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如同語言,讓我們沒有距離。」音樂存在的理由是藉由旋律傳達情感,語言未能表達的,都交給音樂來訴說。
如今的時代,音樂的發展豐富多元,從簡單只有一個音高到多個音高的範圍,都一應俱全。音樂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例如在通勤時聆聽音樂,或在家裡打開音響,或在難過時透過音樂抒發情感,每個人都程度不同地浸潤在音樂氛圍裡,不知不覺建構起一個社會的文化藝術。
將音樂融入我們生活裡的概念可以追溯到非常古老的時代,早在九千年之前,音樂在中原大地已開始綻放它的曙光。那時候的先人觀念中,人們是敬畏大自然的,覺得聲音具有產生神奇的力量,不僅能夠發揮治病救人的作用,也把音樂作為人與神溝通的媒介,因此,音樂在當時的條件下具有巫術的意義,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產生的文化藝術形式之一。
隨著生產力的進步、生活內容的豐富、情感交流的增多,人們逐漸將聲音串連起來,組合成有組織、有秩序產生的聲音,由此出現所謂的音調、曲調。論管樂的起源,很多人都認為其起源於生活,例如模仿鳥類的叫聲、風吹樹木的聲音等,把各種聲音透過樂器加以美化和規律化,不斷深化發展成今天的管樂藝術。
樂器是音樂的重要載體,它的演變是需要經過長年累月的積累、一步一步地由簡到繁、由初級到高級發展起來的,才使樂器得以形成多種種類、材質不同的樂器,如管樂器、弦樂器、打擊樂器等。此文將進行管樂器的統整介紹。
考古資料表明,新石器時期,我國已經有了吹奏樂器的出現,說明了在史前時期,我們的先人已經有了相當豐富的音樂活動。由於時間久遠,想要了解當時的吹奏樂器,只能通過考古出土的文物窺知。
一、笛
笛在材料的使用上,多使用鳥類骨骼。骨笛的制作規範,是用鶴類的尺骨截去兩端關節,刻好等分標記,然後再鑽孔成笛。一般長 20厘米,直徑約 1厘米,有四至八個音孔不等,可以吹奏出五聲至八聲音階。河南賈湖遺址出土的骨笛是我國目前所見的最古老的且可以吹奏的樂器實物。現存於河南省博物院。由此可見生活在新石器時代的人們對音階的認識與理解已經有了初步的建構。
二、塤
塤是黃河流域流傳廣泛的閉口吹奏樂器。塤的形狀好像橢球形,大小如鵝蛋,用陶土燒制而成,多為素面,也有個別的在塤體表面飾以簡單的紋樣。陶塤的頂端有一個吹孔,以浙江省博物館收藏的河姆渡文化陶塤為代表,大約距今6000 多年,這是我國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實物。隨著音樂發展的需要,陶塤從最初的只有一個音孔,到後來音孔逐漸增加,能吹出幾個音。
以陶塤吹奏出的旋律低沉渾厚,能表現悲切的情感。吹奏時,用手指開閉按音孔,口對頂端的吹孔,從吹孔吹進氣息與塤內的氣流形成摩擦而發出不同聲音,吹的聲音就像我們吹空瓶子的聲音。
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石器時代的多數陶質樂器被金屬、木質品所取代,只有陶塤這種獨特的樂器一直保留到現在,更於2017年成功被列為「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三、簫
簫與今天我們所見的簫不同,古老的簫是由一系列細竹管子組合成一個整體的管樂器,竹管子的長短不一,從長到短或從短到長依次排列,故又稱為「排簫」。管子的底部用黃蠟或塞子塞住,避免空氣流通,上端平齊,吹奏位置在頂部。由於管子的長短不同,因此,由吹奏位置吹氣發音,氣流進入管中,可以產生高低不同音調。距今2400多年的曾侯乙墓發現有兩支排簫,是現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竹制排簫,由十三根竹管組成的排簫,表面飾有色彩絢麗的漆繪。這兩支排簫現存於湖北省博物館。
多虧了考古發掘,一方面讓我們知道在人類還沒有書寫文字的年代,已有人類制作的吹奏樂器,有些管樂器沒有受到時間的洗滌,保留了自己的音樂形式,另一方面也讓我們意識到音樂的世界多麼寬廣,未來可能地下還有更多承載著先民故事的樂器等待我們去挖掘。
圖片來源:
河南省博物院官網
《光明日報》,2013 年11月1日
https://www.gushiciku.cn/dc_hk/108364139
浙江省博物館官網
中國國家博物館官網
《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彩漆排簫》,《學習月刊》,2019(07)
發佈者:曹 凱雲,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21/08/24/%e8%bf%bd%e5%b0%8b%e9%80%9d%e5%8e%bb%e7%9a%84%e5%90%b9%e5%a5%8f%e6%a8%82%e5%99%a8%e8%b9%a4%e8%b7%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