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堡街 (Rua do Regedor)

地堡街 (Rua do Regedor)

地堡街,位於氹仔舊城區,由排角起,至消防局前地止。該街以美食聞名,是澳門著名的美食街。遊客都習慣前往地堡街品嘗各款美食。鄰近有葡式大屋博物館(龍環葡韻)環境非常舒服,是氹仔重要的文物建築與文化遺存,同時也是澳門極富代表性的景點之一。

地堡街 (Rua do Regedor)

街道的開闢

行走在地堡街上享受美食時可曾想過昔日這裏還是一片汪洋呢?用滄海桑田來形容澳門是再確切不過了。氹仔島原為三山兩島,即東部的雞頸山和觀音岩相連,稱為大氹仔,菩提山稱為小氹仔。大約在二十世紀中葉以前,兩氹的北面開始相連,稱為氹仔島,兩島之間為海灣。現在的坭基、西沙、地堡街與北帝廟附近,那時還是汪洋。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後,由於泥沙大量淤積,以及自東向西填海工程的擴展,兩島便連成一片。澳葡政府在大氹仔和小氹仔間連接處的淤積新地和人造新地上,建設氹仔市區(今氹仔舊城區),其中就包括地堡街和官也街。由此可知,地堡街大約是在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以後才得以開闢。

龍環葡韻

臨近地堡街的“龍環葡韻”被選評為澳門新八景之一,以住宅式博物館為中心,展現出典型葡萄牙人生活方式及場景。龍環指龍頭環,即氹仔舊稱。這景致在氹仔海邊馬路,瀕臨海灣,紅樹林叢生,鷗鳥飛翔,環境幽美,極富詩情畫意;堤畔一列古榕,樹下設紅木椅和古雅路燈;在碎石路的另一旁,建築有一列葡式房屋,典雅別致,呈現一派歐陸風韻。

地堡街 (Rua do Regedor)

這列房屋已成為葡萄牙式住宅為主的博物館,形似別墅,共有5幢,格調一致。五幢葡萄牙式住宅分別為:土生葡人之家、海島之家、葡萄牙地區之家、展覽館、迎賓館。現在,此住宅式博物館是澳門重要的文物建築與文化遺產,也是澳門極富代表性的景點之一。此五幢葡萄牙式建築,落成於1921年。原為澳門離島高級官員的官邸及一些土生葡人家庭住宅。這類舊式西洋別墅,在19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中國沿海一帶也有不少類似的建築物。約在1984年間,這幾幢房子被旅遊司修葺改建成“博物館和陳列室”,除保留其建築風格外,還陳列不少古舊傢俱、藝術品、檔、書籍和玩具,再現二十世紀初居澳葡人家庭風貌,從中可窺東、西方混合的文化和經濟的特徵。於1992年,澳葡政府對該建築群進行修復和改建為住宅式博物館。

地堡街 (Rua do Regedor)

北帝古廟

北帝廟,位於氹仔市中心地堡街嘉妹前地,為氹仔島最古老的廟宇。據廟內現有的“重修上帝祖廟捐簽碑誌”載,“茲我潭仔龍頭環真武上帝廟,創建於道光閼逢癸卯之歲,坐位在巽乾辰戌之原地,枕一灣,諸峰朝拱門,環十字,四水歸源,是以赫灌聲靈,洋夷震懾,調風和雨,海國安瀾……”,該碑乃是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重修所立,碑刻中的道光“癸卯之歲”乃是道光二十三年,即1843年。由此可知,北帝廟建於1843年。整座廟宇氣勢宏大,金木浮雕,古色古香;且懸匾豎碑,整個廟觀的外形莊嚴而肅穆。正門椽梁及簷拱處除繪有七彩壁畫外,更有雕刻裝飾,做工精細,造形生動,栩栩如生。殿內陳設著有百年歷史的石碑、牌匾等物,這些金石雕刻之物,除了有一定藝術價值外,還有一定的歷史價值,是研究當地地方誌,民俗、社會史等重要的資料。

地堡街 (Rua do Regedor)

北帝廟中祭祀的北帝神是北方神,即人們所說的真武帝君、玄武帝君、玄帝,統轄著水族,於是北帝又被人們供奉為治水之神。由於北帝受到宋明皇帝的吹捧,對其崇拜,更是遍佈全國各地,甚至明代時把祭真武定為官方禮祭。而氹仔在道光年間還是一個小島,又是一小漁村,需要這位元治水之神的庇佑,於是才在該島上創建一座北帝廟。澳門北帝廟兩邊門聯為:“北總天樞威鎮龍環三沙欽聖德,極居帝位恩周魚港四海頌裨功”。是歌頌北帝神績的,值得注意的是聯中所提及的“龍環”二字,它與廟內一古老鐵鐘上刻之“潭仔”一樣,均是氹仔二百多年前的舊稱。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地堡街 (Rua do Regedor)

或搜索公眾號:瘋刊(ID:FantasiaMagazine)

本期編輯:Lin

文化公所供稿

發佈者:澳門 口述歷史協會,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17/02/28/%e5%9c%b0%e5%a0%a1%e8%a1%97-%ef%bc%88rua-do-regedor%ef%bc%89/

(3)
上一篇 2017年2月28日 下午4:21
下一篇 2017年2月28日 下午5:08

相關推薦

發佈留言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