區主教戴維理(Paulo José Tavares)的提議後,認為有需要將當時各行政堂區的區劃,與現行以及教會計劃把1929年創立的花地瑪傳教區升格為宗教堂區的區劃一致。1 為此,行政當局民政廳在1965年4月10日發出訓令,2 組成一個由澳門市政廳局長擔任主席、澳門教區兩名代表、澳門市政廳和工務運輸廳各一名代表為成員的委員會,研究新的澳門半島行政堂區劃分。1965年8月7日行政當局頒佈第1676號立法性法規,將原來澳門的3個行政堂區,擴充為5個,即風順堂區、大堂區、望德堂區、花王堂區和花地瑪堂區。3 至此,花地瑪堂區正式成立。教堂的建設,以及隨後升格為堂區,印證了當地社區從組織鬆散到嚴密的發展歷程。
關閘(當代)
堂區範圍
該堂區包括青洲、台山、馬場、黑沙環、望廈、筷子基等地,南面以美副將大馬路與聖安多尼堂區和望德堂區相鄰,大部分土地均為填海所得,目前仍在繼續進行大規模的填海拓地工程。
1991年4月頒佈第26/91/M號法令,重新界定澳門半島行政堂區的區劃,仍然維持5個行政堂區的格局。4 根據此法令,花地瑪堂區包括:“本市的北部及西北部,以在沙梨頭南塢的一條計劃開設的街道為界,其坐向乃根據座標點(M為20123公尺;P為19447公尺),及(M為20314公尺;P為19524公尺)而定,於上述末後的座標點向北轉折,並進入和樂大馬路延伸至一條根據座標點(M=20457公尺;P=19611公尺)及(M=20597;P=19546)而定的計劃開設的行人道的交界處,及至與白朗古將軍大馬路的交界處,並沿該馬路、美副將大馬路、海邊大馬路、上述的斜坡及一段友誼大馬路的中心延伸至外港澳門自來水公司水塘的彎角處止。”
青洲山位於澳門半島西北部。海拔57米。原為孤懸於濠江中的一個小丘,江水環繞,風景幽美,綠樹蒼翠,故名青洲。昔日又稱之為綠島,“青洲煙雨”曾是“濠鏡十景”之一。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在蓮峰廟附近修築一堤使之與澳門半島相連。後來又陸續在山麓周圍填海。
青洲山
蓮峰山又名蓮花山。山南有望廈村,故又名望廈山。位於澳門半島北部。清同治年間(1862~1874)編修的《廣東圖說》稱:“蓮峰山,在(香山縣)城東南一百三十五裏大海中,有望廈汛。”一說,明時稱澳門為蓮島,故此山則稱為蓮峰;另說,此山形似蓮花而得名。山高62米,東近濠江,西臨大海,南望澳門,北朝大陸,在蓮花莖的盡頭,突兀拔起,宛如花球,山又多奇石,千形百態,舊日山頂岩石,遠望如觀音端坐蓮臂,其他岩石烘托如雲,更像是蓮花盛開。北麓有蓮峰廟,南麓有觀音古廟,均有幾百年歷史。東南麓有澳門電視台,山頂有古望廈炮台,現已廢棄。1997年澳門市政廳在此建成望廈公園。現山下有澳門旅遊學院及小型酒店。
新口岸水塘位於澳門半島東北部花地瑪堂區,20世紀20年代後期進行新口岸填海工程時圍海而成。用以貯存淡水,可蓄水200萬立方米,供澳門居民使用。1995年,號稱亞洲最大的澳門電腦音樂噴泉建於水塘之中,1998年電腦音樂噴泉遷至南灣湖中。
①、 澳門主教公署教區事務統籌秘書處(2006)《澳門教區成立四百三十周年教聞摘錄(1576—2006)》,2006年,第4~5頁。
②、1965年4月17日《澳門政府公報》第16期。
③、1965年8月7日《澳門政府公報》第32期。
④、1991年4月22日《澳门政府公报》第16期。
發佈者:澳門 口述歷史協會,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18/03/09/%e8%8a%b1%e5%9c%b0%e7%91%aa%e5%a0%82%e5%8d%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