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屆柏林影展-競賽、論壇入圍作品觀映筆記

第七十三屆柏林影展-競賽、論壇入圍作品觀映筆記

第七十三屆柏林國際影展於二月一連十日順利舉行,是後疫情時期無限制的首次觀映。雖然票房仍未達疫情前的水平,卻好像回到了二零二零年,不見柏林影展經典的大排長龍(現改為網上售票)。柏林仍是柏林,還是直爽、不用太“有禮貌”的作風,影展還是影展,一方面要支持世界頂級的(西方及其盟友)電影藝術,另外是數十多年來的一貫政治影展宗旨,來自非西方的影片多是揭露時弊,直接、間接抨擊當權者或要“毋忘歷史”的高級藝術品。電影、藝術、文化、政治、金錢相互掛勾,星光熠熠,沒有一齣電影看後讓筆者感到浪費光陰。

影展開始的首周,筆者都在歐洲電影市場為加拿大館工作,本來打算不看片。員工優惠有影迷證(Akkreditierung),能看就不要浪費的觀念,幾天內看了幾百齣入圍作品的其中廿餘部。筆者選片原則與之前幾次瘋狂看影片有所不同:一、一日不超過四場放映,起碼能喘氣;二、不特別優先觀看粵語、華語片(工作範疇),不為學習語言而看的電影(個人喜好),不排除經典舊片;三、某程度上想多看些非洲電影。

第七十三屆柏林影展-競賽、論壇入圍作品觀映筆記
第七十三屆柏林影展-競賽、論壇入圍作品觀映筆記

最後,筆者分別在致敬(Homage)(筆者觀映電影數量/入圍作品數量:1/8)、回顧(Retrospektive)(2/28)、經典(BerlinaleClassics)(1/9)、競賽(Wettbewerb)(3/19)、論壇(Forum)(4/28)、論壇延伸(Forum Expanded)單元(18/33)、全景(Panorama)(4/35)等單元觀映。製作國家及地區包括(按觀映先後排序)美國、斯里蘭卡、泰國、日本、加拿大、印度、葡萄牙、西班牙、挪威、希臘、比利時、埃及、法國、塞內加爾、畿內亞、沙特阿拉伯、智利、布基納法索、貝寧、意大利、匈牙利、羅馬尼亞、克羅地亞、德國、肯尼亞、香港、韓國、盧旺達等,可算是完成任務。

此外,筆者又與藝術工作伙伴瑪塔·薩拉(MartaStanisława Sala)一同參觀了在沈默之綠文化特區(silent green Kulturquartier)的展覽,有美國丹增彭措(Tenzin Phuntsog)、克里斯托·Z·坎貝爾(CrystalZ Campbell)、日本飯村隆彦、阿根廷愛德華多·威廉姆斯(Eduardo Williams)、黎巴嫩瓦利德·拉德(WalidRaad)、波蘭梅特瓦利(Jasmina Metwaly)、埃及塔莫·厄爾賽德(Tamer El Said)和加拿大邁克爾·斯諾(Michael Snow)等藝術家作品。德媒似乎無可挑剔,很喜歡,柏林名藝評碧姬·韋爾內堡(Brigitte Werneburg)和電台主播芭芭拉·維岡(Barbara Wiegand)都非常喜歡,享受其中。筆者覺得柏林影展因為一貫方針政策,故未帶來太多驚喜,反而是戲院內有更多難忘的畫面。

孔慶輝導演的佳作《海鷗來過的房間》在歐洲電影市場也有參展,筆者在《澳門論壇日報》有專文介紹。這篇長文詳細地把筆者的觀映感受和分析筆記同讀者分享,這也是因為華文媒體鮮有深入介紹非主流影片,甚至是西方世界也未有太多關注的作品。拙文除了本屆柏林影展的影評,也加上了至今仍未公開的一些舊評、專訪等文字。希望讓更多朋友了解柏林影展的方方面面之餘,讓更多外國朋友了解澳門。

競賽單元-喬歐康尼《勉強度日》

葡萄牙導演喬歐康尼(João Canijo,又譯裘安卡尼歐、若昂·卡尼若等)今次奪得銀熊獎,並不意外。葡媒更是對喬導有“買一送一”兩齣同時拍攝的長片入圍競賽和奇遇(又譯邂逅)單元感到歡欣,就連導演本身也說一次有兩齣作品入圍已是“得獎”。儘管喬導在葡國數十年的努力讓他位列當地的重要影人之間,澳門似乎也沒有太多關注其作。或者只有雲溫達斯( W i mWenders)愛好者夠瘋狂,才會留意到喬導曾在《里斯本物語》(LisbonStory)曇花一現。

