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晚清至民國前期間,中國內地珠三角地區,有一些已達婚齡仍未婚的女性自行把頭髮像已婚婦人一樣盤起,以示終生不嫁、獨身終老。當時自梳後的女人被稱為“自梳女”,也稱馬姐或姑婆,死後稱淨女,是中國女性文化的一種。今年第三十四屆澳門藝術節其中一部作品,環境舞蹈劇場《她說》正是以自梳女為題材,以舞蹈、粵曲技藝及中西音樂為媒介,在仁慈堂婆仔屋向觀眾呈現自梳女的故事,由封建時代的“她”帶領我們認識女性自我意識覺醒的精神。
醉心研究自梳女文化
“立領斜襟白衣,黑色寬鬆長褲,一頭黑髮打成髻。”這是最典型的自梳女形象,她們是中國傳統文化和歷史的一部分,她們的故事和經歷提醒我們關注女性的權利和自主性,反思傳統觀念對女性的束縛和限制。陳茗是一位九十後的澳門女生,年紀輕輕前往北京求學、研習舞蹈。她現時在澳門擔任舞蹈老師,在二○二一年編排一部名為《自梳》的獨舞作品時,與自梳女結下不解之緣。“當時在創作過程中,了解到自梳女的題材後,覺得很有意思,在以廣東人的珠三角地區裡,女性孕育一種有別於當時社會環境的自主意識,從她們的故事中所體現到的勇氣,令我為之動容”。
“由於當時習俗,自梳女下南洋回鄉後,不能與家人同住,同鄉會便倡議建造一間自梳女的安老院,至今順德冰玉堂保留了不少自梳女的歷史和習俗,像是梳起的日子是需要精挑細選,當天也要像結婚一樣派喜糖,她們還會習慣把白蘭花別在耳後。”為了深入了解自梳女的故事,陳茗更到順德均安鎮的“自梳女博物館”——冰玉堂,親自尋找自梳女的根。
“除了歷史方面,我想更多着墨於表達她們的內心世界。我們沒有辦法重現歷史,只能透過自己主觀經驗和想法想像和推測,在作品中傳達訊息上,更多的是希望觀眾站在自己身處的現代社會,透過觀看古代女性面對掙扎和抗爭的精神,重新審視當下的自己”。
籌備藝術節表演的挑戰
陳茗在內地參與不少舞蹈劇場演出和策劃經驗,首次籌備一個在澳門本地演出的作品。她介紹,《她說》將融合在去年入選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藝術創作人才資助項目的作品基礎上,再擴展加入不同的元素。“去年那個作品主要以南音說唱為主,這次藝術節我們改成以粵曲技藝及中西音樂為主,為了貼合我想要由現代看過去的創作理念,把中樂和西樂交融所呈現的音樂,我認為更能表現出所想要的當代性”。
陳茗分享,將在婆仔屋室外空間演出,以往很多作品都在劇場內演出,這次選址婆仔屋是因為這裡曾是仁慈堂建立的貧窮者之家,在二戰後專門收容女性長者,曾有逾百名“婆仔”在此聚居,被稱為“婆仔屋”,與自梳女的文化不謀而合,她期望走出劇場,在一個具自梳女歷史和文化的地方表演。“這的確是一件具挑戰性的事情,我們還有無法預計的天氣等問題,在這個籌備過程中,真的是既開心又焦慮,只好一直勉勵自己迎難而上”。
“第一次入選藝術節做一個屬於自己的作品,真的是一件很興奮的事情,也很感謝文化局的機會,讓我放膽嘗試呈現想要做的演出,即使過程並不容易,我相信做完後,會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都是沿途上的經驗和積累”。陳茗希望通過作品,讓觀眾感受到一種鼓勵的能量,以及女性強大的力量。
審視自我勇創藝術路
陳茗在十一歲時,便自己一人搭飛機到北京求學,因長期的自立生活養成了堅強獨立的性格,現時她除了擔任舞蹈老師外,正攻讀博士學位,在繁忙的工作中,她仍堅持樂此不疲地創作舞蹈作品,在她的身上也能體現作品中所強調的自我意識。“我認為當女性擁有了自我,才能擁有幸福,有不少的女性在進入婚姻後,因為母親的角色而失去本身作為獨立個體的個人角色,我希望透過創作藝術作品,讓觀眾重新反思和審視,從而找到自我的答案”。
在畢業後,陳茗並沒有選擇留在發展空間較大的北京,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澳門,她笑言自己是個比較重家庭的人,在外地總會想念家人,因此在一開始便決定畢業後是會回到澳門發展。“另一方面,我也清楚知道澳門在藝術上一直以來都屬於發展中的狀態,我也希望能夠作為一個澳門本地的藝術工作者,回流來讓藝術市場更加活躍起來、令競爭性更強。”
她認為有競爭便有市場,國家藝術基金將港澳台項目納入資助後,對澳門本地藝術發展亦有一定推動力,令藝術環境變好,形成一種有如鯰魚效應的良性競爭。未來,她希望能再推動本地的藝術氛圍發展,也展望能在澳門成立專業化的全職舞團。
發佈者:Cheang Tracy,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24/05/28/%e3%80%8a%e5%a5%b9%e8%aa%aa%e3%80%8b%e5%b8%b6%e5%87%ba%e5%a0%85%e9%9f%8c%e7%9a%84%e5%a5%b3%e6%80%a7%e8%a6%ba%e9%86%92%e7%b2%be%e7%a5%9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