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馬交電影”的社會效益

“馬交影藝新思維電影專業課程”自二○一一年開辦至今,曾邀請香港著名影視人劉天賜、陳麗英、杜琪峰、羅啟銳、許鞍華、張婉婷等知名影視製作人來澳主持多場電影專題講座,為澳門本地青年及電影工作者授學講課,課程內容及水平之高,為整個活動打下了扎實的基礎。直至二○二三年,多年來與社會各界共同合作,至今提供約培訓三百人次,製作了三十多套短片及微電影,為澳門培育了不少本地的電影人才。

長達十數年後,活動於二○二三年重新出發,由金沙中國支持舉辦了“第一屆馬交影藝新思維微電影拍攝支援計劃”,望德堂區創意產業促進會承傳多年授課拍攝的經驗,為獲選隊伍提供啟動資金,包括相關的技術課程,加深團隊的拍攝水平。本年度迎來第二屆之際,在眾多參選劇目中挑選了《爸媽》、《即使成為大人》、《得分王》、《十七歲》及《薪水小偷》五部作品為澳門影藝人提供小試牛刀的機會。

本期《瘋》藝術雜誌以“馬交電影”為專題,以拍攝過程、作品思考、未來動向等不同層次,將五部作品深度展現給讀者朋友。作為澳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一環,“影視媒體”具備多年的發展經驗。在澳門回歸二十五周年之際,多年的影視作品勾劃出澳門本地電影工作者對澳門的想像,不少作品在鄰埠帶來了不同方面的刺激與震撼,亦讓“澳門製作”小見名氣。特區政府以“演藝之都”作為主要的文化藝術發展方針,這個概念從內部與外部、公共與私人、社會與經濟、個人與群體等不同維度來分析。

第一、內部來看,澳門回歸前已有回流澳門的影視人創作了一些別具特色的作品,回歸後資源豐盛創造了澳門影視發展的小高峰;外部來看,不論是香港、內地或荷里活電影的重量級作品,對澳門電影走出國際形成了近乎不可挑戰的高山。因此,形成澳門電影多年來難以創造國際“神話”的現象。

第二、公共性與私人性而言,如果澳門以電影作為產業來看,其經濟總量微乎其微,與澳門以博彩業為首的一業獨大來看,確實“蚊比與牛比”。

第三、承上題,若單純思考經濟效益,便失去了社會效益的價值,政府提供的服務只會淪為“金錢的奴隸”,不利於社會效益及公共性的彰顯。

第四、從個人與群體而言,“演藝之都”可以作為“發大財”的方法,可作為為社會發展提供動力、舞台的主要因素。如何令社會參與在內,並非單純為發展而發展,失去了社會支持的同時,所獲得的經濟收益高度集中,到最後也是不利於整體發展,與其將財富聚攏,何不妨更有效分配,善用“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為澳門市民謀福祉、創未來呢?

思考“馬交電影”的社會效益

發佈者:張 少鵬,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24/04/28/%e6%80%9d%e8%80%83%e9%a6%ac%e4%ba%a4%e9%9b%bb%e5%bd%b1%e7%9a%84%e7%a4%be%e6%9c%83%e6%95%88%e7%9b%8a/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6日 下午6:08
下一篇 2024年4月28日 上午10:46

相關推薦

發佈留言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