柏林京畿電台RBB的影評人法比安·瓦爾梅耶(Fabian Wallmeier)說《勉強度日》(Mal Viver,又見譯糟糕的生活)同其孖生電影《度日勉强》(Viver Mal,又譯苟活度日)沒有在故事上太多的聯繫。筆者沒有機會看到後者,看片花時的確是能回想前者,想到喬導的用意未必是把二片的故事緊連,透過故事的場地⸺一座老現代主義旅館發生的瑣事,以抑鬱為主題將之“連結”起來。

第七十三屆柏林影展-競賽、論壇入圍作品觀映筆記

最驚豔的莫過於《勉》片中“勉強”,力保家族生意和維繫家庭生活的故事,是一直與喬導合作多年的女班。除了飾演女兒、孫女的馬達蓮娜阿梅達(Madalena Almeida)祖母、母親麗塔·布蘭科(Rita Blanco)自喬最早期短片《A Meio Amor》(一九八四年)已開始合作,一九九零年麗塔在《Lovely Child》早就說過:你不知娘苦,似是預言着廿年後的成功:片中麗塔再對孩子說了同樣的話。(Anabela Moreira) 麗塔與故事中心人物阿娜貝拉·莫雷拉達(Cleia Almeida)和維拉·巴萊多與不容忽視的克萊亞·阿爾梅(Vera Barreto),令筆者想起喬導早期的《暗夜》(Noite Escura,又譯在夜的黑暗中,零四年)和《阿門》(Fátima,一七年)的精彩!

若已提到很dark的《暗夜》,不得不提在《勉》中也有短暫演出的《暗》主角派翠斯芭塔達(Beatriz Batarda)。“可惜”的或者不是像瓦爾梅耶說《勉》、《度》兩片之間的聯繫太少,筆者未有機會在影展中看到後者,錯失了派翠斯的演出。瓦爾梅耶說的“畫作品質”,就是喬導把兩片似是全無關係,卻又已人性緊凑結合的旅館百態,在喬導的電影內刻畫出來。《勉》先是解釋旅館一家五位女性的人性弱點和“失敗”母親的主軸,《度》則是把旅客的故事一一數盡。(《勉》片)好睇!

競賽單元-菲臘加海《北斗七星》

法國大導菲臘加海(Philippe Garrel)的新作《北斗七星》(Le grand chariot)可謂“平平無奇”,“平平無奇”得讓筆者不停想念片中的人生,還有其真實與筆者自身的、家人的、朋友的生命經歷的無限串連。

故事內容大概是一個法國木偶劇團家族的繼承難題。的確,這是片中的主軸,也很可能讓觀眾專注在古老傳統面臨失傳的問題:“舊不捨,新難迎”這類永恆的主題讓筆者立刻回想到上文的《革命前夕》和《大河之歌》,甚至是《勉強度日》。此外傳統法國木偶戲也必然吸睛,加上片中的是家族生意,必然讓人關注在菲導對人生和自身一家,還有衣缽由誰繼承產生聯想,不過也可能忽略了環繞片中主角家庭以外的其他角色。他們雖然是配角,沒有他們的話,筆者對《北》片未必能一再回味。

片中,路易·卡瑞(Louis Garrel)可說是跟着導演父親做回自已,在喪父後放棄劇團從演,平步青雲。路易是貝導《戲夢巴黎》的主角之一,也是菲導子女中在影圈產量最多的一位。讓筆者念念不忙的,是片中安排的、路易的“對比”,“失敗”的畫家戴米恩蒙金(DamienMongin)。片裡外路易和戴米恩都是要好的朋友,菲導似乎讓這一切都變得更“真實”:讀戲劇出身的戴米恩沒有像路易一樣成功。片中的戴是一位窮藝術家,離開木偶劇團後,變相失去了原來穩定的收入。戴對路說:不是所有人都像你夠運,人窮自然就能更體會到人性。真的。

