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本地無伴奏合唱團Water Singers
記者:佘麗虹
“唱無伴奏合唱(A cappella)很Free,很隨心所欲……”、“很享受與大家一起在舞台上唱奏的時刻”、“有難度,又不是超級難的事……”,四位來自Water Singers的成員,你一言我一語地說出對A Cappella的感覺。在澳門,唱A cappella的人不多,Water Singers便是其中之一。
water singers
Water Singers,由四位澳門理工學院音樂系的學生組成。四人於2013年在校內認識,認為玩古典音樂已有一段時間,想試新事物,便結群於校內外演出;直到2014年才正式組團。Water Singers起初以唱改篇曲為主,在16年很榮幸收到李俊一老師的邀請,參加當年藝術節繪本音樂劇;首次在劇場演出後,漸漸開始嘗試更多,自創曲目,開自己音樂劇場等,希望能夠像團名一樣,可化作不同狀態……不斷開拓新的嘗試,與其他藝術團體Cross Over。
Water Singers第一次開音樂會是在Cafe裡,因A Cappella親和力較高,通常在較小、能與觀眾近距離接觸的空間會較好;每次亦會按不同場次、觀眾、音樂會的性質,對演出進行調整。如到外地比賽,觀眾是圈內人士,便會著重突顯自己的原創曲目。曾於日本針對專業觀眾的Art Market內演出,那是讓製作人去尋找表演製作的地方,對Water Singers而言,也是開闊眼界和交流的地方。
音感-演出
讀第二個學位 成就音樂夢
四位團員雖然都是畢業於音樂教育專業,卻有不同的成長之路。Bobo是合唱團的女中音及團長,主修鋼琴表演。音樂系是她第二個學位,之前在澳大修讀金融,畢業後曾在銀行工作一年,卻發覺不是想要的生活,便毅然辭職,本來打算到英國攻讀商碩士,卻記起自小學鋼琴的自己,一直有個音樂夢沒有實現,便決定考理工音樂系。詩涵,團隊的第一女高音。也是最初提議成立A Cappella團的成員。因中學時期常看北歐的音樂人將A Cappella玩得好盡致,卻發現澳門較少人玩,就想試試。其後在大學物色視唱練耳(Oral)較好的人;而後在老師推薦下認識阿瓜,繼而認識其他團員。阿瓜是團隊的第二女高音,主修長笛,事前從未接觸過A Cappella。銀仔是團隊的女中音,音樂也是她的第二個學位,以前在澳大讀社會系,自中學開始唱合唱團,畢業後在朋友推介下考取理工,一圓音樂夢。
銀仔-BOBO-詩涵-阿瓜
詩意輕快的Water Singer風格
由於A Cappella通常以三男兩女或四男一女組合居多,當中一人擔任Beatbox,令整首曲的節奏可以更豐富,變化幅度更大;全女班的A Cappella多數唱聖咏。因此像Water Singers只有四位女生,且不是唱聖咏的很少。沒有男團員,其風格較輕柔、具詩意,很重視畫面感;他們也試過上台表演扮雀仔聲,以元音營造某些特定情景的聲效;由於作品沒有加入文字,感覺更為抽象。其他無伴奏樂團作品多以音樂改篇,做劇場的較少,而Water Singers卻喜歡走自己的風格。
曾到不同地方演出的Water Singers,覺得澳門觀眾較冷淡;其他地方的觀眾則會很熱情告訴你哪裡不錯,哪裡不足等;早幾年在澳門宣傳A Cappella的時侯,很多人都不知道是甚麼,更別說要要什麼評論了。但有趣的是,外地人則會覺得澳門雖小,但作品都頗令人印象深刻。就像某次45分鐘的演出,當時沒有開燈,演唱曲目也沒有歌詞,四人在漆黑的環境,封閉其他感官的情況下,聆聽、感受音樂的力量,以純音效營造氣氛,讓每個人有不同想像,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參與北山世界音樂節2018
Vocal Asia 2017 亞洲之聲音樂會-表演嘉賓
重視畫面感而作曲
作曲時,大家會先討論大方向,尋找有共同的畫面及觸動大家的關鍵的東西作為基調,再各自進行創作,而後互相拼湊;因各有不同的生活歷練,大家對節奏的詮釋便會不同。他們介紹,暫時不考慮加入文字,因文字與文學有關,想先做好純粹的音樂(句式、句法及節奏等)。不過,他們也說到原創與改編之間的不同,改編可以找自己喜歡的歌,玩不同的花樣;而自己創作則較為壓抑,因為由無到有的過程,需要不斷迫自己改得更好,但當靈感未到的時侯,便很煎熬。所以每一首原創歌曲出來的時候,都是一次極大的進步。
說到進步,他們認為,“時間”是最大的問題。四位在學校任職兼職或全職音樂老師,早上各自忙碌,只能於晚上練習;但礙於工作上已花費不少精力,以及聲音耗損的時間限制,有時練習一小時就要終止;且創作需要很多時間及心機,人要很沉得住氣,才能做出好作品。這是Water Singers面對的問題,時間的不足,令很多想法及計劃都無法如期實現。當然,這也是很多兼職藝術工作者的處境。她們笑說自己有某程度的強迫症,不會很快寫完作品就推,而是會改到滿意為止。每次都需要調整,才能讓作品越改越漂亮。
Water Singers參與橫濱表演藝術節
A Cappella應推廣至基礎音樂教育
四位團員認為,要在澳門推廣A Cappella,基礎音樂教育必須先打好。A Cappella需要有良好的音樂綜合能力(包括聆聽、唱歌技巧、合作性,音準等),有共同的語言較易溝通;如果有一個人走音,便可能要陪著佢一起走音,在演奏過程中保持互相聆聽,如何聆聽和弦音準,訓練默契,都是作為老師需要指導的地方。在香港或台灣等地,即使是業餘A Cappella樂團都很成熟,拿到譜可以直接唱,其中小學的學生早已知道甚麼是A Cappella,其音樂教育氛圍令整件事推得很快。
相較之下,澳門基礎音樂教育落後很多,有待改善;Water Singers曾與學校合辦工作坊,有感學生都感興趣,只是欠缺學習環境及老師,相信未來會發展得更好。現時Water Singers會或邀請外地老師度身訂造課程,或不定期到外地進行密集訓練。
成都交流演出
團員們說,教育就像“起樓”,地基打得好,才能加蓋更多東西,所以音樂基礎從小孩著手最好。故她們也會播無伴奏歌曲給學生聽,讓其認識、學習欣賞,為學生埋下種子。團員認為Water Singers仍是起步階段,需要不斷增值自己,以及學習教導A Cappella的方法,把自己當作海綿不斷吸收,且預留更多時間沉淀和創作,待時機成熟時,才開始外向散播。
發佈者:余 麗虹,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18/07/04/%e7%86%b1%e6%84%9b%e9%9f%b3%e6%a8%82%e3%80%80%e5%82%b3%e9%81%9e%e6%ad%8c%e5%94%b1%e5%96%9c%e6%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