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文化咨詢發展委員、藝術創作人譚智泉
為推動本澳文化產業發展,政府每年均制訂文化產業的短期、中期和長期規劃,實現社會各方面的可持續發展目標。適逢一年過去,當局推出的計劃是否帶來成效?是否有助於推動劇場發展?本期《瘋》刊邀請文化諮詢發展委員、藝術創作人譚智泉,向大家回顧《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2022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所制訂的系列計劃,期望藉此共同協助推動當局文化產業的政策定位,確保政府施政效能。
《文化展演一一品牌推廣專項資助計劃》“在大灣區演出”是盲點
文化局於2019年推出《文化展演一一品牌推廣專項資助計劃》至今,目的是鼓勵本地展演節目“走出去”,尤其“粵港澳大灣區”及“一帶一路”地區進行公開演出,計劃實施三年。隨着大灣區融合,不少人關注本澳劇場能否承上發展東風打開市場。對此,譚智泉直指,當局雖然開展計劃與“大灣區”接軌,但也存在“在大灣區演出成為計劃目的”的盲點,“好多人覺得把一個show推去大灣區演出就代表成功,整件事就完了,但我認為如果要講求效益,這其實是錯重點,大灣區只是一個備注,它是澳門孵化的作品,推到内地演出,註腳發生在大灣區,事實上,大灣區折射了中國内地藝術生態的其中一個面貌,市場是很殘酷的,你的作品、話題是否為時下觀眾感興趣的,你的製作、演員是否有足夠的吸引力,你的舞台美術是否能抓到觀衆眼球,都是消費者會考慮到的,並非因為你的作品來自澳門,消費者就會慕名而來。”
《本地演出委約製作計劃2020-2022》資助仍待提高
隨着近年政府大力推動“文化+”、“科技+”,《文化產業發展政策框架》明確指出,“文化與科技的融合,逐步形成新的文化業態,激發新的商業模式,並促進產業結構升級,能為澳門實現經濟適度多元的目標往前邁進一大步。”回顧今年譚智泉的《九聲》再度在澳門藝術節上演,運用了即時數據、AR影像等科技手段營造超日常感覺,為劇場和數字化的結合迎來突破。他表示,“近年當局雖然鼓勵文化和科技相互結合,自身亦投放了資源創作,但事實上所獲得的金額遠遠不夠,不能說想建造一個反應堆,但只給一筆建造焚化爐的錢去做。當局有意先行先試,但未肯定會否帶來效益,最後會處於一個尷尬位,名義上有這個構思,但無法推動就結束了。”
兩地演出規模不同,加上金額資源不足,無疑限制了本地創作人踏足內地的步伐。譚智泉指出,“澳門的劇場空間很細,形成了小劇場的創作習慣,去得最多的地方可能是台灣、日本、歐洲,內地劇場以中劇場和大劇場為主,700人至1200人以上。換言之,澳門劇場想真正落地大灣區,應該要讓本地創作人有計劃創作大型的舞台作品,而這些作品的費用起碼要150萬元以上,才有可能和內地的演藝空間接軌。”
2022年,文化局推出《本地演出委約製作計劃2020-2022》,最終有4個入選計劃將獲提供合共近二百萬澳門元的製作費及技術支援。譚智泉認為,相較於社團年度計劃的“大包圍”範疇,此計劃雖然更突出專業性,但對比內地和台灣的類似小劇場規格,標準配置可能已約80萬人民幣以上,專業藝術作品所需的製作費、技術費等,50萬並不足以讓專業藝術家充分發揮創作,“同意政府每行一步應該要深思熟慮,好好運用公帑,在預算上可參考更多鄰近地區,要配置多少資源才足以創作一個合適的作品,建議未來逐步加強資源配置的精準程度。”
首個數字化“澳門藝文活動資料庫”定位未明
文化局計劃於2022年建立首個數字化“澳門藝文活動資料庫”,根據本刊翻查資料顯示,當局於2002年4月回覆議員書面質詢指出,“文化局正着手建立“澳門演藝活動資料庫”(前稱“澳門藝文活動資料庫”),系統地收集及記錄在澳門舉行的演藝活動資料,以便海內外各方查閱和聯繫。”然而,目前網上搜查只顯示澳門文創網所提供的“澳門文化創意產業資料庫”,究竟政府規劃的“澳門演藝活動資料庫”去向如何實在讓人一頭霧水。
譚智泉表示,藝術文化市場瞬息萬變,認同政府藉此整理澳門演藝團體的相關資訊等,若把資料庫定位為“黃頁”,將所有資料放上供海內外查閱和合作,這個想法十分過時。他認為,當局每年根據劇團所提供的年度計劃,事實上完全掌握本澳藝團的活動資料,建議當局可直接數字化系統內現有資料,避免劇團透過繁複的手續再次輸入活動資訊;此外,藝團亦可深思如何透過平台提升曝光率和達至品牌化,共同豐富資料庫的定位和作用。
發佈者:白 慶之,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22/12/21/%e3%80%8a2022%e5%b9%b4%e8%b2%a1%e6%94%bf%e5%b9%b4%e5%ba%a6%e6%96%bd%e6%94%bf%e5%a0%b1%e5%91%8a%e3%80%8b%e6%96%87%e5%8c%96%e7%94%a2%e6%a5%ad%e7%9a%84%e6%94%bf%e7%ad%96%e5%9b%9e%e9%a1%a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