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受訪者提供
引言

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詞人李清照,擅長以詞句表達自己細膩的內心,把女性腦海中變幻莫測的想法婉約表現。時至今日,中國古代文學仍對文化藝術影響深遠,漢唐古典舞學派嫡傳學子、舞團藝術總監陳小玉花了一年時間認識李清照的生平事跡及作品後,以《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為創作題材,於二○二三年創作《春如許》群舞作品,並因此作入選“國家藝術基金(一般項目)二○二五年度資助項目名單”中的“小型劇(節)目和作品創作資助項目”。
以舞演繹李清照賞花心境
舞蹈不止是動作,一個好的舞蹈作品更講求內涵和美感,在故事背景的加持下,昇華成經典。陳小玉分享,在創作《春如許》前,曾嘗試不同的題材,在實踐中找到自己的路,其後她決定回歸到中國古代文學。在讀過李清照的作品後,開始被這個有才華且特別的古代女性深深吸引。“古代文人多是男性為主,作為封建社會中少有女文豪,這個女生有着不同於古代女性的豪爽個性和自由意志,在拜讀她不同時期的作品後,先在二○二二年創作《意未央》,再於二○二三年創作《春如許》。”
《春如許》以李清照的《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為創作藍本,會選擇這首作品,是因為陳小玉在賞析後,想要更多地呈現李清照人生中的快樂時光。“寫這首詞的時間,同時是她與趙明誠新婚之時,她是因自由戀愛而認識趙明誠,與相愛之人相知相愛,在封建時代是難能可貴!”她認為,這樣的思想更貼近現代的價值觀,期望與觀眾產生連結。
“李清照是一個情感細膩的女孩子,她喜歡一朵花的同時,會不捨花被折下,生命進入倒數階段。她會想跟他人分享花的美麗,又會害怕自己的心上人只看着花,不看自己,我覺得這樣的心境變化非常豐富,在編舞時也不斷讓自己代入,了解她的精神世界,不斷完善作品。”《春如許》分為“賞花、愛花、比花、戴花”四段落創作,從清晨含苞待放的“花”為出發點,展現李清照熱戀時的內心世界。
“我很喜歡中國傳統藝術中的‘留白’方式,這能帶給創作者本人、觀眾無限的想像空間。短短幾行的詩詞,在探挖當中的意思後,可以延伸出各類不一樣的藝術作品,我覺得舞蹈和詞文這兩者是一個非常好的結合。”在整個資料搜集和排舞過程中,也花了一年多,她認為能夠創作一個令自己滿意的作品,是一件樂事,最近獲得國家藝術基金的肯定更是意外驚喜。

冀承襲古典舞之美

陳小玉從北京舞蹈學院畢業回到澳後,便創立“承舞紀·澳門舞蹈團”,不忘初心地教導學生,推廣中國古典舞,期望減少年輕一代認為中國舞“土”的標籤。“我很希望在自己學完這個專業後,回饋澳門,因此除了繼續教學和編舞外,我也希望更多人認識古典舞,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涵養,透過文化藝術激發社會大眾對傳統文化的認同與歸屬。”現時仍會被中國古典舞深深感動,每一次跳的時候,仍保有如初見時的悸動,希望把這份心情分享給更多的人。
從國家藝術基金開放港澳項目申請時,陳小玉每年堅持不懈地創作舞蹈作品,並提交申請書。四年間,她表示自己也只是不斷嘗試、志在參與,沒想到這次選中了她的作品《春如許》。“依稀記得公佈結果那天,在訓練後,我拿起手機一看,收到很多來自北京、澳門朋友的祝賀,在得知自己的作品入選國家藝術基金後,非常興奮和難以置信,這是一個藝術文化界的最高榮譽。”
在澳門舞蹈總會支持下,《春如許》將於二○二五年度的“學生藝術教育普及計劃——賞識舞蹈”再次演出,讓澳門本地的中學生感受中國古典舞不一樣的魅力。“未來,我會懷着敞開的心,尋找更多的合作機會,把澳門作品帶到外地演出,讓更多人看到。”她將以獲得國家藝術基金為動力,大力推廣和普及中國傳統文化,宣揚傳統舞蹈文化獨特的藝術價值,以增加澳門社會對傳統文化的自信。



發佈者:Tracy Cheang ,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25/02/25/%e3%80%8a%e6%98%a5%e5%a6%82%e8%a8%b1%e3%80%8b%e8%b7%a8%e6%99%82%e4%bb%a3%e8%88%9e%e5%87%ba%e5%a5%b3%e6%80%a7%e5%85%a7%e5%bf%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