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踏入文創之路

考古踏入文創之路

作者簡介曹凱雲,澳門人,復旦大學考古學碩士。

一次偶然的機會,誤打誤撞闖進了文博之門,從此心裡裝著一份文博情懷。


  「讓文物活起來」是新時代對博物館的要求,如何「活起來」,有很多的探索和路徑,其中最顯著的效果是博物館對館藏文物賦予新創意,開發文化創意產品(以下簡稱文創產品)。文創產品的產生、存在與發展提升了博物館在現實社會中的影響力,拉近了文物與公眾的距離。

  近幾年,故宮博物院刮起了一股猛烈的文創風,故宮博物院熱銷的文創產品成為年輕人群體追捧的「網紅」。若想見到「網紅」的真身,在澳門藝術博物館便能一次性大飽眼福。《故宮文創與教育》,猶是澳門藝術博物館首次以文創產品與教育為主題所舉辦的展覽,可謂是創新的工作。

  時間倒回2012年前後,那時的故宮文創產品款式陳舊,毫無新意,一直以來,都是販售明信片和紀念品等等。故宮文創產品的走紅,得益於國家政策的鼓勵和支持,及時抓住時代發展的機遇,將其所開發的文創產品與各類企業合作,讓許多不接地氣的歷史,重新走近了大眾的生活。自從故宮文創產品的火紅,各地博物館也紛紛加入文創潮。

  如今在很多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開發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在田野考古領域少有涉及。文創產品具有直觀性、實用性與體驗性的特點,是教育傳播手段的有力補充,是促進公眾對田野考古工作的一種有效的方法。文創產品能夠將田野考古與當代人的生活、審美、需求對接起來,通過生活中各方面的接觸了解考古,進而主動了解、探究文化內涵。因此文創產品不是簡單的商品,要發揮著拉近考古與公眾距離的重要作用。

  然而,對於如何激活澳門考古文化,關鍵在於要有創新意識。考古發掘工作成果就是文物的出土,豐富的出土文物是吸引公眾關注考古工作的主要原因。對考古文物進行創意性開發,是對文物價值及考古工作的挖掘與傳播。澳門既然有本地出土的考古文物,又有文化創意產業的政策鼓勵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從資源配置的角度來看,為文創產品的研發營造良性空間。因此,應該充分利用好這些優勢資源,深度挖掘文物背後的內涵,推出不同類型的考古文創產品,去講述澳門的故事,又能潛移默化的改變大眾對考古的刻板印象。

  考古文創產品的開發,離不開市場調查研究,要重視不同年齡、不同消費模式的需求,準確把握公眾需求和文創產品的內在聯繫。針對年輕人群體,可以抓住當今流行趨勢;針對於中老年人群體,設計更重視質量和實用性。這些都是吸引公眾關注考古的方式之一。


考古踏入文創之路

《故宮文創與教育》展區,圖片摘自澳門藝術博物館官網


  考古工作在普通大眾心中是很枯燥、神秘的一項工作。洞開考古文創產品思路,將文創和考古結合起來。文創產品讓公眾在使用過程中了解考古、了解歷史,勾連起人們對澳門考古及至澳門傳統文化的喜愛,從而真正實現考古融入公眾的日常生活。

 

展覽名稱:《故宮文創與教育》 展覽

地點:澳門藝術博物館

展覽日期:2020年1月11日至2020年4月13日

發佈者:曹 凱雲,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20/02/29/%e8%80%83%e5%8f%a4%e8%b8%8f%e5%85%a5%e6%96%87%e5%89%b5%e4%b9%8b%e8%b7%af/

(0)
上一篇 2020年2月29日 下午6:50
下一篇 2020年2月29日 下午7:58

相關推薦

發佈留言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