第七十三屆柏林影展-競賽、論壇入圍作品觀映筆記

當然,路易親妹埃絲特·卡瑞(Esther Garrel)和莉娜·卡瑞(Léna Garrel)分別代表忠實繼承祖業和改革,法國長青演員弗朗辛·貝爾熱(Francine Bergé)和曾在《接近無限溫暖的藍》演Adèle父的奧雷利安・雷克因(AurélienRecoing)(A l’abordage),還有《南法撩妹記》二零年在柏林影展首映後,再次以配角參展的新晉演員阿斯瑪.梅薩烏丁(A s m aMessaoudene),都是讓《北斗七星》充滿“日常”戲劇張力的要素。如果有影評人說菲臘加海新作是某程度的自傳電影,那筆者會說是導演要以電影訴說生命。

借用德國西南廣播公司派雅(Pia Masurczak)援引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所作的影評節目標題:私人是政治的。

競賽單元-霍奇豪斯勒《直到夜盡頭》

首屆澳門國際酷兒影展閉幕的同日,柏林影展開幕。如上文提到的記憶文化,德國非常注重。納粹時期對同性戀者的迫害,柏林不單是要痛改前非,更可說是要讓自己走在最前。疫情期間,大會取消了最佳演員的男女之分,可以說是平權又一大進。不過,終歸人類學的他者原罪,非跨性別者拍攝跨性別者的主題,要的不單是遠見,更要有心思縝密的安排。克里斯托夫·霍奇豪斯勒(Christoph Hochhäusler)在新作《直到夜盡頭》(Bis ansEnde der Nacht)特別加入了跨性別指導,單是這個議題已值得幾篇博士論文的研究。

有時越是刻意,效果越是造作。各花入各眼,筆者喜好的就是那些戲種分界含糊、故事內容不只一個中心的作品。《直》的劇情緊凑得商業,瓦爾梅耶說的柏林學派之神雷因霍爾德.沃舒奈德(Reinhold Vorschneider)操刀攝影,讓視覺故事更立體。

第七十三屆柏林影展-競賽、論壇入圍作品觀映筆記

片中基男主鐵穆親·齊格勒(Timocin Ziegler)能操土耳其文,故事裡一句“你是不是種族主義者”交代了德國日常種族主義的一面。鐵穆親作為德國警方卧底,與前男友(現在是等待變性手術的半個曖昧女友)西婭·埃爾(Thea Ehre)因作污點證人兼線人,獨處一室,編劇弗洛里安·普里梅爾(Florian Plumeyer)似乎不能不以性愛為方法加插跨性別者的掙扎。這方面電影都處理得恰到好處。反而是兩人要調查的對象,幕後販毒黑手邁克爾·塞德里斯(Michael Sideris)天真的可憐,隨著鐵、西兩人過程太快太簡單,減低了劇情的張力,相對的是似乎不知情的妻子伊奧納·雅各布(Ioana Iacob)作為受傷女人的襯托演出真實、精彩。

片中滿是德國戰後女神希爾德加德·克內芙(Hildegard Knef)、戰時瑞典歌后扎拉·林德(Zarah Leander)的金曲,Düsseldorf Düsterboys(杜斯多夫暗黑男生)二人樂隊的現代聲音則中和了氣氛。以色列二人組合愛沙與阿比.奧法里姆(Esther & Abi Ofarim)六十年代金曲《靚女仔》(Schönes Mädchen)更是幾乎成了主題曲。西婭最後在伊奧納陪同下,清唱了自己要當女孩的渴望,其突出的表現讓她榮獲再沒有性別之分的最佳配角獎,實至名歸。

論壇單元-太田達成《有塊石頭》

《有塊石頭》,《石がある》。到西柏林德爾菲電影宮(Delphi-Filmpalast)就是看論壇單元的同義詞。筆者今年的頭炮論壇片是太田達成《有塊石頭》,是美國朋友柳家茹說要去看的。晚上看片,《有塊石頭》慢的很,或者說是柏林影展特有的“慢”。想太多了,這種慢令筆者在觀影時緊張。

第七十三屆柏林影展-競賽、論壇入圍作品觀映筆記

拍攝地點是日本神奈川縣的酒匂川。女主角小川杏在沒有景點的灰綠色地帶獨自遊玩,起首是在山上問路,尋找看不見的古城遺址,之後又搭順風車。簡單的極致,筆者的男性視角看到的卻是“(只有)一個女孩”的焦點。看戲嘛?不需要當真。但也正正是觀察“(只有)一個女孩”的視點,讓筆者慢慢的緊張起來。小川杏後來在酒匂河上見到飛石高手加納土,更為該片前半部分的日照時間故事的慢,加上不只是“無聊度日”的感覺。

