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離開——李銳奮

引言

不曾離開——李銳奮
李銳奮個性溫和,身邊人都很喜歡跟他相處。(許國明提供照片)

本地著名攝影家兼藝術家李銳奮日前離世,不少藝術界別人士皆感到惋惜。從法國學習攝影以來,及後回到澳門任教大學課程,再以先鋒手法推廣藝術,李銳奮為本澳藝術界付出太多。旁人認識李銳奮,或觀其攝影作品,或看他早期的形象,會以為他放蕩不羈,但只要與他曾經對話,或細心閱讀其文字、攝影,又會覺得他,真的很斯文細心。我們已沒有辦法第一身引證李銳奮的為人,卻能從他的朋友、同輩、學生間,找到點點筆墨。故是次專題以朱佑人、黃肖萍、施援程、李少莊四位不同時期的李銳奮的身邊人作出介紹與體會,從側面拼湊出這位澳門代表性的藝術家。

內文

旁人多稱呼為「李sir」的李銳奮,生於1962年的北京,十歲時隨家人來澳門。80年在中國暨南大學新聞專業畢業,在澳當過幾年記者,其後戀上法國新浪潮電影,即遠赴法國巴黎第三大學條讀電影及錄影學士,再轉至巴黎高等藝術裝飾學院修讀攝影系。留法度過八年歲月後,便回澳任教澳門理工大學藝術高等學校(目前更名為澳門理工大學的藝術及設計學院),並在執教期間完成修讀中國文學碩士學位。在澳門期間亦先後創立「婆仔屋藝術空間」(牛房倉庫前身)、石頭公社、牛房倉庫等藝團,對澳門藝術的貢獻影響深遠。

李銳奮的創作廣獲盛譽,曾獲法國攝影博物館舉辦的「街頭人生」國際攝影比賽獲一等獎,作品於巴黎大皇宮展覽廳展出,並永久收藏攝影博物館。回澳後曾辦多個攝影展,作品結成書,出版個人寫作及攝影集《邊走邊看》。

世事無常,李銳奮於今年五月因病離開人世。然而李銳奮的創作、思想,卻沒有離開。

不曾離開——李銳奮
「李銳奮心中有很多想法,卻不會特地提醒,讓你自己想。」施援程道。(梁業攝)

施援程:藝術是很闊的,不要單一化就行

「提到李銳奮,很多人第一眼想到的是他本人,個性不張揚,說話溫柔很平實,心中有很多想法,卻不會特地提醒,讓你自己想。」曾與李銳奮共事、亦是其理工學生的施援程,笑著形容對李銳奮的印象。

施援程目前是本澳活躍的藝術工作者,與其恩師一樣,走著全方位藝術發展的路,獵範疇包括:展覽策劃、編輯、平面設計及攝影。回想李銳奮作為導師的影響,施援程指李銳奮的創作與他的性格一樣,風格柔和,卻在柔和中令你思考。在他影響之下,當時還是學生的施援程便開始留意龐大敘事背後的微小事物,其時澳門賭權開放,到處五光十色紙醉金迷,施援程卻以繁華背後的街巷角落為攝影習作的主題,與李銳奮一樣認識事物埋藏著的深層感受,「在李銳奮心目中,藝術是很闊的,不要單一化就行」,施援程總是記著李銳奮的說話。

面對李銳奮的離開,施援程回應時面色半沉,但亦早已接受事實,她提到李銳奮在生命接近離開時已病重多年,最終的結果或許是一種解脫。她期望繼承李銳奮在藝術上的純粹信念,繼續在牛房倉庫這個空間存活下去。

不曾離開——李銳奮
旁人聽過李銳奮說話,或會覺得他不着邊際,黃肖萍笑稱認同,但其實李銳奮心中非常清晰。(梁業攝)

黃肖萍:外人以為他猶豫不決,只是他看的東西很闊

黃肖萍目前主力在本澳從事藝術教育及兒童發展的工作,是澳門最早期從事裝置藝術及錄影藝術創作的工作者之一。年少時的黃肖萍亦與李銳奮一樣,有著追逐世界藝術之夢的經歷,90年代初,兩人在飛往法國讀書前的兩周,才剛認識,發現李銳奮是其小學同學的胞弟,之後留法求學時便有照應。

黃肖萍在法國第三大城市里昂就讀大學,以繪畫為專業,李銳奮及後剛是到巴黎修讀攝影。兩人不時交流法國生活資訊,黃肖萍對於當地新鮮事物很感興趣,總希望週六、日到處走走,相約李銳奮,對方總以「唔得閑」推塘,因他經常將自己的時間表堆滿,看著不同電影藝術,一直依循著留法學習的目的,黃肖萍笑道自愧不如。當時黃肖萍亦一度對法國生活與文化「水土不服」,李銳奮開解時解釋指:「生活方式沒有對立,只有舒服。」令黃肖萍更多思索不同領域之間的灰色地帶,令其藝術以至生活的認知得到更多空間。

不曾離開——李銳奮
黃肖萍珍藏李銳奮攝影展的門券。(梁業攝)

