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裡的連結 ——訪本地藝術家姚詠思

以複合媒材為主要創作方式,是姚詠思(Vinsa)作品最大的特色。「除了情感表達外,亦嘗試透過作品視覺上的觸感取代觸碰的感知,從而使人直接觀看物的本質,理解視覺所引發從想像中的感知;使觀者在比較接近創作的本意下達至共同思考。」在她的藝術裡有著一種「連結」,是她的作品與觀者的連結,也是她和藝術的連結。

藝術裡的連結 ——訪本地藝術家姚詠思

本土藝術家姚詠思

 

 

感受媒材的質感

「複合媒材」在澳門的藝術世界,或許也曾接觸,偏偏這四個字的組合,在我們眼前又顯得陌生。在視覺藝術領域中,「複合媒材」是指混合運用多種材料的創作型式。Vinsa 對於自己作品有著這樣的闡釋:「(就算是用石膏創作)也算不上是雕塑,雕塑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立體的,而我的作品都是趨於平面,可以擺在一邊,又不同於裝置需要空間,但(相比一般畫作)比較有厚度。」

藝術裡的連結 ——訪本地藝術家姚詠思

2011年的作品,《這麼近,卻又那麼遠(系列1)》(圖片來源:個人網站)

 

Vinsa說起她的「複合媒材」創作,最初比較偏愛石膏:「畫畫會透過筆將你的材料放在一個物件去承托之上,不是直接用手去接觸材料。」她望著前方思索著,仿佛沈醉在自己世界,繼續緩緩道:「而我就好喜歡用手接觸的連結。」她形容,當你用手去做一件作品,透過親身接觸材料所塑造出的作品,情感注入也會更為直接:「譬如畫畫,都需要相隔一支筆,才可以令材料黏貼到物件上。但雕塑、石膏是直接塑型,甚至是指紋都會直接留在上面 ⋯⋯ 這種觸感是我很喜歡的,我暫時沒有找到其他媒材可以有著這種連結」。就是這種對「連結」無可取代的鍾愛,由藝術旅程啟程之際到現在,依然在「複合媒材」的創作方向走著,並成為她最大的創作特色。她強調,這不是一個關於「堅持」的命題,而是一種習慣:「其實不需要『堅持』,我覺得比較像是『習慣性』。」她繼續解說:「 我並不是故意去選擇一樣少數的東西, 而是從一開始有想法便不斷去尋找材料,而這個過程我沒有給自己任何限制,任何物料都可以(成為我創作的物料)。」

藝術裡的連結 ——訪本地藝術家姚詠思作品《這麽近,卻又那麼遠(系列2)》。以鐵,石膏,壓克力作主要材料,最初Vinsa偏愛這些較重的媒材。(圖片來源:個人網站)

 

「複合媒材」的藝術興起,其實也不是新鮮事,但Vinsa對「複合媒材」的執著,有著她一份獨特的見解:「其實現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玩複合媒材的藝術家),但發現『複合媒材』 和『裝置』走得越來越近,以我的理解,『裝置』是整個空間都會使用到的,比較『全天候式』。」她坦言,有很多藝術家會喜歡把媒材灑了一地便自稱是裝置藝術,她則希望,自己把每個概念釐清:「這樣更好定位,自己也能(對每一種藝術創作)更加專注。」

就是這份獨特的觸感,連結了Vinsa 和她的媒材之間的藝術世界,成了習慣,而對這份「連結」的執著和專注,也成就了她的個人特色。

 

汲取文學裡的靈感

Vinsa與她所選的媒材的「連結」,不少的靈感來源於世界各地的文學作品,包括她曾經很喜歡選擇的石膏媒材:「可能是受到書籍的影響,以前比較窮困的雕塑家沒有辦法鑄銅,便會選擇石膏。」她笑笑地坦言,可能是看到相關的書籍介紹,潛意識受到了影響。

除了媒材選擇與文學作品有著「連結」,Vinsa不少創作的主題概念,也在世界各種文學之中汲取靈感。2018年舉辦的「習慣吃女人的蜥蜴」創作展,便是以烏拉圭作家加萊亞諾的同名短文作為創作靈感;今夏剛舉辦的「藍·圖」個人作品展,也借鑑了葡萄牙詩人Nuno Júdice 的「藍之配方」,展開她尋找「藍色」的心境地圖。她的創作與文學作品之間有所「連結」,因Vinsa 對文字有著同樣的喜愛:「因為書可以帶人遠離這個世界⋯⋯這種遠離就像是一種幻想,於我而言就像是一種休息,可以撇除外界的東西去想像書的內容。」她繼續解說到,這些作品的選擇,是因為它們比較貼近當時心情。至於為甚麼偏愛外國的文學,Vinsa 不禁笑言:「因為中國文學對於進入意境有一定的難度!像是《紅樓夢》、《水滸傳》等名著,我需要不時看註解,或者拿著幾本不同版本(閱讀)⋯⋯我自問還沒有辦法做到一件可以承托這樣深厚(內涵)的作品。」

