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浪潮中,珠海橫琴文化藝術中心秉持“山水橫琴,灣區客廳”理念,以其獨特的設計與豐富的功能,成為琴澳文化交流的重要地標。其約十四萬平方米的建築空間內,圖書閱覽中心、文化演藝中心等區域一應俱全,自去年九月十四日啟幕後,為琴澳兩地居民輸送多元文化服務,也為澳門藝術發展搭建廣闊平台。而今年二月二日至四月廿四日舉辦的“古蜀瑰寶·三星堆與金沙”文物特展,讓橫琴文化藝術中心更加璀璨閃耀。

“古蜀瑰寶——三星堆與金沙”文物特展由四川省文物局、廣東省文物局指導,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行委員會聯合廣東省人民政府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工作辦公室、澳門基金會、中國保利集團等多家單位聯合舉辦。旨在澳門回歸祖國廿五周年之際,為觀眾打開一扇探索古蜀文明的窗口。展覽匯集三星堆遺址及金沙遺址的一百六十三件(組)青銅器、金器、玉器等精品文物,分四大板塊展現古蜀文明的歷史脈絡與豐富內涵。
展覽特色鮮明,序廳以“戴金面罩青銅人頭像”與陶器為序曲,運用視頻與投影技術,帶領觀眾穿越時空,探索古蜀文明。主展廳的三個部分,從不同歷史階段展現古蜀風貌。第一部分通過三星堆考古成果,呈現古蜀先民與自然、神靈的和諧交融;第二部分講述巴地與蜀地在春秋戰國時期的特色文化,展現二者相互融合的魅力;尾聲以青銅尊、玉琮等傑作,揭示古蜀文明的多元交融與創新精神,凸顯其作為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的生動例證。
此次展出的文物吸引了大量觀眾“打卡”,其中,莊嚴肅穆的青銅大立人像,是《盜墓筆記》銅像原型,其雙手誇張的姿勢和神秘的表情,引發人們對古蜀祭祀文化的無限遐想;黃金面具雖有殘缺,卻難掩其奢華精美,展現古蜀人極致的美學追求,堪稱“古蜀土豪們的極致美學”;太陽輪盤造型奇特,形似現代方向盤,其象徵意義撲朔迷離,被稱為神秘古蜀的“方向盤”,體現古蜀人對太陽等自然現象的崇拜。這些文物不僅是藝術品,更是古蜀先民智慧與創造力的結晶,承載着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
展覽還借助多媒體展示、互動體驗、專家講座等形式,讓觀眾全方位了解古蜀文明。文創區創意周邊深受觀眾喜愛,還展出橫琴非遺傳承人琚翠薇的和香技藝產品,將傳統香文化與現代設計結合,為展覽增添獨特韻味。而澳門青年參與的講解工作,也為展覽注入青春活力。

“古蜀瑰寶・三星堆與金沙”文物特展在橫琴文化藝術中心的舉辦,讓大灣區居民在家門口領略古蜀文明的魅力,推動了琴澳文化交流合作邁向新高度,也為文創藝術領域帶來新的靈感與活力,讓古老文明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光彩。展覽持續至四月底,朋友們不妨走進橫琴文化藝術中心,感受這場文化盛宴帶來的震撼與感動,共同探索古蜀文明的奧秘。

發佈者:Mel,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25/03/29/%e6%a9%ab%e7%90%b4%e8%97%9d%e8%a1%93%e6%96%b0%e7%ab%a0%ef%bc%9a%e6%8e%a2%e7%b4%a2%e5%8f%a4%e8%9c%80%e7%91%b0%e5%af%b6%e6%96%87%e7%89%a9%e5%b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