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咩留返拜山先講

有咩留返拜山先講

廣東人俗語「有咩留返拜山先講」,常用推搪沒有空閒聊天。在楊螢映的新劇《有咩留返拜山先講》中,廿五年沒有見面的兩姊弟,因為父親去世而又重聚。多年無見,不知道拜山時又有咩好講呢?

個人經歷啟發劇本

有咩留返拜山先講

多年來,楊螢映以演員身份活躍於港澳兩地,首次擔任編劇和導演,《有咩留返拜山先講》就是她的第一部作品。故事圍繞一對因父母離異而分隔兩地廿五年的姐弟,因父親去世而重聚;闊別多年,其實兩個人內心都有很多矛盾,而這次相聚,令兩人有機會正視自己堆積如山的情感。

「最早的概念其實是在二○一五年」,楊螢映回憶當時自己的感情生活不如意,嫲嫲又重病,在急症室陪伴嫲嫲的時候,她思考了關於死亡的問題。當嫲嫲去世後,親友聚首一堂,令她聯想到「原來紅事和白事有時只差一線」。

她突然在腦海中浮現出一個鮮明的畫面,「我看到兩姐弟在一棵樹下撒灰,家姐還有身孕!」這,就是劇本的雛形。楊螢映解釋這不是一齣劇情戲,更像是剖釋兩位主角在這個時間點的心理。「我們每個人內心都缺失了一塊,未必可以補得返,但我們要學習接納它、與它相處,那麼你會過得好一些。否則我們一直把它埋藏起,變成怎樣,我們都不知道。」

逃避心結非真正原因

劇中的弟弟蘇家樂正是如此,明明很着緊家人,卻裝作毫不在乎,最終與家姐爆發了一場衝突,所有的情緒才傾瀉出來。我們往往維護我們堅強的外殼,而忽略了內心。在成長的過程,或許有些傷害一直沒有復原,有些心結一直未打開,而我們卻忽略了;每當無意觸碰到這些傷口和心結,不知根源的情緒升起,我們都無法分辨,只想逃避而非分析背後的真正原因。然而,不正視並非代表不存在,這些情緒只會每隔一段時間來困擾我們,直到我們翻開被覆蓋已久的傷口,嘗試解開心結。

有咩留返拜山先講
有咩留返拜山先講
有咩留返拜山先講

華人社會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愛在心裡口難開」,尤其是上一輩,表示愛的方式可能就是往你的碗裡夾雞脾,家人之間羞於表示內心想法、展示感性一面,但是埋藏在心底的話不說出來,家人又如何得知呢?疫情讓人發現世事無常,有明天不一定有以後,所以想見就要見,想講就要講。勇於與家人面前表達情感,也是《有咩留返拜山先講》想表達的一個主題。

楊螢映笑言自己做演員多年,磨練了她對人物性格的觀察和解讀,為做編劇打好良好基礎。「每個人的家庭和成長背景都會影響我們做選擇,令我們成為今天的自己。」甚至有時家人生氣,她反而會在一旁觀察,「哦,原來他是這樣看事情的。」

話雖如此,畢竟第一次做編劇,楊螢映對此做了大量功課,閉了兩次關,每次連續在酒店房寫足八、九日,劇本改完又改,請教了許多同行和前輩。「龍文康(香港著名編劇)教我,好實在地問自己,這場戲的功能是甚麼,這場是破冰的、這場是誤會的,有些場景畫面感好強烈,自己很喜歡,但功能性不強的,就要自己學會取捨。」

疫下珍惜眼前人

被問到這個劇目有何挑戰,楊螢映表示,這個故事(時間軸)不是線性走向的,有好多跨時空元素,如何讓觀眾感覺到這種跳脫,所以我在導演上都作了很多處理,用了很多影像元素和音樂。在電影裡做一些回顧過去的場景,可能很容易,但舞台劇就很難表現出來。於是,楊螢映想到投播一些預先錄好的片段,務求讓觀眾明白時空的穿插而不會摸不着頭腦。

對於第一次編劇和導演,楊螢映笑謂,「希望大家給我些意見,畢竟是第一次做演員崗位以外的作品,我都想把它帶到不同的地方,比如香港、溫哥華。」她又對疫情表示感慨,期望藉此劇告訴大家珍惜眼前人。「有嘢就要講啦,唔好留返拜山先講!」

有咩留返拜山先講

發佈者:鄭 雁之,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22/03/28/%e6%9c%89%e5%92%a9%e7%95%99%e8%bf%94%e6%8b%9c%e5%b1%b1%e5%85%88%e8%ac%9b/

(3)
上一篇 2022年3月28日 下午12:01
下一篇 2022年3月28日 下午2:34

相關推薦

發佈留言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