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歌》、《空谷回聲》皆為黃虎威先生於一九五八年創作的鋼琴組曲《巴蜀之畫》中的作品,《巴蜀之畫》是黃虎威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六首簡短的鋼琴作品據說均由四川當地民歌素材改編,描繪了黃先生對童年時期在四川內江生活秀麗風景的美好回憶。《晨歌》、《空谷回聲》據說分別由浦江民歌《割草歌》和藏族民歌《山上的積雪,好似一朵花》改編,筆者目前還沒有尋得《割草歌》、《山上的積雪,好似一朵花》原始的樂譜譜例,其作品可見是充滿民族情懷與中國風味的,以下筆者將以《晨歌》、《空谷回聲》例證分析。
《晨歌》是《巴蜀之畫》組曲中的第一首,4/4拍,樂曲較為簡短,共九個小節,屬一部曲式。樂曲以較為緩慢的柔板速度,清新的表情進入,第一小節第四拍的五度和聲奠定了樂曲清晨空曠遼闊的面貌。見上圖譜例1,1-4小節為a樂句,通過升高八度的變化反覆得到5-9小節的a1樂句,第九小節為擴充。這種樂句間的不規整、不平衡體現了中國樂派的創作特點。較為遺憾沒能找到該樂曲的民歌原型,但剔除縱向和聲以及橫向上對主旋律的修飾,可推斷出其民歌原型的大致旋律,見上圖譜例2。
從調式來看,《晨歌》整體屬於a羽五聲調式,當中也混合使用了多利亞調式,多利亞調式中的升六級音具有遠古神秘的感覺,使樂曲色彩變得更為豐富,契合了清晨的雲霧未散的畫面。和聲寫作上,作者摒棄了西方傳統的功能性和聲的寫作方式,在該樂曲伴奏和聲使用上除了終止式見完整的三度疊置和聲,其他和聲皆用三度或是較為空曠的五度音程和弦,且和聲大多使用平行進行,起到了弱化功能和聲的效果,並且屬到主的功能和聲始終沒有出現,使得樂曲調性感並不明朗,具有一種清晨林間朦朧的色彩美感。
《空谷回聲》屬於一部曲式,g商五聲調式,2/4拍,中板速度,與《晨歌》的創作手法相似,同樣採取了高八度的反覆、變化反覆的旋律發展手法,樂句間同樣為不平衡。
如圖譜例3,a材料為1-4小節,2+2結構,樂逗材料反覆,力度從mf到ppp模仿山谷中聲音的迴蕩,和聲採用連續的三度和聲線條平行,b材料為5-10小節,3+3結構,同樣的手法再次模仿山谷中聲音的迴蕩,左手伴奏採用了五度和聲的線條平行,營造山谷空蕩的氣氛。
拋開用反覆的旋律發展手法,結合以力度對比模仿聲音在山谷中迴蕩這一寫作思想,可推測該樂曲的民歌旋律原型應如譜例4。
第11小節開始向上高八度的音區變化反覆前面兩個樂句的材料,如圖譜例5,變化反覆b材料時旋律在保持b材料骨幹音的基礎上作了音型的改變,增強了音樂的流動性,描繪了山間水流的意象,左手伴奏和聲層變厚,採用完整的三和弦,但保持了和聲的線條平行這一特質,以達到淡化和聲功能性的效果。樂曲在補充了3小節走向結尾。
回顧《晨歌》、《空谷回聲》兩首作品,可見作者在調式、和聲、曲式、旋律發展手法方面的寫作,都作了符合中國風味的思考。調式上以我國傳統民族五聲調式為主。和聲上摒棄了西方功能性和聲寫作思維,雖然未見出現五聲性和聲,但其淡化了和聲的功能性質。
結構上,體現了我國傳統寫作的非方正性的結構考慮。旋律發展手法方面看似簡單,符合中國傳統審美的。西方傳統的九種典型的旋律發展手法(倒影、逆行、逆倒、時值擴大、減縮、模進、剪裁、反覆、變化反覆)中,與中國傳統的旋律發展手法相同或相似的,有且只有反覆、變化反覆,因而筆者認為其作品《晨歌》、《空谷回聲》中僅採用反覆、變化反覆是有意而為之,簡單而高效契合了樂曲所表達的意境。
黃虎威作為中國早期將民族音樂應用於鋼琴作品的先驅者,其鋼琴組曲《巴蜀之畫》具有極強的創新意識與較高的藝術價值,巴蜀山水在音符化之下完成了“具象、抽象、具象”的聯覺畫面感,其將中式的民歌民族元素在西式的鋼琴體裁上的結合,展示出中國音樂作品的意境之美。
發佈者:吳 藍滔,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24/03/29/%e9%bb%83%e8%99%8e%e5%a8%81%e3%80%8a%e6%99%a8%e6%ad%8c%e3%80%8b%e3%80%81%e3%80%8a%e7%a9%ba%e8%b0%b7%e5%9b%9e%e8%81%b2%e3%80%8b%e7%9a%84%e4%b8%ad%e5%9c%8b%e9%a2%a8%e5%91%b3%e5%88%86%e6%9e%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