論壇單元總監克里斯蒂娜·諾德的評語是喜歡片子的“漫無目的”。加拿大電影策展人謝斯甘明(Jesse Cumming)甚至把《石》解讀成舞蹈表演。雖然在影後談聽到的只會讓筆者覺得自己想太多,導演只是一心求石,但《有塊石頭》後半部分較為急促的入黑、黑夜、天亮,無法不讓筆者解讀為“危機後得以解決”,因為電影的“慢”最能讓人遐想、造夢。

*配樂由上海人王舟(Oh Shu)主理。

論壇單元-桑加雷《生命之金》

今時不同往日,對歷史質問是西方主流,英雄要問出處。由布巴卡爾·桑加雷(Boubacar Sangaré)導演,布基納法索、貝寧和法國合製的長片《生命之金》(Or de vie)又是紀實和虛構不分,不減該片要表達的殘酷的半分真實。導演布巴卡爾本身也是出身於掘金童工,自然令拍攝南布國本地人極惡劣、危險、不公的工作環境的過程更順利。論壇單元的其一位策展人、筆者的柏林舊同學積琪蓮恩夏(Jacqueline Nsiah)也說鏡頭完全沒有那種外人窺視的感覺。

第七十三屆柏林影展-競賽、論壇入圍作品觀映筆記

筆者的偶像傑克貝赫(Jacques Brel)(另見拙文《法文“洋疊音”、一代比利時歌人及其歌中的澳門》、《不是詩人,是歌人:比利時大香頌家Jacques Brel》)“唱”過,他的父親是尋找金礦的人,找到的,是苦悶。不過《生命之金》中成年和未成年的掘金者要找到的是生命,是真金!他們要發達,他們奢望燈神庇佑,要活着找到金子,找到金子後也要活着。

這是筆者首次觀影來自布國的作品,對片子對白的莫雷等語全無了解,只是留意片中後來導演現身同童工對話時,筆者聽到有法文借詞“puniment”(懲罰)。在柏林去殖的大潮流中,筆者覺得後殖民世界中絕不應有“懲罰”前殖民者的想法,看到竟然受到命運“懲罰”的,是前被殖者的孩子,心裡很不是滋味。

論壇單元-韋拉派特《革命之間》

第七十三屆柏林影展-競賽、論壇入圍作品觀映筆記

看到舊同學韋拉兄(Vlad Petri)新作《革命之間》(Între revoluții)獲獎很欣喜,勾起很多柏林往事。但一次看韋拉的作品《23年後再革命》(Bucureşti,unde eşti?),在柏林自由大學裡可算是很開心,有同學把心血近距離分享,《23》是韋拉兄冒受傷和被捕風險而拍攝的,想不到數年後他依然“鍾情”革命,最大的分別,是韋新作《革命之間》用的全部素材都是“尋獲影片”(foundfootage),包括來自羅馬尼亞前秘密警察檔案,即國家安全檔案研究委員會(CNSAS)等。

《革命之間》由研究工作到完成後製歷時三年。韋邀請羅國新晉女權作家拉維妮婭.布拉尼什迪(Lavinia Braniște)為電影編劇,以前密探檔案的資料為藍本,虛構出兩個七十年代在布加勒斯特攻讀大學的女性為中心對話人物,一位是本地人,另一位則是伊朗人。片中,由於伊朗當時如火如荼搞伊斯蘭革命,後者決定回國參與其中,兩位知已閨蜜一直以書信表達想念之餘,分別控訴羅伊兩國的政治和生活的無奈,也因為兩位女性的熾熱友情,《革》獲柏林影展的同志泰迪熊獎(TeddyAward)提名。

剛好,韋同拉的母親也是七十年代曾讀過大學的過來人,讓劇本出來更有說服

力,德國影評人艾絲特巴斯(Esther Buss)也留意到這一點,當年跟韋兄同為同班同學的積琪蓮恩夏,更是對片中虛實之分無形甚為讚賞,《革命之間》獲柏林影展這次的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FIPRESCI),可說是受之無愧。恭喜韋兄!

