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迎宏,國家一級演員,當代舞者,曾擔任香港舞蹈團編舞及舞者,現時為舞蹈劇場導演。二○一 九年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文藝晚會擔任澳門區舞蹈類節目導演;創作並導演了「啟航·荔枝 碗」澳門造船文化舞蹈劇場;在今年十一國慶計劃上演的當代雜技劇「化·蝶」中擔任導演等。由舞者 到導演,由上海香港到澳門,身份與角色的轉變,令劉迎宏在澳門發掘了「因地制宜」的舞蹈藝術生存 之道。
港澳舞蹈藝術環境大不同
二○○五年劉迎宏以專才受香港舞蹈團的邀請前往香港發展。對於一名舞蹈表演者或創作者而言,香港的藝術資源相對充足,舞團皆有系統 的管理模式,舞劇也呈現更多創新性和種類。「之前在香港舞團做首席,每年基本要跳六部舞劇的主角。每次演出完,都安排有粉絲見面會、個 人訪談和簽名會。所有的光環都會聚集在那一刻,演出完的那一刻,我會覺得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
「但來到澳門以後,除了圈內人知道劉迎宏來澳門了,好像就沒人認識我了。」 談及7年前,因家庭原因來到澳門,劉迎宏直言港澳兩地的 藝術環境有落差,來澳後感到「水土不服」。「與其讓別人來認識我,不如讓我走出去」。克服了首席的光環和傲氣,劉迎宏選擇走進本地校 園,了解本地文化、適應不同的藝術環境。排課從早上八點開始到晚上十一點結束,每天還需要跨境往返珠海澳門,這樣的日子劉老師堅持了四 年。
回憶起那段時光,「很辛苦,但很充實」。劉迎宏表示,在那四年,他不但了解到本地文化和不同的教育模式,還調整了自己的心態,慢慢 把每一件事都做好。「必須要一步步來,別人認識你了,知道你的能力,才會信任你,你的機會才會慢慢越來越多。」
發揚澳門的文化 IP
澳門學界舞蹈比賽對各校校隊都意義非凡。作為校隊導師,劉迎宏從執教起,為各校隊創作及編排了多部優秀劇作,在校際比賽的舞台上呈 現了多元文化和非遺項目。以戲劇為題材的編排了中學組劇目「戲·源」,令青年一代演繹傳統老藝術家的京劇戲園;以冼星海代表作之一《黃 河大合唱》元素和體現母親河河魂永駐,從未脫流的背景創作了「黃河魂」劇目;運用澳門富有歷史底蘊的婆仔屋之水井為靈感創作了小學組劇 目「婆仔屋」,以啟發小孩們珍惜水資源和孝順長輩為主旨……立意豐富的原創劇目,使劉老師蟬聯了多年學界比賽的創作獎。
「既然大家都花了一年時間去訓練,那就應該讓他們走出去,去到更大的舞台。」劉迎宏稱,學界比賽雖為澳門本地最為重視的年度比賽, 但對學生而言遠遠不夠,他們需要去見識更廣闊的舞台。他領隊前往了內地的全國中小學藝術展演,去到了德國柏林和維也納。不止開闊了學生 們的眼界,看到全國甚至國際上舞者們的不同演繹;更是將澳門、中華文化帶向了國際的舞台。
在去年的「啟航·荔枝碗」舞蹈劇場通過影像技術呈現了本土造船文化後,劉迎宏開始著手打造下一個「澳門故事」——音樂劇的冼星海。 劉迎宏表示,冼星海對於澳門的重要性和代表性是被忽略的,可能只有冼星海大馬路為人熟知。但冼星海作為澳門之子、人民的音樂家是一個真 正能代表澳門的IP。「有時候就想想看,在澳門曾經還是個小漁村,有一個平凡的抬擔架的媽媽,卻培養出了一個不平凡的、國際性的音樂 家。」作為一個出身澳門,身懷多技,遊歷各國,歷經磨難還能譜出如此慷慨激昂的曲。因此,劉迎宏近年也在為打造冼星海的音樂劇進行創 作,希望音樂劇不只能讓澳門本地人對冼星海有更深入的了解,更是希望作為澳門代表的IP之一,被更多人知曉。
