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鳴琴音伴隨人生路

圖/ 受訪者提供

梁曉鳴琴音伴隨人生路
梁曉鳴博士

“年代不斷在變,不變的是藝術始終是人類最寶貴的智慧結晶。”澳門資深鋼琴家梁曉鳴,自幼便與鋼琴結下不解之緣,其後不斷深化學習演奏技巧,經歷無數台上的光輝時刻和艱辛磨練,亦遇上不少良師益友。現時,他仍樂此不疲地舉辦一年一度的鋼琴獨奏會,持續音樂教學事業,培育新一代的本地人才。

從叛逆少年到鋼琴大師

梁曉鳴自小師從父親梁官流學習鋼琴,開始音樂生涯的啟蒙。他卻笑言,其實當時並不喜歡彈鋼琴。“算是在父親的迫使下開始學習彈鋼琴,其實比起音樂,我更加喜歡理科。”儘管如此,他仍乖巧地跟隨父親學習鋼琴,把叛逆深藏在學習中,在內心暗自定下超越父親的目標。“約十三、四歲時,父母發現他們的技術無法再教我,加上年少氣盛,我也開始不太聽話,他們就把我送去跟著名的鋼琴家周廣仁和黃安爵學習,讓他們來挫一挫我的銳氣”。

梁曉鳴琴音伴隨人生路
梁曉鳴琴音伴隨人生路

提起曾遇過的恩師,梁曉鳴的言語間充滿着感激之情,他認為當初老師們教會他的,不單只是鋼琴演奏技術,對每件事的嚴謹和認真,令他深刻體會到藝術具備改變他人人格素養的力量。“後來在報讀大學時,我思考良久應該選擇物理或音樂。最後,我選擇了到美國堪薩斯大學,跟隨世界級名師繼續學習音樂”。梁曉鳴在一九八二年到美國留學,受業於著名鋼琴家、榮譽鋼琴教授高士德,在其後的日子努力攻克鋼琴表演藝術的各項難題,並在一九八九至一九九四年間擔任美國堪薩斯大學音樂系助教,開始在音樂研究及教學的路上行穩致遠。

回澳後嘗試不同的跑道

在美國堪薩斯大學歸來,梁曉鳴於一九九五年回澳後,在澳門演藝學院音樂學校擔任導師,並於一九九七開始同時於澳門理工學院(現為澳門理工大學)任教,不久後更投身政府公職,先後擔任文化局副局長及文化局局長。“擔任公職後便是着重在行政、管理、藝術策劃等,我認為在不同的領域裡,便會有不一樣的挑戰和滿足感,我自認是樂於接受挑戰的人,能夠接觸到鋼琴演奏與行政工作上的不同點,令我感受頗深”。

雖然沒有再站在台上演出,梁曉鳴只是換了一個崗位去“服務”藝術,這一別,卻花了二十年時間。“在當時有二十年沒有再演奏,卻仍然持續在學校開展音樂教學,堅持這一點是多年來沒有改變”。自二○一八年卸下多個藝術及音樂相關的管理及領導工作後,梁曉鳴再次全身投入教學工作及學術活動,重拾對演奏的熱情,自二○二一年開始每年舉辦鋼琴獨奏會,至今舉辦《浪漫之巔》、《樂聖貝多芬》、《再攀巔峰》及《李斯特超技練習曲》四場獨奏會,每年他均會選擇高難度的樂曲作為主題,挑戰自己的音樂演奏技巧,令表演生涯再創高峰。

梁曉鳴琴音伴隨人生路
梁曉鳴琴音伴隨人生路

因材施教,秉承恩師精神

梁曉鳴在理工大學藝術及設計學院的教職員辦公室,門前貼滿了筆記本的紙張,走近一看,上面的筆跡密密麻麻地寫着“我以後不再缺席”或是悔過書。梁曉鳴笑言,那是他懲罰不聽話學生的做法,他在學生口耳相傳中亦流傳一個稱號——“大王”。“因為以前一九九七年剛開始任教時,與學生的關係比較親近,在他們不做功課或不聽書時,我便會開玩笑要他們請我吃豬扒包、喝可樂,他們覺得我欺負他們,所以便叫我‘大王’”。他親切近人,卻十分認真的教學風格至今仍始終如一,深受學生喜愛。

梁曉鳴琴音伴隨人生路

“一個好老師所教出來的學生,應該是每位都風格不同的,我仍記得老師曾說過:‘教學不是把學生的腦蓋揭開,把知識塞進去,而是幫助學生打開他們的腦蓋,找出他們內在的特點,並加以發揮’。”在從小到大,受到中外名師的教學風格薰陶下,梁曉鳴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學理念。他分享,有很多人誤解演奏考級的意義,認為考到最高級便是終點,其實那只是在音樂路上自我探索的一個起點。“我認為好的老師,不只用一種方法去教同一班學生,而是因材施教地去了解、觀察每個學生的長處和獨特性”。

梁曉鳴琴音伴隨人生路

梁曉鳴多年來不間斷於藝術領域工作,為他的生活帶來不少啟發和感受。他期望像所遇到的老師一樣,將自身對藝術的熱情和追求傳承下去,薪火相傳,用藝術影響更多人。“藝術令我感到滿足,令我不斷完善自我。我認為日常生活裡能夠改善他人想法的就只有藝術,是人類所創造的真、善、美”。

梁曉鳴琴音伴隨人生路

發佈者:Tracy Cheang ,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25/01/24/%e6%a2%81%e6%9b%89%e9%b3%b4%e7%90%b4%e9%9f%b3%e4%bc%b4%e9%9a%a8%e4%ba%ba%e7%94%9f%e8%b7%af/

(0)
上一篇 2 天前
下一篇 1 天前

相關推薦

發佈留言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