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樂樹人、育人發展潛能

專訪澳門大學學生事務長彭執中

澳門大學管樂團是澳門唯一一個由大專院校成立的管樂團。管樂團致力為澳門大學愛好管樂演奏的學生提供正規訓練,並為他們構建一個演出及交流的平台,藉此在校園推廣文化藝術,推動澳門音樂藝術的發展。

管樂樹人、育人發展潛能

澳門大學管樂團的成立

澳門大學管樂團是由學生輔導處於2007年4月正式組建,是大學的文化藝術校隊,也是最早組建的校隊之一。澳門大學學生事務長彭執中介紹澳門大學管樂團的成立過程,「在澳門東亞大學時期已成立銀樂隊,成員主要由熱心於管樂發展的慈幼中學畢業生組成,團員約有二十人,主要由學生主導及組織活動,但只維持了兩年多的時間。直到2007年4月,才正式組建澳門大學管樂團。」

早在銀樂隊時代,澳門大學已經與澳門指揮家梁健行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因此在2007年決定成立管樂團時,便馬上邀請他再次擔任樂團指揮。在初創的艱難時期,梁健行為樂團打好基礎,發展起來。「首先大學給予充足的資源,包括聘請專業的導師和提供樂器,並提供行政支援;其次邀請梁健行老師擔任樂團指揮;澳大在回歸後發展迅速,增加學生規模,有不少擁有管樂才藝的學生樂意加入管樂團,以及澳大校內有各色各樣的典禮及活動,提供管樂團及團員演出機會。因此,管樂團可透過不同形式去展現才華和推廣管樂文化。」此外,大學聘請專業的導師為團員提供培訓,當中包括澳門的年輕演奏家。「我認為年輕演奏家不但能教導團員專業知識及技巧,更可為樂團帶來活力,營造積極活躍的氛圍。」

推出主題音樂會 吸引聽眾

澳大管樂團在各方的配合下發展相當順利,但彭執中坦言最初成立管樂團正直學期末,招新比較困難,直到新學年開始後招新的情況才變好。「管樂團是當時的學生輔導處決定要成立的,大學十分支持,開團時已經準備好經費,購買所需的樂器及聘請導師。可是,當時較冷門的樂器,如巴松管、雙簧管的學生幾乎沒有,導師就更難找了。因此,樂團變通,從樂譜著手,選擇一些我們具有齊全聲部的樂曲去演奏。」

在維持團務運作方面,彭執中表示澳門大學學生事務部有專責的職員負責管樂團的運作。同時,他們也致力培養管樂團內閣的領導能力及組織能力,從而達到自我服務的效果。目前團內約有五至八位學生擔任內閣成員,負責團務工作,其中包括團長、副團長、總務、財務、宣傳、秘書以及譜務。「他們都很積極做好本分,努力擔當每個崗位,例如組織校園音樂會、團內活動、訓練簽到、財務等都是他們自己安排和負責的。」而學生事務部會根據每年的財政預算的情況,與指揮和樂團內閣商討年度演出活動。此外,樂團除了每年都會舉行校內演出外,也會根據大學所收到的邀請臨時增加演出,積極推廣澳門管樂文化。

澳門大學管樂團成立至今已逾14年,透過舉辦校園音樂會來推廣管樂藝術。在過去推廣管樂藝術中,不多不少也有碰到挑戰,彭執中表示當中最具挑戰的是要拿捏觀眾的喜好,「因為要能吸引觀衆,才能推廣。為此,樂團對每場音樂會的曲目都花不少心思,會選取一些多人認識的曲目,也會展示一些經典的曲目,讓觀眾能從中認識古典音樂。樂團也會以年輕人感興趣的內容,如Cosplay、電影音樂、電玩音樂等,作主題音樂會。」除了選曲挑戰外,樂團每年都需要面對畢業生的流動性和招新的未知之數,擔心團員的流動性影響開學前的開學禮及期終考試後的畢業典禮等重要演出。「雖說如此,但每次都能應付,有些校友更樂意回來幫忙呢!」

管樂樹人、育人發展潛能

未受少子化影響 樂團生源穩定

澳門正面臨少子化的現象的影響,容易造成學校管樂團人數下降,或某種樂器聲部出現空缺。彭執中對此表示因澳大發展良好,學生人數增長,且澳門大學管樂團以本地生為主,也有來自內地、香港、台灣以及外國的學生,因此澳門少子化的現象並不影響管樂團的人數。「管樂團維持正常規模約60人,由於澳門對藝術教育的重視及管樂的積極推廣,樂團生源穩定,現在甚少出現聲部空缺問題。」

去年的疫情對澳門帶來嚴重影響,澳門大學管樂團也不例外,訓練和表演都受到一定的挑戰。「疫情開始後,我們的訓練都改成了網課,表演都取消了。後期疫情好轉,可以實地訓練和表演,但場地人數受限,帶來不少困難。但樂團上下一心,士氣高昂,積極合作,順利完成所有音樂會,並在在今年的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獲得一等獎,這正是逆境自強的好例子。」

藝術教育是教育未來趨勢

現時許多小學、中學、大學都有很好的管樂團,表演也都十分專業,音樂育人的觀念慢慢融入新一代,藝術教育也是教育未來的趨勢。彭執中舉例外國的對待藝術教育的重視,如法國有專門的《藝術教育法》;英國制定了《藝術教育大綱》,在中小學開設了多種多樣的藝術課程;戲劇是加拿大小學生的必修課;美國設有《藝術教育國家標準》,規定在基礎教育中藝術與其他七門核心學科同等重要。「特區政府也非常重視藝術教育,在藝術教育普及、藝術教育進校園等方面,擴大投入不少資源。2019年,高中也開始規定課程內容要增加音樂課、美術課等藝術教育課。而未來是跨學科的融合教育,隨著STEM不斷的發展,藝術毫無疑問將成為其中關鍵的紐帶,STEM教育最終成為STEAM教育。」

彭執中對澳門的管樂團及澳門的管樂藝術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他以回歸前後藝術教育的發展作為對比,「回歸前,澳門的藝術發展主要靠民間。當時,澳門管樂協會成立,充滿熱誠的協會成員在不懈努力下,走進中小學校園,提供培育,埋下了管樂藝術的種子。回歸以後,特區政府重視藝術發展,一方面通過改革教綱,推動藝術教育的發展,另一方面通過不同的部門給予社團資助,以藝術活動推動澳門藝術發展。」

管樂樹人、育人發展潛能

此外,現今越來越多的學校和家長重視藝術教育及STEAM教育,更多的孩子有機會從小就可以接觸藝術,接觸管樂。「現時青少年有很多機會去學習管樂,有志發展管樂才能的可以參加所屬中學和高校的管樂團以及社團辦的管樂團,亦可以參加學校和社團辦的管弦樂團。」因此,要繼續發展管樂藝術,他認為除了立足本地,本澳的樂團還要走出澳門,參與內地以至國外的交流和比賽,擴濶視野,提高水平。希望特區政府和商界增加對這方面的支持,令更多青少年受惠。

發佈者:Cherry,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fantasiamacau.com/2021/08/19/%e7%ae%a1%e6%a8%82%e6%a8%b9%e4%ba%ba%e3%80%81%e8%82%b2%e4%ba%ba%e7%99%bc%e5%b1%95%e6%bd%9b%e8%83%bd/

(0)
上一篇 2021年8月9日 上午9:41
下一篇 2021年8月19日 下午2:40

相關推薦

發佈留言

登錄 評論