後疫情時代:「要做就做好」
疫情肆虐的近兩年來,很多演出和創作都面臨著疫情而來的阻礙。場 地座位的減少,演出隨時都可能被取消或延期,跨地演出也受到很大程度 的干擾和中斷。劉迎宏在創作上也受到疫情的困擾,但他反倒認為疫情給 予了他更深刻的思考。
作為導演的劉迎宏表示,不像演員的收入與演出次數掛鉤。在疫情期 間,工作其實並沒有中斷,團隊間一直都通過網絡平台進行討論會。半年 的時間,每天都在考量細節和溝通交流。前期在良好溝通上建立的詳盡準 備,使疫情穩定後的彩排工作進展順利,呈現出來的效果也是意料外的滿 意。當代雜技劇「化·蝶」便是在疫情背景下創作並排演而成,打破了雜 技劇的常規框架,呈現了連貫劇情性的雜技劇目。
「疫情下給了導演更多的思考,所以疫情過後,創作就都像雨後春筍 一樣冒出來了。」疫情像在匆匆紛擾的世界按下了暫停鍵,對自己對身邊 事物都有了更深層的探討。劉迎宏在疫情期間重新認識了自己,更加堅定 了創作「要做就做好」的信念。快餐時代下,給多少錢做多少事的趨勢, 使能留下來的作品越來越少,精力能力也在一個個速成品下消耗殆盡。 「每個作品都是要經過思考,要認真去做。如果達不到我的要求,那我不 如不做了。」
發揮灣區優勢:新平台、聚人才
劉迎宏在港澳發展已有十餘載,本次獲得《瘋》年度藝術人物(共建灣區),他表示展望著大灣區和琴澳深度合作的未來。
提及橫琴對於文化界而言,是一個非常好的平台。在橫琴沒有七天的限制,省去了行政和簽證流程。無論是成立一個辦事處,采風結束後可 以在橫琴進行探討創作。或是舉辦研討會、論壇或是工作坊,都是一個方便兩地藝術家們的地點,促進了藝術文化間的交流。他亦提及,雖然現 時政策對於藝術文化的關注相對少,但要先有想法,要先走出去。
除此之外,對於人才的交融,不論是大灣區還是琴澳合作,都助於打破地域的限制。有才華的人、有情懷的人、有能力的人,都能在這個平 台匯聚碰撞,產生更加新奇有趣的作品。「文化,如果做不成產業,一直需要靠資助是行不通的,所以需要的人才才培養聚集起來。」正如近 年,劉迎宏參與組織了澳門音樂劇協會,希望藉此聚集澳門本地的專業人才。音樂劇涵蓋了多維專業面,以音樂劇為核心,廣攬音樂、舞蹈、編 劇等多元賢能,一起組建更大的文化平台。「平台不夠大,是因為大家都在做各自的平台,而不是匯聚在一起。」
劉迎宏表示,雖然來澳門時間不久,但發現澳門臥虎藏龍,有很多為了這個城市認真做事的人。「澳門是個有人情味的城市,既然命運安排 了我成為澳門的一份子。那希望不忘初心,無論是哪個行業,都盡自己的一份力。」
發佈者:莫 縈芊,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21/10/25/%e8%88%9e%e8%b9%88%e8%97%9d%e8%a1%93%e5%ae%b6%e5%9c%a8%e6%be%b3%e7%9a%84%e7%94%9f%e5%ad%98%e4%b9%8b%e9%81%93-%e5%b0%88%e8%a8%aa%e8%88%9e%e8%80%85%e5%8a%89%e8%bf%8e%e5%ae%8f%e5%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