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
-
現代都市的九聲——專訪《九聲》導演譚智泉
談到廣東話的九聲表,常見「詩、史、試、時、市、事、昔、錫、蝕」,除代表各種聲調,每個字亦指代不同涵義,意義深遠。第三十二屆澳門藝術節《九聲》,導演譚智泉借九個字的特點,圍繞城市人的…
-
生命教育理念在澳門社區藝術活動中的實踐路徑研究——瘋堂十號創意園開創生命教育藝術課程
作者: 孟舒 博士 (澳門高等教育工作者、 藝術家、 策展人、 瘋堂十號創意園藝術總監) 一、將生命教育融入澳門社區的藝術生活實踐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生命教育:融入澳門社區的藝術生…
-
在「框框」內演藝生命故事
因應疫情影響,「網上一人一故事」(Online Playback Theater)打破空間界限,於2020年初隨機在全球盛行,本地劇團零距離合作社透過Zoom網絡平台,與觀衆共築…
-
學以致用的最佳例子──理工大學音樂會《春頌》
春風三月,乍暖還寒。窗外生氣蓬勃,窗內理工大學音樂表演系的學生馬不停蹄加緊排練,為月底舉行的音樂會《春頌》做好準備。《春頌》為理工大學的校內標誌性音樂會,每年春季皆會在理工大學禮堂…
-
在校園種下“心在澳”的種子——專訪“心在澳”文創項目負責人孫嘉鳴先生
“走進校園是為了種下一顆顆“心在澳”的種子。” “心在澳”項目,是由寶豐策劃有限公司策劃並實行的文化旅遊專項計劃。目的是用“心”體驗澳門的獨有文化,旨將葡式土生文化介紹給更多本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