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進社區與世遺共融

藝術進社區與世遺共融
管樂團在聖母玫瑰堂表演

澳門政府近年因應社會的需要和現實的情況,推出了多項文化政策及措施,持續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展多項歷史建築的修復工程、增加文創空間、加速文史建設等這些不同的政策及措施都顯現成效。文化保育由個別建築物保育的點,拓展至街道保育的綫,乃至社區面,實現文化根植社區,亦使澳門成為文化永續之城。

所謂社區文化,其實就在你我身邊,卻常常被我們忽略的日常生活習慣與細節。要如何令藝術與社區共融,使居民投入其中,又能創造更多有趣好玩、互相學習欣賞的機會,同時藉此保育社區文化?

澳門在過去十多年經濟快速增長,回過頭看,除了經濟,好像也沒有甚麼增長。隨着「荷包」富裕,人的追求由最基礎的溫飽得以提升,講求精神上,藝術上的滿足。近年,就有藝術團體把創作重心轉移至社區,打破藝術只活在展廳、音樂廳、舞台的固有印象。

藝術進社區與世遺共融
鄭家大屋表演

走進社區的藝術,除了希望透過欣賞藝術來得到愉悅感和啟示,往往是參與者欣賞的過程。策劃者皆希望,「藝術」可以提高親民度,藉以藝術之名,以個人自身互動,帶來對話與反思。藝術介入社區生活空間,不僅止於公共環境的美化。更重要的是,透過參與式設計的操作所導致的社區空間形式改變,使社區生活中的人際關係亦發生質變;或藉由邀請民眾參與創作的公共藝術設置過程,希望激發社區居民彼此之間的一種情感聯繫、創造出社區一體的集體意識。

藝術進社區與世遺共融
梁沛龍與管樂團在聖母玫瑰堂表演

藝術走進社區要怎麼走?

梁沛龍是澳門青年管樂團、澳門青年交響樂團、培道中學及鏡平學校的導師及指揮,在過去很長時間一直深耕本澳管樂發展。他認為澳門市民對藝術的賞析大大提升,各樣的表演百花盛放,僅是藝術團體都有數百個,但亦帶出一個問題⸺僧多粥少。

「粥少」指的是場地,本澳藝術場地不多,當中亦有劃分不同的功能,藝術展覽的不能使用文化中心、音樂表演的不會使用海事工房,對於梁沛龍所帶領的管樂團,正正被場地所困,一年不會有太多的演出機會。「管樂表演對場地有要求,不是所有場地都能滿足」,而藝術走進社區也帶來新的機遇。

早前由文化局主辦的“樂韻悠揚大三巴”活動,安排澳門樂團在大三巴前演奏,以音樂宣揚澳門世遺魅力,透過歷史建築與文化藝術的創新融合,打造獨特的文旅體驗,現場人流空前,最終不得以實施人流管制。

「這種藝術與世遺的融合,也是藝術走進社區的一種展現。」他認為在社區當中安排這種活動,是普及藝術的好方法。「藝術不應該是高高在上,貼地才能走進民心。」當藝術以一種慶典形式出現在社區之中,勢必將擾動該社區原本規律的生活步調、直接改變社區生活的結構,並營造出邀請互動的節慶氛圍。藉由邀請社區民眾參與某種藝術活動的排演、學習與創作過程,使得藝術活動成為社區生活不可或缺的構成元素。同時更好帶動世遺保育、吸引人流到社區盤活社區經濟,這一串連鎖效應是在藝術進入社區之後的蛻變。

藝術進社區與世遺共融
崗頂劇院鏡廳表演
藝術進社區與世遺共融
崗頂劇院

但這種藝術與世遺的有機結合,受制於場地批給以及難以市場化問題。這些社區場地十分稀少,即使有場地都未必能夠輕易借出。再者,這種社區藝術大多以免費形式。你能想像如果走過大三巴,現場正在進行藝術表演,但如果要觀看就先要付費,這與普及社區藝術背道而馳。無可奈何,沒有藝術消費的概念導致藝術團體只能靠少部分收入發展,局限了發展。

因此,梁沛龍認為在推動藝術走進社區的同時,要培養市民對藝術消費的意識。當市民懂得藝術是需要消費時,整個藝文產業鏈就會逐步形成。自上而下,自給自足,從頂層結構的政策就會成為重要指標。

除了資金問題外,場地亦令業界頭痛。《東區-2詳細規劃草案》已完成諮詢,文本建議兩幅文化設施用地興建城市級博物館及展演廳,而兩幅位於A區最南端、土地面積約6.9萬平方米的用地D11、D12,兩用地佔區內用地面積4%,最大許可建築高度為海拔20.5米;選址考慮到交通便利且有公共交通直達,以方便居民及遊客到訪。如果在東區-2中有新的藝文設施,無疑鼓舞本地藝文團體,場地問題得以緩解,最重要的是透過文化扎根,讓藝文成為市民的心靈雞湯。

藝術進社區與世遺共融

發佈者:Justin,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22/12/23/%e8%97%9d%e8%a1%93%e9%80%b2%e7%a4%be%e5%8d%80%e8%88%87%e4%b8%96%e9%81%ba%e5%85%b1%e8%9e%8d/

(0)
上一篇 2022年12月22日 下午2:58
下一篇 2022年12月23日 上午11:39

相關推薦

發佈留言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