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本地製作人陳詩琪
政府在近年有意推動文化旅遊產業,當中包括活化舊區,把舊區的一些文化歷史重新包裝,鼓勵旅客深度遊。此舉既能保留我們的社區文化,又能從中找到商機,一舉兩得。本地製作人及主持人陳詩琪,去年剛完成兩個“內港文化深度遊・戲”節目《天涯海女》和《舞走街頭》,與讀者一起分享內港珍貴的歷史文化。
《舞走街頭》尋找內港社區歷史
自2018年起就開展“內港社區小誌”計劃時,陳詩琪就意識到,颱風“天鴿”之後,大家開始關注內港,在城市發展背後,原來有一個社區長期被遺忘了;而內港這個社區又很獨特,無論是歷史脈絡、社區歷史、人物故事,甚至一些建築物群,都很值得被關注。
為“內港文化深度遊・戲”搜集素材時,陳詩琪發現原來區內有很多民間自行活化的痕跡,例如為數不少的Graffiffiffiti(塗鴉),佈滿南光倉庫一帶、安仿西街、藝舍酒店後巷等,舊建築大相逕庭,成為該區的新面貌。而《舞走街頭》的策展人Pat(林家豪)本身有街舞和graf-fifiti背景,因此他們確定了以街頭文化的代表⸺graf-fifiti、DJ、Rap(說唱)和街舞作為本次活動的四大元素,《舞走街頭》從此誕生。
“創作團隊一路沿着graffiffiffiti去找尋以前這裏有甚麼,比如南光倉庫見證了澳門加工業及出口貿易的發展,又或者到光復圍看澳門現存保留規模最大的圍里建築群。”光復圍有着逾百年歷史,與澳門常見的圍里風格不同,其屬於南歐葡式風格的圍里建築,佈局完整。光復圍的風格、位置佈局與內港歷史息息相關,對研究澳門歷史文化及地段城市變遷、肌理、建築特色等具一定價值。
由於建築物歷史悠久又缺乏修葺,有安全隱患,現在所有居民已經遷出。除了建築的本身價值,這裡還反映了以前澳門人守望相助的鄰里關係。“我們在光復圍可以細味體會以前這裡的居民生活:居民在街上晾衫,連廚房都搬了出來(街上),街坊鄰里關係密切。”當年繁盛的漁業在內港一帶留下至今仍清晰可見的痕跡,船具五金、釣具店、鹹魚店……無不訴說昔日漁業的輝煌。
現在內港人口結構比以前更多元,外來勞工和內地學生進駐;新基建逐漸落成,舊建築輪着翻新……內港的舊貌可能過幾年就找不回來了。陳詩琪認同澳門舊時的社區文化逐漸流失,須值得保留。
《天涯海女》中看漁民實況
另一見證澳門巨大變遷的就是漁業的衰落。由於外在環境變化、城市發展以及該行業本身收入和生活的不確定性,水上人近年跌至只剩約800人,與一百年前超過六成人口從事漁業,形成巨大對比。《天涯海女》便是以此為背景的一個環境劇場,“以歷史元素創作故事時,我不喜歡硬生生地放很多歷史資料,變成好像教育劇場,打開書本照讀的感覺。我們會思考是否可以透過找尋裡面的一些特別故事,做側面描寫呢?”陳詩琪和主創團隊訪問了一些漁民,從中抽取真實素材轉化成劇本裡的元素。從漁民的故事中反映社會轉變,以小見大。
藝術團體助文旅產業化
政府今年推出“歷史建築活化資助計劃”以望廈山房試點,希望引入企業進駐,活化、經營及管理,和本地文化社團共同合作;也在較早前敲定了荔枝碗的發展計劃,文化藝術社團可望在不久將來與本澳的歷史建築有更多、更緊密的合作。被問到對文化旅遊和藝術結合的一些想法,陳詩琪認為現在流行的“打卡”文化,遊客流於表面,拍個照上載到社交媒體就走了,忽略了這些歷史建築物背後的底蘊。所有歷史建築物的紀念價值是他們所承載的故事和記憶,藝術工作者的職責就是去發掘和呈現這些故事,帶領觀眾走進當年歲月,對歷史有更深刻的認識。
她也認為,文遺建築有藝術表演團體常駐是好事,長遠來說能吸引更多旅客,也能創造就業職位,但需要留意節目的種類。“澳門是個小而精的城市,你養不起一大群人。”小而精的演出更適合澳門的城市特性,內地“主題公園式”的大型演出不太適合澳門歷史城區;從長期營運的效益來看,小而精的演出較能減低對保育的影響,靈活多變,要求就是表演者的專業性要更強。
陳詩琪坦言,澳門的劇團並不為內地遊客所知,“好多人都不知道原來澳門有專業的本地劇團”。她期望文化旅遊和表演藝術有更多的合作機會,讓更多人認識澳門的表演藝術團體,也有助本地藝團建立對外知名度。
發佈者:鄭 雁之,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22/12/23/%e8%97%9d%e8%a1%93%e5%9c%98%e9%ab%94%e5%8a%a9%e6%9c%ac%e6%be%b3%e6%96%87%e6%97%85%e7%94%a2%e6%a5%ad%e5%8c%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