旁人聽過李銳奮說話,或會覺得他不著邊際,黃肖萍笑稱認同,但她稱其實李銳奮心中是非常清晰的。還記得李銳奮在留法時提過:「沒有一種人生觀是天經地義被認為是好的,做回自己舒服的感覺就好。」話語間亦透露李銳奮的創作風格,沒有所謂對立與否,灰色地帶反而是現實,「外人以為他猶豫不決,只是他看的東西很闊,要給出清晰指引是難的。」

黃肖萍亦提到,正與李銳奮身邊人一同整體其過去的印記,或是一些未曾公開的攝影作品,或是其個人的照片,她希望李銳奮的足跡不會因著他的離開而消退,繼續影響身邊人。

不曾離開——李銳奮
李銳奮早年在法國為黃肖萍拍照留影。(梁業攝)

朱佑人:他就是這樣,一路照顧同路人

與李銳奮同為海歸派的朱佑人,畢業於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系碩士學位,是本澳導演、電影監製、大學講師,作品表達澳門人對澳門的感受,分別在多個影展放映。

不曾離開——李銳奮
朱佑人道:「如果李銳奮繼續留在法國從事藝術創作的話,他的成就會更高的。」(梁業攝)

朱佑人算是晚李銳奮一輩的藝術工作者,談到雙方見面的初次經歷,朱佑人記憶猶新:「90年代初第一次在澳門結識李銳奮,記得他留有藝術家式的大長髮,與身邊的梯亞都是同一個造型,很狂野、不羈,不過說起話來卻很斯文,反差之大令我很記得。」

本以為是萍水相逢結識的一個藝術同路人,未幾朱佑人在街上重遇李銳奮,對方竟直接問他:「有無興趣教澳門理工學院(現為澳門理工大學)?」經李銳奮介紹,朱佑人開啟藝術教育之路,李銳奮亦經常無私介紹不少本地藝術家給他認識,「他很照顧後輩的,家中經常請食飯,聚集不同藝術界人士。」

談到李銳奮的藝術創作,朱佑人指李銳奮留法回澳後,風格自然較為先鋒,然而配合他溫和的個性,整體風格上會淡一點,但如沐春風,讓人愈看愈有味,不會與澳門較保守的風氣格格不合,當中不乏支持者。他亦引用不少旁人對李銳奮藝術創作的理解:「如果他繼續留在法國從事藝術創作的話,他的成就會更高的。」最終李銳奮選擇回澳執教,引領更多藝術同路人,開闢另一條藝術之路,「不會可惜的,我看到他的另一面,創作減少了,但他的教學很受歡迎。他就是這樣,一路照顧同路人。」

不曾離開——李銳奮
朱佑人(後中)與李銳奮(前中)留影。(朱佑人提供照片)

李少莊:滋養新的藝術家去幹著冒險的事

不曾離開——李銳奮
牛房倉庫在李銳奮帶領下聚集本澳不少藝術工作及愛好者。(李少莊提供照片)

現為澳門理工學院中西文化研究所全職講師的李少莊,2001畢業於英國倫敦密德薩斯大學(Middlesex University)藝術系,獲得碩士學位。李少莊和李銳奮不僅是朋友,大家在藝團「牛房倉庫」也有合作。

談到李銳奮的藝術風格,她表示,李銳奮的攝影作品充滿著詩意般的感性,傳遞出他本人對世間人與事的細膩觀察,在最合適的時空和光線以鏡頭書寫出令人沉思其中的畫面。她的影像總給人一種靜寂的氛圍,有厚重質感的同時又一種對世情抒懷的感觸。

不曾離開——李銳奮
李少莊(左一)與李銳奮(右一)留影。(李少莊提供照片)

她又稱,李銳奮不但攝影,也留下很多手繪作品,「李銳奮的畫作充滿了純樸的情感,可以看出,他並沒有刻意去經營所謂完美的構圖,那是一種直接通過雙手在紙上記錄藝術家內心想法的畫面,觀賞者可以感受他在創作這些作品時最真實心情。」

面對李銳奮的離開,李少莊道:「他全心全意投入藝術,沒有因為任何外部原因質疑藝術生涯。作為一位導師,他的言行滋養一代又一代新的藝術家去幹著冒險的事。」

不曾離開

李銳奮的離開,牽動著不少藝術工作者與身邊人的情感。然而,作為創作者,李銳奮的作品將一直留在澳門傳播宣揚,作品集《邊走邊看》永留他的創作經歷;作為導師,他在澳門孕育一代又一代藝術工作者,傳承著純粹追尋藝術的想法;作為引路人,他一直將藝術家聚在一起,或把酒言歡,或交流合作。期望他的影響力不因他的離開而消逝,留下的想法將繼續結出未知的果子。

不曾離開——李銳奮

發佈者:Jason,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22/10/24/%e4%b8%8d%e6%9b%be%e9%9b%a2%e9%96%8b-%e6%9d%8e%e9%8a%b3%e5%a5%ae/

(1)
上一篇 2022年10月20日 上午10:34
下一篇 2022年10月24日 下午5:18

相關推薦

發佈留言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