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文學:彌足珍貴的堅持 ——專訪澳門大學中文系教授朱壽桐先生

簡介

朱壽桐,筆名鄭舍農。江蘇鹽城人。歷任南京大學中文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澳門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魯迅研究會、中國郭沫若研究會理事,澳門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著有評論專著《酒神的靈光》、《情緒:創造社的詩學宇宙》、《中國新文學的現代化》、《殉情的羅曼史——創造社的文學傾向》、《新月派的紳士風情》,主編《中國現代主義文學史》、《中國現代小說史》(第二卷,合作)等。


澳門文學:彌足珍貴的堅持 ——專訪澳門大學中文系教授朱壽桐先生

  朱壽桐教授


“精神矍鑠,神采奕奕。”這便是朱壽桐教授留給筆者的初印象。上午十一時,朱先生正在工作室內專注地閱讀手中的書籍。他見筆者進來,隨即站起笑容可掬的請筆者落座。先生雖年近花甲,卻目光如炬,思路清晰,博古通今,出口成章。

 

朱壽桐先生的散文集《從俗如流 》由作家出版社於2015年出版。收錄了他二十多年來創作的六十餘篇散文。在這本書裡,朱先生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母子、父子、師生、朋友之間細膩的感情。文字真摯動人,自然平凡,宛如遺落在海灘上的珍珠貝殼,在俗流中閃閃發光。


 澳門文學:彌足珍貴的堅持 ——專訪澳門大學中文系教授朱壽桐先生

受訪者的作品《從俗如流》

散文寫作:表達真情實感

對於散文,朱教授認為這是最易寫,卻也是最難寫的文體。散文並不拘泥於繁冗的文學體裁,信手拈來的隨筆皆可稱做散文。散文是靈動的,飄逸的,美麗的。而要寫出優秀的散文,做到形散神聚卻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朱先生自嘲他的散文總是隨寫隨扔,不事整理,並未見得很熱衷、很刻意。因而“俗不可耐”。卻正是這種“俗不可耐”,讓文章真切動人,有一種平民式的樸素與隨便。先生把他的眼睛和心靈借予讀者,讓讀者去發現、探索和感悟這種水到渠成的自然與平凡,在從俗的意義上隨波逐流。朱先生說:“散文寫作最重要的是表達自己內心的真情實感,把自己最特別的體驗與感覺分享讀者,從而讓讀者產生共鳴。”

朱教授認為,對於寫作,美是一個動力。眾所周知,文學源於生活,又超越生活。而生活中處處都有美的存在,並不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文學寫作,則是一個對美的分析、認知、感悟的過程。現象是可以直接認識的,本質則只能間接地被認識。我們要善於挖掘美的事物背後的本質現象,發現美的事物在經過重重干擾和淡化以後,仍然擁有的光輝和魅力,這樣寫出的文章才有深度和意義。

 

對於魯迅:可以借鑒卻無法超越

在交談中,筆者發現朱先生這種“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思想與魯迅先生的作品似乎有一脈相承之妙。而朱先生更是現當代文學研究專家,對魯迅先生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詣。那麼,朱壽桐的文字是否受到魯迅的影響呢?對於這個問題,先生的回答有些出乎意料。他說:“魯迅對我的文字沒有影響。”提及魯迅時,朱老先生的表情瞬間十分莊嚴肅穆,炯炯有神的雙目裡滿是敬仰和欽佩。他說:“魯迅全部著作我讀過整整五遍。魯迅先生是一個德高望重的作家,更是一個了不起的偉人。他寫文章字字犀利、句句揭穿、一針見血。魯迅從不顧及世俗眼光,他的文字更像是自己與自己對話,用筆桿喚醒麻木的國人。”

毛澤東評價魯迅:“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的民族英雄。”朱先生說,魯迅先生以他冷峻的筆調,寫對人性的思考。他尋找一種熱烈燃燒的感受,追求這種靈魂的撕裂感和疼痛感。他是精神的勇士,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是偉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而魯迅先生這種對人生的洞察力和穿透力,朱先生略微慚愧的表示他學不來,達不到魯迅先生“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這種境界。而魯迅的這種巨人精神是值得我們所有人借鑒和深思的。

 

彌足珍貴的澳門文學

“澳門詩歌在80年代曾風靡一時。”朱先生笑說。“這是因為當時的澳門詩歌以香港文壇作為參照,不斷的把作品拿出澳門去交流學習,並進行離岸發表。這造就了80年代一批非常優秀的澳門詩人。反觀近幾年,澳門文學創作卻不如從前發展的那麼好。”

由於澳門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朱壽桐先生來澳門已有十餘年。他認為澳門人口的稀少以及相對獨立的社會文化影響了本地圖書市場的發展,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由於本地圖書出版業事業的限制,導致澳門圖書市場發展空間狹小,沒有競爭力,買書的人就變得很少。但這並不代表澳門熱愛文學之人會因此放棄。只要想看書,就不愁買不到書。熱愛閱讀的人們會通過各種途徑去買書。或去珠海,或去香港,或網購。“我有一位朋友,他每週都去一趟香港,每次都會買一堆書回來。”朱先生如是說。在澳門,有一群為數不少的文學創作者,他們不慕榮利,不怕寂寞,堅守著文學,堅持文學書寫,使文學的重要性在心靈深處保持不變,使澳門文學的亮麗風景得以形成,從而表現了澳門人的自尊和自愛,這是彌足珍貴的。

 澳門文學:彌足珍貴的堅持 ——專訪澳門大學中文系教授朱壽桐先生

左起是筆者的同學、朱教授、筆者留影

走出澳門,走向世界

文學是一個民族的精神花朵,是一個民族的品味和素質。朱先生希望澳門青年文學創作者可以有意識地把更多的原創作品拿出去交流,讓澳門文學走出澳門,走向世界。這不僅有利於澳門本土文學發展,更能夠提高澳門文學在外界的競爭力。澳門的青年文學創作者們亦可以多把作品向國內外主流報刊及雜誌社投稿。主流刊物和雜誌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和知名度,這對澳門文學不斷提高與發展是百益而無害的。



澳門文學:彌足珍貴的堅持 ——專訪澳門大學中文系教授朱壽桐先生


發佈者:趙 箴,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18/01/02/%e6%be%b3%e9%96%80%e6%96%87%e5%ad%b8%ef%bc%9a%e5%bd%8c%e8%b6%b3%e7%8f%8d%e8%b2%b4%e7%9a%84%e5%a0%85%e6%8c%81-%e5%b0%88%e8%a8%aa%e6%be%b3%e9%96%80%e5%a4%a7%e5%ad%b8%e4%b8%ad%e6%96%87/

(0)
上一篇 2018年1月2日 上午10:10
下一篇 2018年1月2日 上午10:35

相關推薦

發佈留言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