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王家鑄造廠:澳門鑄炮業的盛與衰(下)

  澳門王家鑄造廠的建立,原本是為了生產供澳門各種炮台的火炮,但實際上工廠的訂單不僅只有本地市場,還有中國內地、印度及葡萄牙,可謂曾經是揚名中國和海外的「神器」。

  早在葡萄牙使團在1517年首赴中國時,廣州官員已經注意這些舶來火炮,甚至專門借來一門「佛郎機銃」來測試【註一】。其後,明朝與葡萄牙人先後爆發「屯門海戰」及「西子灣海戰」,明朝將領在海戰中認識到西洋火炮的厲害,於是開始仿造大量佛郎機銃。當時,明朝受到南方沿海的倭寇及北面的蒙古騎兵的夾擊,對火槍和火炮已經有很大的需求。在明末,朝廷為了對抗入侵的後金(即之後的滿清),中國官員便在廣東招募鑄炮匠和炮手,也從澳門購買威力強大的西洋火炮【註二】。

 葡萄牙人之所以向明朝售賣火炮,除了是賺錢之外,他們也希望透過支援明朝來換取他們在中國的特權或利益。憑著先進的西洋火炮,明朝在與後金的戰役上一度取得上峰,其中後金大汗努爾哈赤於1626年在寧遠城被西洋火炮擊至重傷,數月後身亡,重挫後金的攻擊。戰後,朝廷為了感謝這支「大將軍」的戰功,專程派官員祭炮。

  在「寧遠大捷」後,明朝更加依賴葡萄牙人的火炮,雖然一些官員反對過於依賴洋人,但在國難當前仍然在1623年及1627年招募洋人鑄炮匠和炮手。在葡萄牙人的協助下,信奉天主教的明朝官員孫元化組織了一支西洋炮部隊,準備隨時迎擊後金的進攻。不幸的是,孫元化的部下孔有德卻帶著這支精兵叛變(吳橋兵變),其後更投靠後金。原本用來對抗敵人的武器,現在卻反過來威脅自己,甚至成為後金(滿清)進攻明朝的「神器」,扭轉了過去的戰局【註三】。雖然吳橋兵變後,明朝再也沒有招募洋人鑄炮匠,但葡萄牙人支援明朝抗清,如澳門議事會在1648年送了100支由澳門鑄炮廠生產的火槍給南明皇朝。

  除了聯明抗清之外,澳門王家鑄造場的火炮也銷售到印度,甚至運回葡萄牙。在1640年,葡萄牙國王約翰四世反抗西班牙王室的統治而宣戰,澳門議事會為表國王效忠,一口氣捐贈200門卜加羅大炮回國。卜加羅火炮在葡萄牙「服役」了一段長時間,一些火炮甚至在十九世紀初的拿破崙戰爭時仍在使用!另外,澳門王家鑄造廠也會鑄造銅像和銅鐘,所以它不單只是一家兵工廠。

  澳門王家鑄造場威名遠播,這全賴王家鑄造師卜加羅的用心經營,但這位鑄造師在1656年返回印度的家鄉果阿。為何這位工匠離開澳門呢?當時,卜加羅曾經被提名為澳門總督的候選人,但由於他帶有猶太人血統,因而不能出任官職,心灰已冷的他決定離開澳門,而王家鑄造廠在此之後便在歷史中消失【註四】。


【註一】顧應祥,《靜虛齋惜陰錄》卷十二〈雜論三〉。

【註二】明朝官員在1620年及1621年已向澳門葡萄牙人購買西洋火炮,更派葡萄牙人炮手到北京教授如何操作。參見湯開建,《被遺忘的「工業起飛」——澳門工業發展史稿:1557 – 1941》(澳門:澳門文化局,2014年),第26 – 27頁。

【註三】歐陽泰(Tonio Andrade),陳榮彬譯,《火藥時代:為何中國衰弱而西方崛起?決定中西歷史的一千年》(台北:時報出版文化出版公司,2017年),第352 – 353頁。

【註四】金國平與吳志良,〈澳門博卡羅鑄炮場之始終〉,載於林廣志與張中鵬編,《明清時期澳門經濟史研究論文集》(澳門:澳門基金會,2018年),第250頁。

澳門王家鑄造廠:澳門鑄炮業的盛與衰(下)

明代《籌海圖編》中的佛郎機銃


澳門王家鑄造廠:澳門鑄炮業的盛與衰(下)1640年鑄造的澳門卜加羅大炮,炮身不僅鑄有鑄造師卜加羅的名字,也鑄上澳門市徽,以示正品。


發佈者:Lou Alex,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19/12/24/%e6%be%b3%e9%96%80%e7%8e%8b%e5%ae%b6%e9%91%84%e9%80%a0%e5%bb%a0%ef%bc%9a%e6%be%b3%e9%96%80%e9%91%84%e7%82%ae%e6%a5%ad%e7%9a%84%e7%9b%9b%e8%88%87%e8%a1%b0%ef%bc%88%e4%b8%8b%ef%bc%89/

(1)
上一篇 2019年12月24日 下午3:56
下一篇 2019年12月24日 下午4:55

相關推薦

發佈留言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