論壇單元-比拉拉《新娘》

又一個柏林影展的第一次。筆者看了盧旺達新星導演米里亞姆·烏·比拉拉(Myriam U. Birara)的處女長片《新娘》(The Bride)。無可否認盧國當局近年推出了很多保護女性的政策,甚至是修例促進性別平等。這很難令人聯想到米里亞姆關注的迫婚,甚至是圖西族慘遭大屠殺的悲痛回憶:繼其入圍盧卡諾影展的短片《Home》後,入主柏林影展的《新娘》。

第七十三屆柏林影展-競賽、論壇入圍作品觀映筆記

故事很簡單,又或者用積琪蓮恩夏的話來說,是極簡抽象派的美學。女配角艾琳娜·阿米卡(Aline Amike)的演出豔驚四座,片中的她看着女主角因迫婚受苦,慢慢成了“牢籠”中的她友。飽受命運煎熬的圖西滅族倖存者艾琳娜說:妳還能有情緒,就證明妳沒有經歷最慘絕人寰的痛楚。艾琳娜不再流淚,但每次提起失去的家人,鼻子就會流起血來。單是甚為年輕的導演有勇氣處理這類故事,讓筆者深感敬佩。英文影評人姬莉華斯頓(Kelli Weston)看得透徹:片中過去的淒涼故事無處不在,也揮之不去。

論壇單元二零二二

阿南塔·提塔那《銀都戲院》(Scala)

問:妳會說大作是着重於懷舊、政治,還是兩者的混合?還是片中的工人?

作為紀錄片導演,我只是嘗試記錄一個個瞬間,讓觀眾選擇如何觀看。在這個地方有生命和事物。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意義。畫面中的一切都能喚起每個人不同的記憶。《銀都戲院》可以是觀眾記憶中的任何東西。

第七十三屆柏林影展-競賽、論壇入圍作品觀映筆記

問:電影中是否刻意出描繪曼谷和外省的二分對立?還是並非故意的?

拍攝時,我只是嘗試通過觀察,盡可能多地收集素材。繼續拍下去,發現小時候到現在看到的還是老樣子。泰國試圖鞏固首都的繁榮。大多數外省人都需要來曼谷尋找更好的機會,無論是工作、教育還是任何其他的資源。當他們在曼谷工作,他們必須非常節儉,這樣他們才能寄錢回家。有的人把工作單位當成自己的家,所以我看到他們像外省人一樣,自幼就把戲院當成自己的家。

問:妳能告訴我一些關於抗議活動和泰國政治局勢的事嗎?大作與這有何關係?

(片中)這三座戲院都位於許多政治集會的歷史區域。《銀都戲院》的拍攝讓我想起了二零一零年的一件事。暹羅戲院在紅衫軍抗議者圍攻期間被燒燬,他們想要推翻阿披實政府,後者在憲法罷免原來的總理後成為總理。(現在)這些事件又發生了,但不同的是,抗議者現在是曼谷人,是有新抗議方式的新一代。戲院周圍抗議者的聲音是不可避免的。這些新的抗議者和平集會,要求巴育下台並修改憲法和某些法律,但政府制訂了新法律,並以監禁威脅抗議者。巴育政變成為總理近八年了(訪問於去年進行)。

影展以外

姬絲汀娜《Khan’s Flesh》

旅德白俄電影人姬絲汀娜薩武欽娜(Krystsina⸺Savutsina)回歸家鄉拍攝的《Khan’s Flesh》並未有入圍柏林影展,不過筆者一次在波蘭藝術策展人艾妮詩嘉·基利安(Agnieszka Kilian)年前在柏林統計之家(Haus der Statistik,其實譯統計大樓較妥)的一場放映,姬絲汀娜攝影式的記錄手法,又能在對外國電影高度敏感的白俄作出點到即止的拍攝,讓筆者記憶猶新。片長一小時的《Khan’s-Flesh》更像是“tableaux vivants”(活動的繪畫),充滿白俄最鮮豔的色彩之餘,也是讓國外觀眾窺探該國後蘇聯時代白俄外省生活的少見作品。姬絲汀娜解釋說,片名《Khan’sFlesh》其實是文字遊戲,導演的故鄉叫捷列哈内(Целяханы),意思是“可汗的肉體”,傳說因一位韃靼可汗戰死於此而得名。

第七十三屆柏林影展-競賽、論壇入圍作品觀映筆記

發佈者:張 健文,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23/03/30/%e7%ac%ac%e4%b8%83%e5%8d%81%e4%b8%89%e5%b1%86%e6%9f%8f%e6%9e%97%e5%bd%b1%e5%b1%95-%e7%ab%b6%e8%b3%bd%e3%80%81%e8%ab%96%e5%a3%87%e5%85%a5%e5%9c%8d%e4%bd%9c%e5%93%81%e8%a7%80%e6%98%a0%e7%ad%86%e8%a8%98/

(1)
上一篇 2023年3月30日 上午11:01
下一篇 2023年3月31日 下午4:10

相關推薦

發佈留言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