藝術裡的連結 ——訪本地藝術家姚詠思

2018年《習慣吃女人的蜥蜴》複合媒材展覽(圖片來源:FACEBOOK 專頁)

 

微信图片_20200221174839

《渺少的死亡》

 

不同的文學體裁,在Vinsa 的作品之中也有著不同的情感與面貌:「文章引發一段創作有它的故事性,比較容易吸引人;而詩⋯⋯則比較貼近本身的情感。」她用「裸露」來形容剛剛過去的個人展覽:「不是指真的『裸露』,而是情感的表達很能夠直通到達。」

外國文學的世界,華文語境的世界,文字的世界,複合媒材的世界⋯⋯之間千絲萬縷,它們如何在Vinsa 的一雙手下,有著彼此之間的「連結」呢?Vinsa 則有她獨特的理解:「其實世界在訊息方面是很近的。以『習慣吃女人的蜥蜴』展覽為例,女性所遇到的問題不會是一個特定地區性的問題,可能發展過程不盡相同,但所面對的問題可能都是相同相似。」就是那一刻的相同相似,在文字和現實之間有了「連結」,靈感便由此而生。

連結是,融於生活中的情感

Vinsa 畢業於台灣私立東海大學美術系,選擇台灣的原因,是當時澳門只有設計相關的學科,而純粹的美術學系,最近的選擇便是台灣,但Vinsa 亦都非常肯定當初作了這樣的選擇:「我很幸運地選擇了一間很注重人文氣息(的學校),雖然我至今都不能夠解釋這到底是一樣甚麼東西,但我覺得有這種(人文氣息)的培養是非常好的,它可以令你的眼光的重點並非著重實際而已,而是讓你可以深入了解(這件事),或者你做這件事的探討可不可以再深入多一點點⋯⋯他希望我們有這樣的一種求知慾。」這種「人文氣息」,在她至今的藝術求知旅程之中,多了對生活的思考,和情感的連結。

藝術裡的連結 ——訪本地藝術家姚詠思

「藍·圖」姚詠思個人作品展海報(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藝術裡的連結 ——訪本地藝術家姚詠思

「藍·圖」姚詠思個人作品展其中之展覽(圖片來源:FACEBOOK)

 

藝術本來就不應是站在高地之上,而是融於生活之中,和我們的生活有所「連結」。所以Vinsa 的複合媒材創作所選的材料也非常生活化:「最初是用石膏、炭筆和鐵作為主要材料比較多,但是這些材料實在是太重了,我是住唐樓的,沒有辦法搬上去,再搬下來⋯⋯」她笑言,就是這些實實在在的經歷,讓她開始考量尋找一些比較「輕巧」的材料:「其實也沒有特定方向和材料,當那件物體本來已經有很強烈的意義,它和腦海裡的想法很接近便會選用,而尋找(媒材)的過程也沒有甚麼限制,甚麼都會想,甚麼都會用⋯⋯實驗過有足夠的穩定性時,即是不容易發霉、受潮便會考慮。」她繼續靦腆微笑著說:「就是這樣無意之中找到很多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東西(去完成創作)。」

媒材的生活化,令情感也更容易共鳴,讓Vinsa 媒材裡的世界和觀者「連結」:「眼睛看見的是直覺,手觸碰的是感知。」她解釋到:「我當然希望觀者透過眼望(我的作品),透過以前的經驗和幻想,與我對這件物件的所有理解,形成一個稍微一致的(情感)。當我改變了它的視覺型態之後,或者放置的地方,希望在一個陌生的情況下,令到觀者直觀地引起個人的經歷,繼而體驗我所傳達的感情。」

是次採訪約在何東圖書館進行 —— 地點是她提議的,直到看到她的身影,我才知道,她的性格,她的靈魂,「文學」,「藝術」⋯⋯ 這些仿佛都與她樸素的裝扮,輕柔的聲線,跳脫的思維連結著的。在她輕柔的聲線和那跳脫的回應之中,在鳥語和花香之中,我也在慢慢搜尋「連結的意義」。

姚詠思個人網站:https://vinsaio2011.wixsite.com/iowengsi

發佈者:胡 曉穎,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19/12/24/%e8%97%9d%e8%a1%93%e8%a3%a1%e7%9a%84%e9%80%a3%e7%b5%90-%e8%a8%aa%e6%9c%ac%e5%9c%b0%e8%97%9d%e8%a1%93%e5%ae%b6%e5%a7%9a%e8%a9%a0%e6%80%9d/

(0)
上一篇 2019年12月24日 下午10:12
下一篇 2019年12月24日 下午11:18

相關推薦

發佈留言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